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即创造

2021-10-20 05:33余志君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创造者灵性诗性

余志君

“为什么下雨呢?”

“因为草地渴了啊!”

“因为草地渴了,所以天空下雨。”“因为我想舒服地躺一躺,所以太阳又将草地晒干了。”这样的对话常发生在亲子之间,也可能是儿童的自言自语。似乎每一个小孩子都有过这样的時候,像一个天生的诗人,天生的音乐家,天生的哲学家,小小的生命充满着不可言说的灵性。

这种灵性,是什么呢?

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哲学家维柯,在他的著作《新科学》里提出一个概念——“诗性智慧”。

维柯认为,在人类的最初,处在人类历史前夜的原始野蛮人就像人生之初的婴孩,对各种事物无知却又倍感新奇,他们“没有推理的能力,却浑身是强旺的感觉力和生动的想象力”,这种“强旺的感觉力和生动的想象力”是一种最原始、最本质的智慧。因为能凭想象来创造,他们就叫作“诗人”,“诗人”在希腊文里就是“创造者”。

诗性,是什么?

诗性是“创造”。

诗性智慧,是一种“创造的智慧”。

维柯说,唯有诗人才是真正的创造者。

我们说,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生的诗人。

我们说儿童都是诗人,因为儿童与诗人的共性在于他们同样地富有旺盛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创造性。

我们说儿童都是诗人,并不是强调儿童一定要善用抽象的文字符号来写诗。在此,强调的不是文学的样式,而是在强调儿童与生俱来的诗性,它是儿童生命存在的方式——儿童诗性智慧的本质在于想象与创造。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呵护它,强化它,发展它,让这一宝贵的心智特质陪伴儿童的学习与成长,并去书写他们的美好未来。

作为成年人的师者,应向儿童学习。泰戈尔说:“上帝等待着人在智慧中重新获得童年。” 毕加索说:“为了学会像儿童那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

愿每位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都能够像儿童一般,以诗性的方式重新发现这个世界,在语文的教与学中回归儿童的诗性智慧。■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潮联学校)

猜你喜欢
创造者灵性诗性
卷首语
荷品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装入瓶子里的灵性
新材料作文“保持灵性”写作导引
历史人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做一个“发现者”和“创造者”
在旧道德的废墟上建立新伦理
道不远人楼难弃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