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有料 扎实丰实

2021-10-20 05:33曹靓余志君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竹叶小鸭评析

曹靓 余志君

一、课前玩一玩,激发联想

师:看到“雪”字你会想到什么?

生:(轮流说)打雪仗、堆雪人、滑雪。

师:除了好玩的活动,你还会想到什么?比如颜色、感觉等。

生:白色。

生:很冷。

生:开心。

……

【评析:课前创意联想游戏,打开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曹老师在点评指出思维角度的同时,引导学生多角度联想,让学生思维更有创意与独特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我们一起去看看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做了什么。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自由读课文。老师没有说停就一直读,可以用手势告诉我读了几遍。曹老师会把卡片放到读得特别认真、能坚持到最后的同学桌面上。

(生边读边用手势表示读了几遍,师巡视指导,同时放生字卡片。)

【评析: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反复练读,给了困难学生足够自主练习的时间,也避免了能力强的学生读完后无聊地等待。用手势表示朗读次数,既是一种鼓励,也是简洁有效的了解学情的方式。】

师:同样的3分钟时间,有的同学至少读了2遍,有的还读了6遍。但是也不是说读得越多就越好,因为读得太快,效果不一定特别好,对吧?像我们平时正常说话就好,主要是读正确。

师:(出示课文)雪地里到底来了哪些小画家?你能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吗?

生:雪地里的小画家有小鸡,有小狗,有小鸭,有小马。

师:全部都找出来了,很厉害!你能不能把后面三个“有”字去掉?

生:雪地里的小画家有小鸡、小狗、小鸭、

小马。

师:在小鸭后面那里加一个“和”,就是一句非常完整清楚的话了。请你说“雪地里的小画家有——”

生:雪地里的小画家有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

师:非常好,请坐,表扬他。

生:(齐)你真棒!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一生说)

师:“和”一般用在最后,两个名词连接的时候才用“和”。

【评析: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是低年级教学特别需要重视的。曹老师不仅提要求,还用“有……和”的句式作为支架,帮助学生逐步达成目标。持之以恒,学生的表达能力就能得到不断提升。】

三、以趣促学,游戏识字

1.游戏1:生字在哪里

师:(课件出示生字词)刚才老师把字卡奖给了同学们,我们把它找出来,好不好?“一群”的“群”在哪里?(指导学生站到讲台前面,面向全班站好。)

生:(高举字卡)“一群”的“群”在这里,“群”“群”。

(全班跟读)

师:“竹叶”的“竹”在哪里?翘舌音能不能读好?

生:“竹叶”的“竹”在这里,“竹”“竹”。

(全班跟读)

师:翘舌音读得非常好,“睡着”的“着”在哪里?

生:“睡着”的“着”在这里,“着”“着”。

(全班跟读)

師:“着”是一个——

生:多音字。

师:对,“睡着”“着火”都是它,还有个读音是什么?

生:着(zhe)。

师:(边走边问)曹老师现在正在——

生:走着。

师:(边看边问)正在——

生:看着。

师:(手指向嘴巴问)正在——

生:说着。

......

2.游戏2:小老师

师:(指黑板)哪位同学能把所有的字都认出来,还会组词?

(五位学生举手)

师:有的同学说还有一两个不会。不着

急,我给大家一分钟,你们自己再练习一下。

(生练读,师巡视指导。)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很自信地说“我都会”?

生:我都会。

师:好,小老师谁来当?

生:(齐)我来当!

师:你的声音很响亮,很自信,请你来。你叫什么名字?

生:陈晨。

师:请同学们向“陈老师”问好。

生:陈老师好!

小老师:同学们好!请跟我读。qún群,“一群”的“群”。

(全班跟读)

......

师:小老师当得真好,我们一起谢谢陈老师。

生:谢谢陈老师!

小老师:不用谢!

师:小老师当得特别好,声音很响亮。读得很准确,还多说了好几个自己的词语,很棒!

3.游戏3:生字谁不见

师:来,我们再做个小游戏。看看谁不见了。

(师随机将生字卡片从黑板上拿掉,生回答。)

师:真不错,小朋友们反应好快。

【评析:创设情境,把讲台让给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识字。一让学生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让学生整体认读生字,并在游戏中不断正音。课堂是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学堂”,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

四、熟读理解,尝试创编

师:(出示课本中的三个句子)将生字放到长句子里面,你还会不会读?

生:会!

师:不着急,这是我们这首儿歌中比较长、比较难读的句子,大家先练一练,等会儿来挑战。

(生自由练习,师巡视指导。)

师:(走上前表扬一位学生)我特别喜欢这个男孩子,他刚才读的时候,用了曹老师教的办法,读了三遍,很会学习。第一句谁来读?注意停顿不唱读,请你来。

生: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师:你读得很正确,但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能不能像说话一样读这句话?请你读。

生: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全班齐读)

师:一只小鸭算不算一群?怎样才算一群?

生:很多个。

师:至少有三只以上才能算一群,比较多。我们看后面的两句是一问一答两个句子,谁来挑战?好,请你来。

生: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师:他没有唱读,声音响亮,特别好!不过大家注意看,“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这句话后面是一个什么标点符号?

生:问号。

师:问号的句子语气要往上扬,表示疑问。

(师范读,边读边配合上扬的手势。)

师:来,大家试一试。青蛙为什么没参加?预备起。

(生跟读)

师:(走上前表扬)这个小朋友读得特别可爱,他生怕把青蛙吵醒了,最后一句读得声音很轻。青蛙在这里干什么呢?

生:睡觉、冬眠。

师:像青蛙这一类的动物,为了度过漫长的冬天,会将自己的体温下降,进入昏睡状态,直到第二年的春天才醒来,这就是冬眠。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冬眠?请你说。

生:蝙蝠、蛇、熊都会冬眠。

师:你从哪里知道这些知识的呀?

生:道德与法治课上教的。

师:说明你上课很认真,我们还可以从科普书籍上知道,是吗?好,我们再把这一句话读一读,把疑问语气读好。

生: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

【评析: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必须落实在每节课中,学会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每节课都坚持有针对性地落实一小点,学生的语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曹老师选择生字较多、有特点的长句进行练习,还进一步巩固了生字认读,为读好全文做好了准备。】

(师引导生多种方式熟读课文:分句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等。)

师:我们读了这么多遍,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到底画了什么呢?请你说。

生: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師:他们画了这些,而且特别了不起的是,他们不用颜料——

生:不用笔。

师:几步就成——

生:一幅画。

师:到底怎么画出来的呢?小鸡是怎么画出竹叶的?请你说。

生:用脚踩在雪地上,雪地上就有了竹叶。

师:脚印像——

生:竹叶。

师:所以小鸡画的是——

生:竹叶。

师:你能不能用“因为……所以……”来说?

生: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说小鸡画竹叶。

师:其他小动物是怎么画的?请你也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生:因为小狗的脚印像梅花,所以说小狗画梅花。

生:因为小马的脚印像月牙,所以说它画月牙。

师:她用“它”代替了小马,非常棒!

生:因为小鸭的脚印像枫叶,所以说小鸭画枫叶。

师:是啊。他们的脚印像什么,雪地上就会画什么。(出示小鸭在雪地上的脚印)大家观察一下,小鸭的脚印除了像枫叶,还像什么?

生:手掌。

师:我们可以说小鸭画——

生:手掌。

师:你觉得还像什么?请你说。

生:还像山。

师:我们可以说小鸭画山丘,说完整——

生:小鸭画山丘。

师:是个小诗人哦,你还觉得它像什么?

生:像小鸟。

师:像小鸟?那么小鸭画——

生:小鸟。

师:完整地说。

生:小鸭画小鸟。

师:原来我们觉得这脚印像什么,小鸭就画什么呀!看,当你们展开丰富想象的时候,你就成为一名小诗人了。(出示毛毛虫)瞧,毛毛虫爬过来了,它在画什么呢?

生:毛毛虫画蚂蚁。

师:很好,你说。

生:画小桥。

师:不要紧张,毛毛虫画小桥。很好!它在雪地上这样爬过去,(配合手上动作蜿蜒前行)你看是在画什么呢?请你说。

生:毛毛虫画小蛇。

师:能不能不说动物,换一种事物。弯曲的线条就像一条缓缓流动的——

生:毛毛虫画小河。

师:毛毛虫可能会画很多有趣的事物,我们暂时分享到这里。雪地里还会来很多小画家,他们会画什么呢?你们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做成自己的小诗。

【评析:脚印像什么就是画什么,一年级学生并不容易理解。他们的理解是分两步实现的,先像什么,再画什么。“理解感知”是“拓展创编”的基础,“小鸭的脚印还像什么”“小鸭还会画什么”是桥梁,这个桥梁很巧妙地让学生理解了作者是如何联想的,同时也找到了创编的钥匙,突破了学习的难点。】

五、熟读成诵,指导书写

师:小诗人们,你们能不能把课文背下来?

生:能。

师:有同学很自信,有同学还在迟疑。一分钟自己练习,哪一句话不会就多读几遍。开始!

(生自由读、背,师巡视指导。)

师:很好!会背的同学闭上眼睛边背边想

象,还可以加上动作。如果忘记了,可以睁开眼睛看一下。

(生起立想象背诵,有的带动作背诵。)

师:很棒!下面请观察,怎样把“几”字写漂亮呢?是写得瘦瘦的,还是写得胖胖的?

生:瘦瘦的。

师:有点瘦长,特别是中宫瘦长。有没有关键笔画?有没有正好压在竖中线或者是横中线上的笔画?

生:横折弯钩的钩压在边上的竖中线上。

师:对,这个就是一个关键笔画。同学们观察到了,“几”字稍微瘦长,第一笔是竖撇。小手举起来,跟老师写“几”字,一边书空一边说口诀。

师:要注意,“几”字中宫瘦又长,顿笔先竖轻轻撇,横短折挺弯钩展。

(生书空)

师:请你在书上描两遍写一遍,头正——

生:肩平、臂开、足安。

师:(巡视指导)注意尽量一笔描成,不回笔,争取一个比一个漂亮。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评析:本环节曹老师引导学生经历了 “指导观察—小结规律—教师范写、学生空临—学生练写”这一过程,写字教学扎实到位。在写字教学第二步,运用写字口诀小结写字规律,达到了简洁、高效的效果。】

【总评】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文质优美,难易适度,正好契合所在单元“观察”的主题。本节课,曹老师抓住“趣”和“实”两个关键字,让学生在“趣”中学,在“实”中获,使低年级课堂变得高效、有趣。

一、以趣促学,实现高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曹老师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让枯燥的识字变得生动而富有活力。如玩“在哪里”游戏时,教师将生字卡片作为奖品分发给学生,既有效组织了课堂,同时又通过师生一问一答让学生找出了生字,“教师范读—个别练习—全班齐练”这一过程巧妙实现了全员正音与练习。再如玩小老师游戏时,教师把讲台真正让给小老师,让学生在师生问好中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小老师教学生。这样玩中学,学中玩,愉快又高效。

二、扎实识写,落实高效

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课文中要识写的字逐步增加。曹老师分类突破,把识字教扎实;重视过程,把写字教扎实。

先说把识字教扎实。如果说多形式朗读重现生字、图文结合理解生字、趣味游戏集中识字,这些都是对汉字的整体感知,那么,多管齐下,分类突破,则增强了学生对生字的敏感度,让学生学会了主动探求识字的方法,形成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再说把写字教扎实。曹老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先观察“几”字,从结构到关键笔画;接着用口诀小结书写特点,边说口诀边范写;最后让学生练写、讲评。这样,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总结、练习和评价”的全过程,写字变成了一个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书寫能力,还有“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创编童谣,丰实有效

这首童诗巧妙将四种小动物的足迹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的比喻进行描绘,是学生进行语言创意实践很好的例子。教学中,曹老师先让学生在“理解感知”的基础上引导“拓展创编”。“小鸭的脚印还像什么”“小鸭还会画什么”这两个问题,就像一座桥梁,打通了学生思维的瓶颈,“原来我们觉得这脚印像什么,小鸭就画了什么”,巧妙地让学生理解了作者如何联想,同时也找到了创编的钥匙,突破了学习难点。

学中仿,仿中创,不仅让诗歌优美语言以模块的形式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而且还催生了儿童言语表达的创造力。这样的识字课既充实,又扎实。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香洲区第三小学/广东珠海市香洲区潮联学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竹叶小鸭评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
《竹》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小鸭
竹叶沟怀古
学包圆锥粽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小鸭捕鱼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甲卷试题评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