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有效性分析

2021-10-12 12:24李洪涛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覆盖面监管部门样品

李洪涛

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健康,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是监管部门食品安全实行监督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把握食品安全状况、促进食品行业结构调整,优胜劣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有效性没有充分发挥。

一、当前食品安全抽检的种类

1、按类型划分

①食品安全监督抽检

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③评价性抽检

④专项抽检监测

2、按组织实施部门划分

①国家级抽检

②省市县抽检

3、按环节划分

①生产环节抽检

②经营环节抽检

4、其他

食品安全飞行抽检、执法抽检,是食品安全抽检的补充。

二、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流程和意义

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流程按组织方式分为两类:

1、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流程

抽检计划→制定实施方案、部署→抽样→检验

结果反馈→确认数据统计→汇总、分析→公告→后处理

2、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流程

监测计划→监测方案制定、部署→抽样检验→数据积累→汇总、分析、上报→风险评估→为监管提供依据

专项抽检

食品安全抽检有效性体现在达到预期效果,体现在五个方面:

1、掌握食品安全状况,发现安全隐患,科学评价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危害,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2、针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掌握食品污染物水平和变化趋势,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管制度。

3、促使食品行业结构调整,优胜劣汰,指导生产企业做好食品安全管理,保障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4、客观评价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科学宣传知识,维护人民群众知情权。引导舆论,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食品消费观。

5、持续改进,不断丰富和完善,促进食品抽检监测工作绿色循環发展。

三、当前食品安全抽检存在的问题

1、监管技术支撑力度不够

食品安全抽检旨在及时了解食品中的安全隐患,防止风险扩散、最大程度降低危害,为监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情况时有发生,抽检监测深度不够,发现问题能力较差。原因来自多层面:①缺乏统筹规划,抽检监测食品种类和项目针对性较差,抽检结果多用来进行处罚,沦为事后监管,预警能力不足;②非法添加物不可预知,缺少相应的检测标准和限量标准,检测机构检不了。非法添加物被曝光后,才研究检测方法,造成了监管工作的滞后,如“三聚氰胺”事件;③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缺乏自律性,追求产值、利润,生产经营中以次充好、掺杂使假,损害消费者利益。

2、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监测覆盖面不广

食品安全抽检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抽检监测产品的覆盖面,但是抽检计划具有时效性、抽检样品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数量要求进行,导致实际抽检中覆盖面不够广。一是企业季节性停产,无抽检样品,导致无法实施抽检;二是经营单位现场食品数量不足,满足不了抽检样品数量的要求,无法实施抽检;三是监督抽检计划缺乏科学性,没有考虑抽检食品时效,只能对部分企业实施抽检,导致不能全面覆盖。

3、食品安全抽检公正性不足

承检机构水平不足、良莠不齐,一些机构检测力量薄弱,检测品种较少,可信度不高,导致了食品安全抽检的公正性不足。一是检测能力不足,不同水平的检测机构出现完全不同的检测结果,导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公信力降低。如今年初《问政山东》中“红油金针菇”使用苯甲酸,经检测判定合格的典型事件。二是检测机构样品储存能力不足,导致样品不合格的风险。如检测机构不具备冷冻储存能力,对冷冻食品抽检样品通过保温箱快递的方式运送,保证不了储存条件,导致食品微生物超标,将不合格风险完全转嫁给企业。

4、媒体宣传误导消费者

部分媒体为吸引眼球、追求新闻效应,随意夸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捏造新闻点,误导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引起社会不安。甚至有的企业受到个别不良媒体的曝光威胁,导致企业不能正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必要性和作用,从而逃避监督抽检。

四、提高食品安全抽检有效性的建议

现阶段,食品安全抽检仍是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措施,督促企业强化自律意识,健全完善诚信机制,就如何保证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有效性,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检验机构技术能力

对现有的检测机构,加资金投入,完善配套检测资源,坚持食品检测集中、专业和单纯,确保数据独立、权威。大力引进人才,招录高精尖的检验人员,建立高水平检验人员队伍,提升检测能力。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辐射区域的检验机构,理清各级检验机构的业务关系,避免重复建设,盲目竞争,实现资源共享。

2、提高覆盖面,突出重点

现有机制下,合理规划,努力提高食品安全抽检的覆盖面。例如,国家、省、市监督抽检由各级部门制定计划、实施方案,确定承担检验的机构,由县级监管部门落实。各级监管部门确定完成时效,县级监管部门可以按照时限,根据食品生产的时间,合理安排相应抽检计划的实施,从而最大化的实现抽检的覆盖面。各级监管部门制定计划中,明确高风险食品或者区域性食品,并加大对其抽检频次、力度,突出重点消费品的监督检验。

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有机结合,强化检验工作的有效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价性抽检因被抽检企业没有提出复检的权利,因此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但是,可以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继续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对不合格违法企业实施处罚,及时纠正问题。

3、加强抽检机构的管理,保证食品抽检公正性

食品检验机构,承担着食品抽检最终的检验工作,是食品抽检工作的重要环节。对食品检验机构,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考验其技术水平,规范检验管理,保证检验工作的持续性、规范性。第三方民营检验机构,可以作为补充,利用其检验技术、检测能力,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检验工作的有效性。加强第三方民营检验机构检验能力,在招标中,提出具体要求,检验机构要具有保证样品储存、运输能力,提供抽检样品储存、运输环节的温度保存记录,保证监督检验工作的公正性。

4、规范媒体管理,引导群众正确消费观

新闻媒体监督也是食品安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应当强化,但是也要规范新闻媒体的监督行为,不能因为个别不良媒体追求新闻点、关注度而夸大宣传,从而造成消费者的恐慌,对整个新闻媒体监督造成不良影响。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帮助消费者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猜你喜欢
覆盖面监管部门样品
优异答卷载入奥运史册
完善样品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抽检结果的准确性
地质测试实验室样品管理方案研究
实验室样品管理
质检机构样品管理的重要性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条路径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的文献研究综述
谈“魏则西”事件背后的制度问题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研究解析
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二手车市场中监管部门与卖家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