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 学中玩

2021-10-18 14:20刘骁炜
求知导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游戏精神科学教育区域活动

刘骁炜

摘 要:科学区域活动要求教师围绕幼儿的发展需求和科学教育目标,创设综合性、立体化的育人环境。教师应在科学活动教学中融入新颖、有趣、多样的游戏环节,有效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探究热情,促进幼儿想象力、观察力与合作交往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以游戏化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幼儿的身心发展为目标,梳理了游戏与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联系,阐述了从“做中学”的幼儿科学区域活动的实践价值和应用路径,以期丰富幼儿科学教学方法,为更好地促进幼儿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综合发展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区域活动;科学教育;幼儿教育;游戏精神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8-0004-02

引 言

游戏活动主题鲜明、丰富有趣,是幼儿运用知识和语言探索周围世界的实践活动。教师在科学区域活动教育中渗透游戏精神,能够丰富幼儿的实践体验,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使幼儿在活跃、新颖、多样、趣味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发挥创新思维潜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1]?因此,教师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应注重游戏价值和功能的发挥,创新科学区域活动形态,鼓励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活动环境中展示自我、表达自我,亲身经历科学知识的发展与形成过程?教师在科学活动中渗透游戏精神,要尊重幼儿的自由意志、探究兴趣和主体地位,引导幼儿在多元化、游戏化的科学实践氛围中,积极主动地体验、思考新鲜事物,逐步深化对科学知识的感悟与理解?

一、创设趣味主題,挖掘思维潜能

游戏活动新颖有趣,可以让幼儿在求知兴趣的引导下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展开探索、交流、想象和创新[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教师应以幼儿的兴趣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为教学依据,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创新教学形态,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中,积累科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幼儿科学区域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投放材料,设计游戏化的科学探索主题,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游戏互动中,以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对科学问题展开观察、交流和实践操作。同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由选择和自主实践的权利,让幼儿在充满乐趣的环境中展开探究、考察、操作,确保幼儿在多样化趣味主题的启迪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体验科学现象的神奇?

例如,在关于“浮力”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清晰地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教师以“运水”为主题,采取小组合作的游戏形式,组织幼儿利用石子、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完成整个游戏过程?这样,幼儿就能够在愉悦的活动体验中认识到,物体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沉是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首先可以提出常识性问题:“这些材料在水中都出现了什么现象?”幼儿回答:“石子和橡皮泥沉到了水底,泡沫板、空盒子、塑料吸管浮在了水面上。”教师:“怎样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在水面上?”教师要引导幼儿亲手实践,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验证答案?之后,教师引导:“大家能够把这个水池的水运到另一个水池吗?”这样,幼儿就能以游戏的形式,运用多种不同材料,体验合作运水的乐趣,并根据自己的观察,了解水有浮力并描述水的浮力,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

二、尊重主体观点,营造自然空间

科学知识涵盖生命、生物、生活、科技、饮食等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是能够解释客观事物的知识系统。教师在渗透游戏精神的科学区域活动中,应为幼儿提供探索科学知识的自由空间,引导幼儿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了解科学知识的奥秘?幼儿正处于思维、视觉、听觉、触觉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思考、想象、探索的游戏空间,让幼儿在寓学于乐的学习体验中发散思维,运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开展科学探索实践,了解事物的本质?同时,教师要提高科学活动的挑战性,鼓励幼儿在手脑并用的科学探究中,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思想和能力。教师应尽量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发现,使幼儿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相互交流合作,相互探讨观点,从而在愉悦、宽松的游戏体验中,发挥潜能,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3]?

例如,在“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游戏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功能,将科学知识探索拓展至户外,让幼儿在自然空间中开阔思维和视野,了解植物生长的奥秘?幼儿已经初步具备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在科学活动教学中应合理选择游戏材料,为幼儿提供创作和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了解铲子、水壶、镊子、手套、放大镜等工具的用途,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问:“请大家看这一粒粒小小、黑黑的是什么东西?”幼儿:“种子。”教师:“让我们拿起工具将这粒小小的、黑黑的种子变成一株绿色的植物好吗?”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生活化、趣味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幼儿在持续的实践操作中,感知体验植物从播种、发芽到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了解不同植物的观赏、食育功能?

三、灵活介入指导,促进创造想象

教师要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尊重幼儿的自主行为,引导他们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透过科学现象的本质了解现实世界的多样性?在科学区域活动中融入游戏精神,应突出独立性、自由性和自发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幼儿营造平等、自由的交流环境,注重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利用游戏为幼儿营造实践操作的科学探究环境。教师在游戏化科学区域活动中,要让幼儿感受到理解、尊重、关怀和欣赏,激发幼儿的实践热情,让他们在实践操作中边观察、边动手、边思考,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使其了解现实事物的多样性、多变性和事物变化的状态、原因和规律?

猜你喜欢
游戏精神科学教育区域活动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