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涉农高校 “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1-10-15 16:34吴亮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文科现代汉语实践

吴亮

摘    要:在新文科发展中,涉农高校“现代汉语”课程应该确立运用“文+农”模式,利用独特的农科优势,丰富以农业文化为主线且与现代人文教育紧密融合的教学资源,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多主体、多场域、多要求、多任务”紧密交织且相互影响的实践教学体系,从情境式的课堂教学到体验式的课外实习,再到探究式的学术研究,逐步实现沉浸式实践—深度性实践—创新性实践的递进式发展,从而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新文科;涉农高校;“现代汉语”;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0-0006-04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

言》,提出“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实现自我的革故鼎新”。新文科“不仅要传承传统的、经典的文化,还要展示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变化”[1]。在此背景下,涉农高校急需打破传统文科囿于书斋、象牙塔式的“单打独斗”型研究困境,要立足于国家、社会需求,不断创新,凸显其社会服务功能。“现代汉语”作为传统语言类课程,在新文科发展中,如何运用“文+农”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跨专业跨领域的融汇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同时,涉农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构建多主体、多层级、多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将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的尝试,这种探索有助于落实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语言学跨学科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一、涉农高校“现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现存问题

母语实践就是融合知识与技能,促进语言知识向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的转换。叶圣陶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2]

目前,“我国语文教育的语言观仍属于机械僵化的符

号语言观,没有实现向交际语言观的转变”[3]。长期以来,涉农高校传统文科分布不均衡,大多处于边缘地位。底子薄、基础差、历史短、学科分类笼统等客观原因,导致“现代汉语”实践教学受传统模式的制约,发展缓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资源少、课时短、形式化严重、师生参与热情不高等。同时,仅仅基于工具论,将“现代汉语”视为“器”而忽视其在“道”层面上对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意识的培养。长此以往,其专业结构将逐渐与现代新文科人才培养需求不相适应。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定位不明确,特色不突出

涉农高校的应用型目标定位不明确,农业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新文科背景下,实践教学要凸显农业领域的特色,应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充分发挥“现代汉语”在乡村振兴领域中的重要服务功能。目标应该分为知识维度、情感维度与能力维度。知识维度上,应该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及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较强语言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情感维度上,应该培养具有语言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的人才;能力维度上,应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科学素养的人才。

(二)形式陈旧,内容缺少创新

作为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思维工具,“现代漢语”往往侧重于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容易忽视文化传承功能,忽视包括逻辑认知、社会文化等在内的多学科体系建设。目前,“现代汉语”实践学时被大量压缩,教学同质化明显,同时忽略了专业实践能力的转换指标,尚未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践考核方式单一,不能满足新时代语言文字发展所面临的新需求。

1.缺乏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

语言文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深度融合,需要创新“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从2G到5G,计算机、互联网迅猛发展,融媒体、自媒体、碎片化等网络媒体特征对语言生态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2019年6月,我国8.54亿网民中,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到8.47亿[4]。虚实空间交融、网络社会化与社会网络化导致信息传递、人际互动方式有了新样态,这些使语言生态悄然变化。习近平多次鼓励“点赞”“蛮拼的”等正能量的网络语言,多次强调规范与发展相统一。信息时代,社会对语言知识的跨学科交叉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主动或被动地使用网络语言采、编、发。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检索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理解信息,如何针对信息时代的特点与需求进行现代农业科技写作等都需要纳入“现代汉语”课程实践。

2.忽视语言环境,偏离问题导向

当下“现代汉语”教学忽视涉农高校所处的语言环

境,忽视“现代汉语”教学同乡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等新农科专业应用需求的融合,不能根据各农科专业发展对大学汉语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充分挖掘隐性语言资源,全面结合农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思维能力的训练,为其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同时,授课中缺少问题意识与目标驱动,不能以问题为导向,从新农村建设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来提升汉语应用能力,解决乡村振兴中的实际语言问题。

二、涉农高校“现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诠释

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更具有体验性、开放性,是培养价值观、团队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最基本的核心要素,是创新人才培养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现代汉语”应基于学生的认知、体验、创新来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科研训练平台、学科竞赛平台,构建以培养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论文等为主体,以社会实践、科技创新、课外活动等为辅助的全方位、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面对复杂的“现代汉语”现状,单一模式的课程实践难以奏效,要形成一个“多主体、多场域、多要求、多任务”紧密交织、相互影响的网络体系。“多主体”是指改变以前单一学生主体,建立由学生、教师以及学院、教务处、学生处等多部门构成的复合型主体。“多场域”是指实践场域多元化,形成由课堂、校园、社会等构成的多实践场域。“多要求”是指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而且要进行语言感知,树立语言承载的价值认同和情感体验。“多任务”是指探索、发现、参与、运用与创新。

基于语言的特性,“现代汉语”课程实践应逐步实现

沉浸式实践—深度性实践—创新性实践的递进式发展,完成学习—实践—检验—再学习—再实践的螺旋式发展。

(一)引导沉浸式实践

作为应用型大学,涉农高校“现代汉语”实践课程应设计沉浸式环节,鼓励学生自发地思考,再现真实的生活化场景,使“现代汉语”与“爱农”教育有机融合,完成相应理论知识的提取与加工,同时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还原成生动鲜活的日常情景。实践情感的内驱力激发与动机生成,让学生自愿通过现代汉语知识实践性应用,获得自我价值感与满足感。实践“不是价值中立的工具性活动,而是一种关于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的价值性活动”[5]。目前,“涉农高校和专业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占比75%以上,城镇地区相对较少”[6]。学生熟悉并了解“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更容易形成乡村认同。

(二)引导深度性实践

“现代汉语”教学与学习不僅仅是对阅读、写作等基本技能的获取,更要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言语规范能力、言语修饰能力、言语感知能力、言语享受能力、言语应对能力、话语控制能力”[7]。这是需要经验、智力的长期大量的投入才能完成的任务。要使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学会通过团队沟通与协作等方式对自身或他人的实践活动进行批判与反思,帮助其重构自身的实践认知图式”[8],引导学生基于理论知识进行深度式实践,从而避免同质化倾向。

(三)引导创新性实践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勇于打破程序化、规范化,要扶持、培育实践创新,充分利用想象力、创造力来满足信息化时代对实践者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要鼓励、推动学生不拘泥于常规方案,结合校园文化、乡村网络直播等实践语境以及网络语言规范、新媒体写作、可视化写作等实践方式,打破专业壁垒,实现实践创新。

三、构建涉农高校“现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

体系的具体措施

新文科建设应该强化对“人”的特性的挖掘与塑造。同样,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将人文素养融入科学精神,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语言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认识语言与生产要素的关系,有利于在数据时代自觉地、最大限度地获取语言红利。涉农高校人才培养应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转变,围绕“三农”中的核心要素——“农民”,以生为本,以母语的语言能力训练为主,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分步骤、按年级,从情境式的课堂教学,到体验式的课外实习,再到探究式的学术研究,充分挖掘、利用农林类学科优势及学科资源,以农业文化为主线且与现代人文教育紧密融合,将优势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多种形式融入“现代汉

语”课程,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多主体、多场域、多要求、多任务”交织作用的实践教学体系,走特色人才培养发展之路。

(一)情境式的课堂教学

在课程设计上,要根据实践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节,优化课程。例如,增设“语言现象之我见”环节。课前教师认真设计主题,充分利用上课前10分钟,让学生根据生活中所观察到的语言现象,自主选题,从课前查找资料,到课堂个体发言、集体讨论、质疑点评,再到课后提交书面报告,多环节紧紧相扣,口语与书面表达训练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自主观察、自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观察力与感知力。除此之外,确立“预习、设计、讨论、报告、反馈”的评价体系。如讲解修辞时,以农村标语的宣传教育、认知体验为主题,引导学生回到家乡,走向乡村,观察并记录宣传标语,运用现代汉语理论知识思考宣传标语的修辞效果。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学生观察到大量农村疫情防控宣传标语“今年过年不串门,串门只串自家门”“预防千万条,口罩第一条”均运用仿拟,前者化用了脑白金的经典广告词,后者仿写《流浪地球》经典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教育即生活”,学生也充分体会到鲜活的语言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并尝试编写标语,思考如何从农民的利益出发,融入道德、情感,活学活用,从而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应注意三个方面。

1.设计专题

可以依据不同标准设计不同主题。农谚俗语中保存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如道德精神类农谚“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即教导人要积极进取,努力上进。“学艺忌自满,教艺怕轻传”是劝诫老百姓切忌骄傲自满。又如农作物种植、农事活动等的农谚有“蜀黍不上粪,只收一根棍”“一季早,季季早,十年庄稼九年好”,使用这些农谚结合不同地域的农业文化资源,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农业文化教育。

2.甄选语例

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理论支撑的有效性,又要围绕易懂性、趣味性原则甄选语例。修辞部分语例可以选取农谚、民谣。例如,“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冬雪是个宝,春雪是把刀”就是运用比喻,由前后两个并列关系分句构成的复句,结构对称整齐,突出耕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再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前后两个分句运用对比,通过彩霞,观察天气变化。“人薄土,土薄人”“人不哄地,地不哄人”前后分句回环呼应,阐释了人与土地之间的辩证关系。“早中耕,地发暖,勤中耕,地不板,深中耕,根深苗壮,细中耕,除草防病又抗旱”巧用排比,层层递进,揭示了不同的耕种方式起着不同的作用。选取语例“锄头底下三分油”“清明鱼开口”讲解名词性谓语句、主

谓谓语句。“豆井,麦影”则是字数少而结构简单的复句。

在讲授词汇部分时,农谚是丰富的语言宝库,里面有大量的口语词,如“大棚种植有搞头”中的“搞头”,“红薯地,要深翻,薯块长得才舒坦”中的“舒坦”,“花生是个泼辣货,不讲水肥讲土窝”中的“泼辣货”都是活泼生动的口语词。此外还有新词新语,如2018年度十大新词语之一的“中国农民丰收节”。

3.信息化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多对多、线上+线下、正式+非正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如慕课、微课、云课堂使学习者高效地共享、利用各种优质资源。微博、微信等信息化手段丰富了现代汉语实践形式。音、视频资料能够以听觉、视觉感官增强学生的语感。“母语的语言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以语感的方式形成和运行的”[9]。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2019年《人民日报》在微博上发表的文章《发挥好乡村大喇叭作用》,其中列举了四川省昭化市柳桥乡用“昭化腔”给老百姓宣讲乡村治理中的环境卫生。贵州省黔西县永燊彝族苗族乡同样也用方言通过大喇叭广播进行宣讲。这些更直观易懂,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讲授方言部分时,可以播放河南李子柒——麦小登的视频,视频用河南家乡话讲述乡村生活,充满乡土气息,视频短小却流量大、人气高。

规范汉字方面,与文科类学生相比,农科类学生的汉字应用水平有所欠缺。课堂上可以将农民拍的短视频作为案例。这些视频多为原汁原味的方言土语,与普通话差异较大,必须辅以字幕,但是字幕上的解说词有时错别字多。可以让学生识错、纠错,对不规范汉字进行调查,统计不规范汉字的类型、来源、频率等,分析不规范汉字产生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汉字应用能力。

(二)体验式的课外实习

体验式的课外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基地实习

建立实习基地,不同专业互相合作,整合资源,突出“现代汉语”实践环节与文创内容的结合。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依托许慎文化园、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便于长期开展规范有效的实践活动。此外,打破专业壁垒,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享实习基地。光山茶产业基地、河南花花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建设成熟的农科专业实习基地,在企业文化建设、产品开发设计、品牌推广等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语言文化的创意实践平台。

2.校园文化

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农业文化活动,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创制校园标语,宣传口号,如举办银杏节有“杏好有你”、菊花节有“金秋菊花传神韵,龙子湖畔聚知音”、茶文化节有“融通三教儒释道,汇聚一壶色味香”等。世界粮食日的宣传语“世界是我们的,粮食是世界的”“生命诚可贵,粮食价更高”,均在倡议大家文明就餐、爱粮节粮、厉行节约。新颖个性的语言形式强化了情感表达,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暑期实践

学生在暑期文化下乡时,可以拟写对联,编制短信,推送公众号,也可以通过小品、相声、诗歌朗诵等语言文化汇演形式,讴歌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先进事迹,如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郭天财甘做“麦田守望者”,为天下粮仓播撒阳光;王泽霖教授为学校捐赠近亿家产等。以这些科学家为原型创作演出,讴歌赞颂他们弘农爱国、厚生丰民的家国情怀,在语言实践中,加强学生精神层面价值观的认同。除此之外,也可与农村中小学开展合作,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培根固原,加强农村基础语文教育。

(三)探究式的学术科技实践

涉农高校拥有独特的农科教学科研资源,有利于不同学科思维、认知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碰撞与融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空间的拓展。乡村振兴中,在用语言服务兴农方面能够挖掘很多选题。如在经济落后地区开展普通话培训,推广普通话,培养语言规范意识。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文化旅游口号,语言服务在农村电商中的作用,如何将方言资源与地方民俗文化相融合,发展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助力新農村建设等,都可以成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选题。可以依托各种不同级别的大学生研究项目,从设计调查问卷、撰写申请书,到开展调研,以项目为驱动、以赛代训,加深学生对现代汉语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可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加速科技创新,提升科学素养。

(四)增加实践考核权重

首先,要加强教师对实践环节的指导,不是走形式而是实质性参与。其次,在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估中,在校内外专家、学校学院督导、学生构成的多层级评价系统中,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环节。最后,考评形式应多样化,采取内外部评估相结合、过程结果控制相协调的方式。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职业标准相符,突出能力本位,动态更新调整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知识、能力、行为的评判标准,量化考核,全面深入地动态追踪、监测实践过程。考核标准明确清晰,可操作性强,管理规范。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综合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10]。新文科背景下,涉农高校要打破传统路径,准确定位,充分利用农林类学科优势及学科资源,将优势学科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多种形式融入“现代汉

语”课程,深入挖掘潜在资源,全方位进行整合,从夯实基础到提升能力,强化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汉语专业教育与整个大学教育协调发展,走特色人才培养发展之路。

涉农高校“现代汉语”课程实践体系的构建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是对传统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与升级,是专业交叉的探索。“文+农”模式消除专业壁垒,通过建设跨学科平台,来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这是面对新要求、按照新标准构建的新模式。只有成体系的实践教学活动,才能体现学习的全程性和系统性。只有遵循符合本科教育阶段特点的实践认知规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吴岩.加强新文科建设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J].中国编辑,2019(2):6.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44.

[3]荣维东.国外母语课程标准对我国语文课程建设的启示[J].语文建设,2015(31):6.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9.

[5]蒋晓东.马克思实践概念诠释的多重维度——新世纪我国马克思哲学实践概念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

2014(6):29.

[6]王曙雅.全日制涉农院校和专业生源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5(11):24.

[7]曾晓洁.现代汉语母语教育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245.

[8]辛雅静,纪德奎.论高校深度实践教学及其实现[J].当代教育科学,2020(8):53.

[9]刘大为.语言知识、语言能力与语文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3,32(9):15.

[10]阮畅.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提高综合能力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148.

■ 编辑∕丁俊玲

猜你喜欢
新文科现代汉语实践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