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视角下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

2021-10-18 12:26刘福香宋韩琪
北方经贸 2021年9期
关键词:居民消费农村居民变量

刘福香,宋韩琪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哈尔滨150028)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消费观点的转变,电子商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居民的生活方式。伴随着国家出台的各类相关扶持政策,电子商务已成为时下数字经济的杰出代表,在许多方面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同时,许多学者密切关注着另一现象,农村居民消费群体日渐壮大,只有认识并透彻研究才能更好地拉动农村居民消费、稳步提升农村经济增长源动力、构建发展新格局。两者的交互式增长使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成为学者们较为关心的问题。

因此,基于现有研究,充分吸收和借鉴有关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选取2015-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及四个指标,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电子商务发展规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四个指标,创建空间统计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结构的影响,并立足当今大变革、新常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中国发展环境,为帮助农村地区更好地开展电子商务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二、变量的说明及描述统计分析

(一)变量的说明

由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时间较短,且2020年受疫情影响,部分指标出现波动,为不影响建模结果,所以选用2015-2019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地区选自31个省级行政单位,数据均取自《中经网》《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由于论文研究的内容为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所以选择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用consume表示。电子商务规模用online表示,这里使用各地区网上销售额(亿元)来度量各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规模。除此之外,还需要引入两个除电子商务规模以外,其他可能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包括那些能够影响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的变量,目的是用来控制消费差异,称为控制变量。阅读相关文献并仔细研究后选择以下两个变量,分别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使用income和GDP表示。同时,对每个变量进行取对数处理,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消除数据存在异方差的问题;二是在经济学中取对数后再做回归可以更好地表示其发展速度;三是取对数后并不会影响各个变量之间的性质和关系,同时可以压缩变量的尺度。

(二)描述统计分析

现统计了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电子商务发展程度的莫兰指数(如图1所示)。首先,可以发现两者的莫兰指数分别为0.519和0.242,代表两个变量确实存在空间聚集性,空间相关性显著可以继续进行实证分析。莫兰散点图不仅可展示全局空间自相关性的强弱,通过图片还可以直观的分析空间的聚集性程度,散点图上各点是动态可变的,各点与数据表格相关联,点击某一点即可得到这一地区的具体属性,由此可以详细得到各点的地区名称和地区各变量值。

图1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电子商务程度的莫兰指数散点图

对于变量consume,第一象限代表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空间自相关程度较高的七个地区(H-H),分别为上海、江苏、天津、福建、安徽、浙江和北京。对于变量online,第一象限代表电子商务发展程度空间自相关程度较高的五个地区,分别为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

Lisa集群分布图可以更直观地对变量的局部空间自相关进行可视化分析,现给出2019年农村居民消费的Lisa集群分布图和显著性水平图(如图2所示)。不同的自相关性和显著性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两图所表示的地区、数目均一致,局域集群拥有不同的类型(H-H、H-L、L-L、L-H),显著性水平也拥有不同的数值(0.05、0.01、0.001)。例如,左图标注观测值较高的地区有江苏和浙江(H-H),右图江苏和浙江的显著性水平p分别达到0.05和0.01。

图2 Lisa集群分布图和显著性水平图

三、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空间滞后模型因为与时间序列里的自回归模型相似,所以也被称为空间自相关模型(SLM),其主要反映的是某变量在一个地区是否有扩散现象,也称为溢出效应,表达式如下:

其中,y是被解释变量观测值向量,x是解释变量观测值矩阵,β是参数向量,ε是随机误差向量,ρ为空间自回归系数,实证过程中W为标准化后的权重矩阵。

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统计分析,检验了全局自相关性,可以得出各空间对象之间存在的关联,为验证电子商务和其他变量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大小和方向,现进行其相关程度的建模及检验。建模时使用SLM模型,检验方法主要有拟合优度R2检验、AIC检验和SC检验,同时观察Log-Likelihood值,得出表1的检验结果。

表1 模型的系数估计与检验结果

模型各个变量均通过了t检验,得到方程如下。

通过模型可以发现,online系数为0.0381,表示电子商务发展程度每增长1%,农村居民消费就会增长0.038%,呈正向相关。

四、结论与建议

现根据结果分析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当前阶段,电子商务发展程度对农村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也说明各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程度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都具有促进作用。第二,较高的消费地区和较高的消费地区相邻,较低的消费地区与较低的消费地区相邻,呈现H-H聚集和L-L聚集的现象,说明空间自相关在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中是存在的。

结合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现提出以下建议:随着新时代网络的发展与国家的重视,农村网民数量逐渐增大,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也逐步提升,但是农村电商相较于城市电商而言起步晚、规模小,并且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这使得农村电商正处在两极分化的状态,江浙沪地区电子商务发达,部分地区却发展落后,所以国家应利用地区间的相互影响,提倡高质量地区带动稍落后的地区发展。利用好农村地区的新鲜瓜果生蔬,配合高效的物流,推动农村消费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要强化形成不同特色、不同类型的电商。由于各个地区的自相关程度不同,实行全国统一的电商平台规范制度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对于不同的地区,政府应自行组织并实行带有“本地特色”的规章条例,发现自己的品牌,探索适合自己的电商路线,不断促进电子商务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猜你喜欢
居民消费农村居民变量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轻松把握变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