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日记”实施策略

2021-10-20 05:33罗琳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日记作业班级

罗琳

问题产生

日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给学生的一项常规性作业。三年级以上的班级每周至少要布置1~2篇日记,旨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但在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些普遍问题:

1.80%以上的学生把这一作业当作一种负担。学生在这一作业的过程中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应付的学生比例占50%以上。

2.目前班级学生较多,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因此,认真批改很难。往往只给予“优”或“良”的等级评定,认真负责的教师也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评价或修改。

3.学生往往不会认真浏览教

师的批改,教师也只是简单地评改,这对学生的激励和指导作用非常有限。

问题思考

1.能否使“日记”成为一项令学生向往的作业?

2.能否改革日记的评价方式,让评价成为激励和指导学生写作的重要手段?

行动设想

1.改变过去以个人为单位孤

立的日记形式,设立一本以班级为单位的互动日记,让它在班级流动起来,每天有一位同学获得日记的“著作权”。

2.为“班级日记”这项作业引入“竞争机制”,使它的完成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成为一种成功的体现。

3.让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评价,使评价在师与生、生与生、家长与学生之间互动起来。

4.使学生在充满责任感与成

就感的积极状态中投入写作,让自评、互评成为提高学生写作、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践操作

一、为“班级日记”征集刊名

每一本著作都有自己得意的书名和蕴含的意义,“班级日记”是全班学生共同的著作,该给它取个什么有意义的题目呢?我把这一“特殊”的任务交给了每一位学生。

一周后,50多篇长短不一,闪烁着智慧之星的征稿齐刷刷地收到桌上,《精品屋》《童年时光》《星星之火》《小脚印》《萌芽》《少年梦》《阶梯》……读着这一个个充满童稚与智慧结晶的刊名,我仿佛看到了学生的热情之火已经燃烧起来。

个个刊名精彩,篇篇立意独到,我们该定哪一个呢?“征名演讲赛”随即拉开了帷幕:学生们有的慷慨陈词,有的娓娓道来……激烈而又紧张的演讲赛,既培养了学生们的口才、文采,又锻炼了大家的胆量。最后以民主投票的形式,大家隆重推选出《小脚印》作为“班级日记”的刊名,版权所有者张容伟在大家羡慕的目光和掌声中获得了第一个撰写“班级日记”的殊荣。

二、为“班级日记”征集封面

插图

为使“班级日记”隆重登场,为了让学生们充分感受这本日记的“神圣”,我又把第二项“光荣而有趣”的使命交给了大家——根据刊名征集封面插图。

几天后,几十款设计陆续交来。展示—介绍—投票—定稿,在这一系列类似申奥的竞争程序中,学生们又一次感受到这本日记的不同寻常。自然,第二位著作人又隆重“诞生”了。

三、师生共同制订“班级日记”要求

在师生的共同合作下,“班级日记”的要求正式出台了:

1.凡在班级各项活动中有突

出表现者,经全班同学推荐均可获得著作权,进步者优先。(注:获著作权者免当天语文作业)

2.日记的内容、题材、篇幅、形式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认真写好,力争对同学有一定启发。

3.誊写前先打好草稿,誊写字迹要工整。

4.写好后请家长对自己的日

记给予评价,填写好目录。

5.爱护“班级日记”,写完后选择评价人进行评议。

四、班级日记的撰写与评价

每天,学生们总会用一双双慧眼发现班级同学的闪光之处;每天,总会有学生荣获“撰稿人”的殊荣。大家争先恐后地在“班级日记”上留下自己的“小脚印”,态度是那么真挚,书写是那么认真,一篇篇作品令人惊讶。

家长们也纷纷给予学生肯定且充满关爱的评价。同学之间的互评是一项自选项目,也是“班级日记”最吸引学生、锻炼学生的精彩之处。有的学生选择同桌评,有的学生选择好友评,有的学生邀请“班级作文能手”评。评价资格的获得,自然成为了一项光荣而充满挑战的工作。评委们也在“班级日记”的传递中各显神通,展开了友好竞争。“看谁评得多,评得准,评得好”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不少学生的评语也俨然成了一篇小作文。更有别具匠心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评语后画上一幅生动、有趣的插图,使自己的评价锦上添花。教师也会荣幸地被邀请到评委行列,此时,教师便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这一契机,以身作则,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感悟评价的方法。此时的教师便由评价的主宰退居为引导者、合作者。

“班级日记”就这样如同一根神奇的接力棒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传递起来。它每天向同学们传递着热诚、关爱,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也传递着写作方法、独到的选材及妙语佳句。它也像一颗火种,悄悄地点燃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和热情。

实施效果

1.“班级日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散文、童话、寓言、科幻等,每一篇作品都闪烁着童心、童趣。

2.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空前高

涨,不少学生为完成好作品往往会花上一两个小时,但仍乐此不疲。

3.学生乐于评价、乐于交流的氛围悄然而生,不少学生主动要求担当班级日记的评价者。他们的评价更让学生津津乐道。有时,同学之间还会为评价的准确与否发生争论。大家在互评中分享快乐,友好竞争,共同成长。

4.家长、教师和学生关爱、友善的评价成为了一种无形的动力,激励、促进着同学们写作水平的提高,他们把这项工作当作是一种快乐的活动。

行动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创造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成为创造者、研究者、探索者,这需要教师做有心人,不断给学生创造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以最大的热情投身到学习中去。

“班级日记”的华丽变身,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新奇的工作。在它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创设了一个个满足学生需求的情境,提供了一个个展示創造的舞台,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日记”的主人,拥有评价、判断、选择的主动权。在这份创造性的工作中,大家不断获得成功和满足,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交流中成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班级日记”的实施过程中,不少学生和家长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班级日记”循环的周期较长,难以满足同学们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需求,建议以小组为单位设立“小组日记”,展开小组之间的竞争。这项提议得到不少班级的响应,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由此可见,学生的潜能是不可低估的,只要教师精心播撒一粒粒种子,它就能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成果。

相信学生,给他们一片蓝天,让他们在成长的历程中自由翱翔。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唐国安纪念学校)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日记作业班级
班级“无课日”
快来写作业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成长日记
作业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