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理念引领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2021-10-12 07:12张荣珍
客联 2021年8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改革策略高校体育

张荣珍

摘 要:新时代下,人们的体育锻炼意识不断提高,终身体育理念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从终身体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入手,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教学改革策略,以期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助力大学生牢固树立终身锻炼的思想意识,从而全面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终身体育;教学现状;改革策略

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学科教学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终身体育的理念已得到高校体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要求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在没有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安排项目和时间,自主开展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终身体育理念引领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谈一些浅见,与同仁共勉。

一、终身体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素质教育体现最为深刻的学科,应该是体育。然而,当前部分高校过于注重教学进度的把控,教师直接占据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部分教师未将学生的真实想法和个性化发展需求融入教学中,在体育实践上所投入的时间比较少,课堂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偏低。同时,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将自身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者的状态,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降低,终身体育理念渗透未得到真正的落实。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的构建策略

以终身体育理念为引领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师需要注重不断反思以及总结,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教学思路,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指导和鼓励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参与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改革工作的稳定落实。

(一)尊重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地位

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明确素质教育的主要地位,将趣味性的体育活动融入其中,确保学生能够广泛参与各类体育实践活动。同时,在教学改革中,要深刻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尊重学生,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终身体育为指导,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工具进行改革,从学生个体角度出发,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进而提高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积极配合教师的各项要求,为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教育理念

当前,高校应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终身体育元素的融入,以实现终身体育思想在学生群体中的渗透。同时,明确终身体育教学目标,从学生身心健康和体育锻炼两个方面入手,精心设计体育教学内容,注重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将终身体育渗透到学生的内心和思想,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终身体育对自身健康和体质的影响。应适时调整和优化教学大纲,依据终身体育的教学内容,调整大纲中的内容,增加与终身体育相关的知识,像卫生保健知识、体育信息和健身知识等,丰富终身体育的教学元素,吸引学生的关注,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喜欢体育运动,在课下也可积极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知识学习。

(三)侧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要想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应充分彰显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教师需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加强。引导学生放松身心开展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通过刺激学生的各项感官,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融为一体,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个性化发展需求,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调整个人的学习心态,让学生能够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始终坚持正确的人生三观。

(四)结合终身体育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需要利用好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各大高校资源的共享的格局,各大体育院校可以共同搭建一个体育教学平台,将其精品课程发布到平台上,供其他院校的学生学习参考,以此来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优势,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教师可开展体育微课教学,在教学内容设计阶段,依据微课教学流程,进行教学素材的搜集,以新颖有趣为原则,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体现在微课教学视频和课件中,在课堂中进行直观的展示,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同时,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体育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因材施教,创造个性化,个别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会体育技能,还要领会体育精神,以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五)构建多元多维教学资源体系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同时存在整体性匮乏和结构性缺失的问题。要想切实改变这一局面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制约影响,高校需积极整合各方力量,努力构建多维教学资源体系。其一,高校要整合校内资源。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是广受学生欢迎并高度聚焦学生兴趣的学生组织,对于开展以技能突破为目的的深度教学具有明显优势,应当作为常规教学途径纳入体育教学资源体系。其二,高校要开发校外资源。部分高校场地资源匮乏、师资专业项目单一等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但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丰富学生课余体育生活又迫在眉睫,还需通过尽快引入外部资源来解决,可与校外体育场馆、社会体育休闲企业展开积极合作,采用租賃服务的形式拓展学生体育课程类型。

(六)完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高校体育教学要注重完善学生考核机制,提升学生评价的科学性与公平性。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考试评价模式,教师应从考查内容和考评形式两个方面积极创新。就考查内容而言,应当包括理论基础、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情感态度这四个维度。其中理论基础应涉及体育健康、体育项目概述、体育项目规则等内容,可采用口试或笔试的形式展开,着重考查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整体感受和个体认知。身体素质以考查学生耐力为主,每学期测定学生长跑(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水平,并将长跑成绩纳入学生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督促学生加强日常体质锻炼。运动技能围绕学生选定的体育项目展开,考查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运动要求、技能要领、基本规则等的掌握情况,这些应当作为学生体育评价的重点内容予以考核。情感态度主要考查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努力程度,这是针对学生个体体育运动水平差异较大、单一横向对比难以反映学生学习态度等问题所采取的调整性评价,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个体的纵向历史对比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状态。针对考评形式,教师应改变以往“一考定音”的固定模式,采用多次考核的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真实学业水平。具体实践中,教师既可以定期开展平时测验将其结果纳入学生成绩范畴,也可以在期末考试时为学生提供重考机会,帮助学生展现最佳考试状态。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有非常关键的影响,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发展。明确体育教学的侧重点,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及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积极打造高效课堂、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1]段青.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田径,2021(09).

[2]崔振飞.基于终身体育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07).

[3]梁建桃.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07).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改革策略高校体育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