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总承包单位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10-13 07:51谢炜平
智能城市 2021年17期
关键词:承包单位工程量可视化

谢炜平

(企石镇人民政府工程建设中心,广东东莞 523000)

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全统计数据可知,建筑产业在2018~2020年的总产值增长率维持在9.0%,增长值降低了8.0%,建筑行业在经济市场内的发展趋势正逐渐呈现落后趋势。主要原因是现阶段的建筑产业工程管理工作实施,未能根据市场的发展进行及时更新。为了改善建筑行业发展的落后趋势,本文结合BIM技术的应用,开展工程管理方法的设计研究。

1 深化设计管理流程

为了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综合效益与综合水平,应将深化设计施工图纸与管理流程作为相关工作的前提条件。明确总承包单位在此过程中的核心职责包括细化并持续完善由前端设计方为其提供的施工图纸、组织单位内分包工程人员绘制报审施工图纸与大样图纸、调度并协调总体工作等[1]。

深化设计的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相关深化设计的管理流程

在进行总承包单位工程管理的工程中,应当基于统筹角度入手,按照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审核制定的方案、基于深化设计调整方案的历程,进行流程的改进。为了确保在此过程中BIM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在深化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大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与指导,包括对设计图纸成果的二次校验、对设计管线进行碰撞测试、定位工程构件矛盾点,及时发现可能对工程方质量造成问题的外界影响因素,为深化设计过程提供技术层面支撑,实现对深化设计管理流程的全面优化。

2 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

上文完成了工程管理工作中的深化设计工作,为了进一步落实对工程的有效管理,采用对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的方式,实现多个施工步骤的集成化[2]。设计过程中考虑大部分工程存在交叉作业特点,需要通过三维建模的方式对施工方案的立体化。

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流程

对其进行可视化设计的过程中,可提取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各阶段的施工信息,集成信息后,构建对应的三维模型[3]。完成对模型的构建后,对接工程施工现场的复杂钢筋结构、交叉施工节点等信息,将对应的信息导入可视化模型,并添加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同视角,生成一个工作集合,以此实现对施工方案的可视化设计。

3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量管理

实现对施工方案的可视化设计后,总承包单位还应当结合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内容,对工程量进行管理。工程量管理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最终项目的成本。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BIM技术,通过BIM软件自动对各个构件的工程量进行汇总,生成施工项目中不同施工构件的明细表。完成对明细表的生成后,为了确保工程量统计的精度,可通过针对局部施工中的实际构件用量进行比对,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查找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4]。

若对比得出的结果中存在工程量统计存在误差的问题,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工程量管理时对现场的构件、材料等进行严格检查,采用过磅控制的方式对工程量初步明确。通过引入revit模型,将其作为BIM模型的辅助,利用两种模型对构件、材料等使用量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对其质量的全面管控。

4 基于BIM技术的进度管理

在对具体工程项目的进行管理时,需要明确工程方案设计中初步给出的竣工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在工程整体施工部署阶段,针对局部施工问题进行调整,以此确保后续施工中出现抢险施工需要时,能够及时对施工内容进行调整,按照规定的标准工期完成施工[5]。在实际对进度管理中,总承包单位可利用BIM技术将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导入BIM模型。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导入如图3所示。

图3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导入

将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导入BIM模型,实现从时间维度上对BIM-4D数据的集成,结合BIM软件本身具备的仿真模拟功能,实现对施工进度的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针对不同进度计划的优劣势,选择最佳的进度计划,查找这一过程中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各项因素,在实际施工中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确保施工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完成。

5 对比试验

引入BIM技术后,从理论方面实现了对总承包单位工程管理方法的理论设计,为进一步验证管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选择以某工程项目作为依托,分别引入本文上述提出的管理方法和传统管理方法对该工程项目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

总承包单位需要对钢筋加工车间、施工电梯等临时设施进行管理,并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已知在该工程项目当中包含了三个钢筋加工车间,其中包含规模较大的钢筋加工车间一个,规模较小的钢筋加工车间两个。为了实现对两种管理方法实际应用效果的对比,选择将最终两种管理方法下两个规模相对较小的钢筋加工车间作为试验研究对象,针对其管理过程中各个项目的费用消耗情况作为对比指标,将各个费用的具体花费内容以及各个材料的用量或拆卸面积等相关参数信息进行记录。

完成所有施工任务后,对混凝土、钢筋、模板、拆除等用量或面积进行记录,按照相同的单价金额对其各项费用进行计算,并将得出的结果绘制成表。

试验结果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两种管理方法实试验结果对比

项目A~D分别为混凝土、钢筋、模板、拆除。由表1数据可知,两种管理方法下模板的消耗量最大,均超过100 t,而钢筋材料的消耗量最小,均未超过16.00 t。

通过将两种管理方法得出的数据进行一一对比可知,每项工程内容中本文管理方法下的材料用量和拆除面积均明显小于传统管理方法。在各项材料和拆除单价一定的情况下,明显本文管理方法消耗的总成本更低。完成各项工程施工任务后,传统管理方法下混凝土撑施工需要消耗3 d,本文管理方法下混凝土撑施工仅需要1 d。

通过上述应用实验进一步证明,无论是施工材料消耗、施工成本,还是施工效率,本文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均明显优于传统管理方法。将本文提出的管理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当中可以促进总承包单位工程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促进工程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提升,并为项目相关参与方创造更大的效益。

6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应当给予BIM技术应用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度,尽管我国目前针对此方面的研究尚存在较多的空白,但集成BIM集成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基于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施工作业过程的可视化能力,实现对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有效控制与调度。在现场施工作业时,将建筑信息模型作为支撑,可以使前端实时掌握工程进度,实现工程作业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猜你喜欢
承包单位工程量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农民工工资支付中承包单位的法律风险防范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EXCEL在零星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
浅谈变更及工作量确认流转体系优化探究
建筑工程索赔存在的问题和防范措施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造价预算中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