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课程资源在中国史教学中的整合运用

2021-10-18 21:49李倩夏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高中历史教学博物馆

李倩夏

摘   要: 博物馆课程资源的整合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的“博物馆热”在中学生群体中存在“火”而不“活”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将博物馆资源与教材知识匹配,整合在“早期国家”“交融一统”“中外交流”及“救亡图存”知识模块中,开展以文物证史为主导的教学实践。通过“早期国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史法;通过人物史教学深入细节;通过“中外交流”的教学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整体认识;通过研究课将所学知识与研究行动相结合,并进行多层次的教学评价。由此,学生获得了更广阔的史料实证渠道,家国情怀在日常浸润中得到了提升,师生间也形成了良性互动。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中國史;史料实证;博物馆

一、博物馆课程资源对中国史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1974年,以国际博物馆协会第10届全体会议为标志,博物馆的功能从注重藏品管理转型为面向大众的教育推广。1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2 《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也引发了一股“博物馆热”。

然而,“博物馆热”名副其实吗?以上海博物馆为例,2019年未成年人参观人数仅占观众总人数的10%。3 由此,上海市位育中学历史组给高一学生布置了暑期作业:参观国内外的任一博物馆,并制作一份小报,介绍印象最深刻的文物。从作业来看,学生对文物的了解呈现以下特点:

1.在博物馆选择上,亲近本土与热点

74.5%的学生选择了上海市的博物馆参观,其中,42.6%的学生选择了上海博物馆,10.8%的学生选择了上海历史博物馆。可见,本土资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存在较高的便捷性与亲切感。此外,与其他省市博物馆集中于地方史不同,上海地区博物馆兼具展现中华文明流传的宏观视野与上海地方变迁的微观视角,也对学生有较大吸引力。

就文物类型来看,青铜器成为大热门,在作业中选择介绍青铜器的学生占31.6%,其中,47.4%的学生选择了大克鼎。这显然是受到了当下媒体的影响,说明社会热点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

2.在文物介绍上,自身观点较少

然而,学生的海报并没有涉及文物本身与历史的关联,有学生用了“礼至则天下正”的标题来概括对大克鼎的印象,初看颇有见地,但实际上通篇只字未提“礼乐文明”,这一情况也普遍存在于学生对其他类型文物的介绍上。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是由信息时代下学生的知识碎片化现象造成的。如今,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的知识,学生打开手机都能查阅到。但是,这些容易查阅的知识却未必能转换成他们对历史的认识与见识,而博物馆的文物陈列是宽泛的,这导致学生面对文物时似乎无所不知,实际却又一知半解。这也从侧面证明,文物“火”了起来,但并没有“活”起来。其次,则是因为教学中缺少将博物馆文物与学校教学相互结合的实践,导致学生对文物探究的兴趣暂时没有得到激发,因此迫切需要教师的指导。

二、博物馆课程资源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整合运用实践

笔者以中国史学研究证据法理论与西方公共史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LIRP学习规划理论为基础,展开了以下实践研究:

1.形成文物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四大知识模块

在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中国史主要沿两条线索展开:纵向上,梳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演进;横向上,展现了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碰撞与交流。因此,教师将上海市博物馆馆藏资源与教材知识匹配,整合在“早期国家、交融一统、中外交流、救亡图存”四大模块中。表1展现了部分代表性文物与教材知识的对应情况。

2.以文物证史为主导的四种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本环节从上文关于学生文物知识的调查结果出发,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于“史料实证”历史核心素养的水平要求为依据,进行了四种教学模块的设计与实践。

(1)夯实基础:掌握“以物证史”之史法的实证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文物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媒介。教师以第一模块“早期国家”内容为主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伊始便尝试解读陶器、青铜器等文物信息,并将之与传世文献互证,初步构筑学习历史的证据意识。下面以必修1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为例,进行教学实践。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内容主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社会动荡,但社会经济领域有重大发展。在这一基础上,各国变法进一步探索国家治理模式,百家争鸣引发了思想观念的碰撞与交融,华夏认同的观念不断强化,这一切都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教学过程具体见表2。

(2)深入细节:走进“析物识史”之情境的人物史教学设计与实践

让文物说话,不仅要分析文物的显性信息,更要挖掘其隐性信息,通过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细节,更加能让其中蕴含的人物精神鲜活起来。徐光启作为上海的重要历史人物,与其相关的画像、著作出现在了上海历史博物馆、光启纪念馆等各大博物馆中。笔者以徐光启及其相关文物为例,进行了人物史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实录如下:

师:徐光启为西学传播做了哪些贡献?

生: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在《农政全书》中引进了西方水利技术,还运用数学与天文学理论重新编修了中国历法。

师:这些为传播西学展开的活动,有多少人支持呢?比如说,在《崇祯历书》编修与颁行的过程中,徐光启及传教士为了证明历书的精确,多次运用历书预测日食、月食,全部获得成功。但从明末到清初,皇帝们始终犹豫是否使用这套历法。清初有一位叫杨光先的官员干脆喊了一句口号“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你从这句话里看到了杨光先面对西学的心态是什么?

生:固步自封,盲目排外。

师:是的,在专制体制下自大保守的心态使得大部分知识分子对先进西学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这导致西学的传播步履维艰。

笔者的设计思路如下:在史实细节上,讲述《崇祯历书》编修与颁行过程中遇到的重重障碍,使学生感知新知传播的艰难;在史料细节上,分析杨光先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专制体制与自大保守的心态是西学传播艰难的原因。

(3)打通模块:感悟“见微知著”之整体的讲座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笔者尝试打破日常教学模式,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使学生关注文物间的关联性与同一性,从而对历史产生整体性认识。以下内容是专题讲座“釉里看花阅中西——陶瓷器中的文化交流史”的设计案例:

“釉里看花阅中西——陶瓷器中的文化交流史”的內容主旨:通过对上海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与震旦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与特展文物的介绍,使学生感受实物、文献、绘画等不同类型史料相互印证的史料实证方法。通过历史证据的充分展示,学生理解陶瓷器的发展历史,联系丝绸之路与大航海时代,再回到当今时代,不同地区、国家与民族间的文化交往与交流,印证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具体教学过程见表3。

(4)构建体系:贯彻“知行合一”之实践的研究课教学设计与实践

笔者借助学校研究型课程平台,在四大模块下引导学生形成具有关联性、整体性的历史知识体系,使学生产生对某一类型或具体文物的探究动力,在学生的微论文撰写过程中,完成史料互证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迁移”的历史学习过程,由此达到“知”(历史知识、史学方法)与“行”(研究行动)合一的实践效果。图1为研究课“文物中的历史”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3.创设注重“文物证史”之过程的作业测量与教学评价研究

LIRP学习规划理论指出,在学生博物馆学习的过程中,乐趣影响最大:英国的博物馆教育调查显示,85%的中学生将乐趣归于在参观中发现了有趣事物。其次才是知识与理解:83%的中学生认为博物馆提供了与学校不同的学习方式。而长效学习效果的达成是具备一定难度的:只有54%的学生表示以后会再来博物馆。1 因此,在测量学生“ 文物证史”学习效果时,必须区别于传统的“诊断性”作业设计与教学评价体系,既保留学生的学习乐趣,又强化其获得的知识,才能达成LIRP学习规划理论提倡的长效的学习效果。基于此,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究:

(1)构架学生文物热从“火”到“活”的作业测量设计

第一,针对学生整体:撰写文物解说词,掌握“文物证史”的史学方法。在完成中国史的学习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份新的作业:以实地参观或者网络导览的方式,重新参观一次上海市的博物馆,并选择一件馆藏文物,结合高一所学的中国史知识,为其撰写一份解说词。解说词要求涉及三大元素:时代背景;文物的外形、特征等;文物所反映的历史史实或特征。

第二,针对研究课学生:撰写微论文,获得“实践出真知”的个体成果。微论文的撰写是学生将零散知识系统化、隐性知识显性化、理论知识实践化的过程。因此,学生在完成研究课的专题学习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活动。表4为学生微论文撰写、交流的流程。

(2)初探“文物证史”的教学评价研究

为与传统“诊断性测验”的评价方式相区别,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设计中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注重程序性知识的运用与策略性知识的获得。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本教学实践表面上在帮助学生获得陈述性知识,也就是历史的事实与结论。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掌握“文物证史”的方法——程序性知识的运用。其中,参与微论文实践的学生,其目标是进一步产生策略性知识——将研究课上获得的“ 文物证史”的方法运用到个体研究中去,从而形成解决一类问题的策略。据此,教师在学生微论文的形成过程中赋予不同阶段的评分要求,并采取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并行的方式,保证教学评价的权威性。学生通过彼此间论文思想、学科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也进一步提升认识。

第二,引导长效学习效果的生成。策略性知识是一种长时记忆,它不仅是现阶段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技能,也将使学生在未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LIRP学习规划理论也认为,检验学习成果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达成自我的行动与发展。因此,在学生微论文的生成过程中,教师不断给予方法与内容的指导,具体流程见图2。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科钻研能力、学科规范意识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他们也能触类旁通,以自身拓宽的历史视野与强化的研究能力去启迪其他方面的学习与探索。

三、博物馆课程资源与中学历史教学整合运用的成效与展望

1.教学效果分析

在比较学生开展学习前进行的博物馆海报设计作业,和如今完成学习后的“文物的解说词”与微论文撰写的作业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生了以下变化:

(1)文物关注的冷热度随教学重点发生变化

与暑假作业相比,在调查样本总数减小的情况下,关注青铜器的人数为74人,并且占总人数的42%,与暑期作业相比不降反升。出现类似情况的还有陶瓷、书画、钱币等类型。这四种文物类型成为学生关注的重点,原因在于这些文物类型均与高中历史所学知识密切相关。其中,青铜器与必修1第1单元教学密切结合,钱币与陶瓷则是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与社会繁荣的重要证据,讲授中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原本有17.5%的学生关注的民俗,由于与教材关联度不高,本次无人问津。上海博物馆的印章馆原本无人关注,本次却有5位学生把目光投向此,因为在政治制度的学习中,教师曾解读印章是古代政府政策施行的凭证,由此引发了他们的关注。

分析到具体文物,更进一步证明了学生关注文物与教师引导间的密切关系,以四类关注度较高的文物类型(青铜器、陶瓷、钱币、书画)为例:青铜器类型中,有32位学生选择了商鞅方升,占选青铜器的总人数的42.7%;关注大克鼎的学生为25人,从原来的47.4%下降到33.8%;陶瓷中最受欢迎的是唐釉陶骑马女俑,占关注人数的48.5%,钱币中秦半两的关注人数占63.6%。这些文物都是教师授课时作为重点分析、解读过的,显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解读书画的19位学生中,有4位选择了《几何原本》,7位选择了《农政全书》,1位选择了《徐光启画像》,也就是说有近3/4的学生把目光投向了与徐光启有关的文物。在第一次海报设计活动开展时,除了一贯的“大热门”大克鼎外,商鞅方升获得了2位学生的关注,而其他文物获得的关注度为零。可见,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每一次解读都在学生心中留下了印记。

(2)解说内容史论结合,自身观点初步形成

与上次海报比较,作业中的生搬硬套现象基本消失了,学生开始运用学习到的历史知识与方法去解说他关注的文物,并且出现了两个方面的新成长:

其一,对同一文物,学生出现“争鸣”的局面。对于秦半两, 有学生指出“半两”二字为当时宰相李斯所刻,象征着货币的法律地位与防伪方式。也有学生则更加关注货币背后的文化形态,他指出秦半两承载了“天圆地方”的世界观,所以统一货币不仅是经济措施,也是中华文明的一种传承。

其二,部分学生对历史开始有了自身独到的解读,显现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一点在学生的研究课微论文写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有位女生主要研究马家窑彩陶,她指出上博藏彩陶上的旋涡纹与四圈纹代表了马家窑先民对于水和太阳的崇拜,这使得她走出了对陶器的单纯艺术描述,走向更加复杂的社会历史解读。有的小组在分析青铜器衰亡的原因时,指出了一种矛盾的表象: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冶炼工艺愈发先进,但另一方面,青铜器却开始走向衰落。对此,小组结合书本知识,从时代演变、军事需求、经济往来等多个角度分析了青铜时代远去的多重原因。他们能够综合运用教材中的历史知识,以文物为辅助,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2.教学经验总结

基于教师实践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效果,笔者认为,本次研究实践过程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总结、分享:

(1)提供更广阔的史料实证渠道

在这次研究实践中,教师充分运用、系统整合上海地区馆藏文物资源,将之融入中国史日常教学中,如此,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教学实践使学生获得了更加多元、广阔的史料实证渠道,其“史料实证”历史核心素养得到了常态化的培养。

(2)开展“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践

与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单向输出知识的模式不同,本次研究实践中,教师首先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以海报形式独立完成对文物的考察。学生最初的成果虽不尽善尽美,但教师顺势而为,因材施教,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师的示范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由此形成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与互补。

(3)设计不同指向的教与评方式

有别于一般教学中围绕课堂而展开的“一言堂” “诊断性测量” “结果性评价”等方式,本次实践中,教师设计了日常课教学、讲座课教学与研究课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作业测量与教学评价设计,循序渐进,对学生个体的成长产生了持续性影响。

(4)于日常浸润中提升家国情怀

在“文物证史”各个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多次走进博物馆,延展了自身历史学习与探究的时空。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发现,学生不仅在“史料实证”历史核心素养上得到了系统培养,其“家国情怀”也在立足乡土、放眼天下中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由此,历史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以有效落实。

3.反思与展望

基于研究实践,笔者认为,本研究仍存在以下进步空间:

(1)进一步完善文物资源与教学间的运用范围

笔者发现,上海的博物馆文物资源不仅有大量涉及新中国历史的内容,而且还有不少反映世界史的收藏品。因此,未来可以进一步尝试将已获得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经验,衍生到与上海的文物资源有关的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与世界史教学中去,进一步提升其推广价值。

(2)进一步优化文物资源与教学间的整合模式

本次课题实践采取日常教学、专题教学、研究教学三者并行的模式,部分学生在这种连贯性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学习提升。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考虑将不同教学模式相互结合,这样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在不斷钻研的学习中提升自我。

(3)进一步达成博物馆教育与教学间的多态互补

本次实践证实了课堂教学与博物馆教育互动对于学生学习成长的有效作用,而如今上海各大博物馆也开展了许多针对常展或特展的教育活动,在未来的实践中,教师若能够将博物馆新式场馆教育与课堂教学联合起来,达成新一轮的馆校合作,这会给学生的历史学习带来更多的启迪。

The Inter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useum Resources

in Teaching Chinese History in High Schools

LI Qianxia

(Shanghai Weiyu High School, Shanghai, 200231)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useum resour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to cultivate their core literacy in “historical and material positivism”. However, although the present “museum fever” is very popular among high-school students, it cannot last a long time.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matches the museum resources with textbook knowledge in the knowledge modules of “ancient China”, “national unification”,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national salvation”, and carries out the teaching practice with a focus on history of cultural relics.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historical method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China; they can learn more details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significant historial figures; they can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overall history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y can combine knowledge and research act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courses and have multi-level teaching evaluations. As a result, students tend to have a broader channel of historical material positivism, the feelings of family and country have been improved in the daily infiltration, 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ve formed a positive interaction.

Key words: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Chinese history, historical material positivism, museums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高中历史教学博物馆
博物馆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