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题引领数学课堂前进

2021-10-14 20:09王敏
陕西教育·教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同类项算式探究

王敏

在新课标改革要求下,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再适用现如今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改变。初中数学大部分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包括很多的原理、概念,这会让学生感觉到很乏味。所以,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问题引领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让学生可以主动地思考数学问题。

一、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教师中还有很多延续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他们注重应试教育,注重升学率,注重课堂的进度,却忽略了新课改理念的教学要求,忽略了课堂的气氛,忽略了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有些教师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缺少思考的时间,缺少与教师互动的时间。加之,现在大部分知识都是书本上的,书本中也有详细的解题步骤,学生看过后就能懂。这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学生一提筆就不会,一看答案又恍然大悟。这是因为学生缺乏数学思维,缺乏数学逻辑,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师。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课堂上不会给学生留有太多的思考时间。关于一个概念或者原理的学习,教师解读一下,然后就询问学生是否明白,如果学生不明白,教师就接着解释。二次解释后,教师便会给学生安排下一个习题,学生做了以后,教师对一下答案,然后又跟着解题步骤给学生讲一遍,这种教学模式没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或者急于赶进度而造成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低效甚至无效,这样循环往复的结果就是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思维主动性不强,教师的育人效果不佳。

二、问题引领的操作流程

问题引领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存在着明显差距,知识不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协作,通过情境的创设,在一种合作的场景中习得的。它有一定的教学流程,教师需要根据流程进行教学。主要是下面五个步骤:教师设计疑问,学生自行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总结,反馈延伸。

1.教师设计疑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这个问题同学们怎么看呢?大家积极讨论一下,以此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问题引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求知欲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预设情境,认真分析,研究具体的课堂学习内容。

2.学生自行探究

学生自行探究是问题引领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以后,给出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学生也可以在探究中发现自己的问题,顺应新形势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此环节中,课堂一定要保持安静。教师通过巡视的方式,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总结的时候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3.交流展示

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到其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小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使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得到多方面的提高。

4.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也是学生提高成绩,提高数学思维的重要环节。在交流展示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内挑一个代表进行总结,让学生自主思考自己在面对问题时,思维方式存在怎样的短处,从他人的展示中自己学到了什么。最后,教师再进行概括总结,如此便将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解决了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

5.反馈延伸

在完成了以上步骤以后,教师应该及时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让学生熟能生巧,更快地掌握学习方法。教师要有自我判断的标准,总结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此知识,还要通过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存在的盲点进行延伸,进而让他们的基础更扎实。

三、问题引领的重要性

问题引领式教学重在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引领,而问题的引领源于问题的设定,教师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增强课堂的有效性,使教学事半功倍。

1.问题引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它能让学生在问题引领中养成团队意识,树立学生的竞争观;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融入集体,体会到同学情,感受到教师的用心良苦,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拥有的。

2.问题引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学生的智力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引领式教学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在学生与教师合作解决问题时,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会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3.问题引领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问题引领教学中,学生能主动参与其中。无论是知识的探索,还是解决疑难问题,学生都会呈现出一种主动性,问题引领教学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4.问题引领给课堂添加了色彩,增强了课堂的活力。课堂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全方位的合作,学生在平等的课堂中相互交流、热烈讨论,同时也掌握了新知。

四、问题引领的策略

教师如何通过有效、恰当、适度的问题去引领数学教学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与深思的问题,下面根据教学实例,笔者谈一下个人看法。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合并同类项”,在练习1中学生学习了字母表示数,这就给练习4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如练习1中“试一试”的一个例题:小明今年n岁,小明比小丽大两岁,小丽今年多少岁?这里首先引入了代数,练习2中引入了代数式,接着练习3中引入了代数式的值。如练习3中,当a=2,b=3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2a+2b;

(2)2(a+b);

(3)a2b2;

(4)2(2a+b)2–(2a–b)2+8(2a-b);

代数式有一定的抽象性,它似乎脱离了真实的生活,学生可能很难理解。但是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代数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就不会感到遥不可及了。当然,我们也可以联系小学学习的解方程进行理解。

问题探究1:我们在前面的知识中对代数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代数可以替代一些不能表达的关系而存在,它也可以进行运算。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怎样计算图中的面积?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做题的步骤还存在哪些不足,细心的学生可能进行了简化,合并了同类项,而有些学生展现的就是一个长长的算式。有的学生可能是100a+200a+240b+60b,而有的同学就会是300a+300b,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的不同之处,并思考哪个算式更好,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问题探究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下面的算式间有什么共同点。

100a和200a;240b和60b;–9x2y3和5x2y3;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想到这些算式的共同点:两个式子都有相同的代数。

问题探究3:请同学们将下列的算式合并成同类项。

100a+200a=___;240b+60b=___;–9x2y3+5x2y3=___;

循序渐进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接着,让学生分享结果,我们会得到以下答案:100a+200a=300a;240b+60b=300b;–9x2y3+5x2y3=-4x2y3。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对同类项的合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紧接着,教师可以进行知识点的巩固,脱离课本上的题目,让学生合并下列同类项。

123a2+25b2+8(52a2+32b2-32ab)+23ab=___;

56c2-24b2+3(57a+8b2-3)-23c2-171a+5=___;

这为学生带来了课外拓展的机会,如果时间来得及就让学生课上讨论,来不及就让学生课下思考并讨论。这个环节能了解到学生对合并同类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能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成绩、逻辑思维和对数学题目的应变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脱离书本知识,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回顾旧知识。

在当前的教学中,问題引领教学才刚刚引入,还存在着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教师可能本末倒置,一心扑在适应新课改教学的理念上,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当下,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教学模式,不断深思,不断总结,不断潜心修炼,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做好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导者,是新时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找到一个最契合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猜你喜欢
同类项算式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认识和应用合并同类项法则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摆一摆
巧用口诀 识别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学习三步曲
“有理数的乘除法”检测题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