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美食 念乡情

2021-10-20 05:33陆晓霖余志君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甲骨文菜单识字

陆晓霖 余志君

第一课时

一、揭题探究,感受美食之美

师:今天,我们继续进行识字单元的学习。同学们还记得识字三要素吗?

生:音、形、义。

(师在黑板上贴“音”“形”“义”三个字)

师:我们先来热个身。试着用这三件宝,分析一个字。认识它吗?

(师出示在田字格中的“食”字)

生:这个字是整体认读音节,念

“shí” ,是上下结构,意思有两种:一是吃东西,二是食物。

师:你真了不起,一下說出了这个字的两种意思!你知道“食”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吗?根据汉字的书写规则,大家注意看,“食”上面的人字头最后一笔是捺,所以,下面的“良”字最后一笔要写作点。

(师范写)

师:陆老师看到这个字,也会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不过,在学习《“贝”的故事》的时候,我们知道,学习汉字还可以联想它的甲骨文,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读懂汉字。

(师出示“食”字的甲骨文)

师:大家看像不像一个人张开大嘴,吃着好吃的食物。口水都留下来了呢!“食”字,自古有之,毕竟,民以食为天嘛!如果在“食”字前面加一个字,我就抵挡不住它的诱惑了。你能猜到是什么字吗?

生:“素”字,素食。

师:素食让我变瘦,但不会让我心动。

生:“美”字,美食。

师:哈哈,你真懂我。

(师板书“美”,注意第三横才是最长的。)

师:一份食物,如果它造型美观、色泽鲜亮、芳香扑鼻、味道极佳,人们就称之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师板书:色、香、味)

【评析:中国美食——课题看似简

单,实则学生对“美食”之“美”的含义并不真切了解。借助“美”字换词,理解“食”字的甲骨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自身的含义。】

二、创设情境,认识美食之“名”

师:这个长长的假期,是不是好久都没有出去吃美食了?想去吗?别急,还没到时候,我们可以在家里先把菜单研究好呀。

(师出示菜单)

师:请你借助拼音,把这些美食的名字读准确。

(师指名读)

师:字音都读准确了。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蓝颜色的字是书本上要求我们会读、会认的字;红色的呢,不仅要求会读、会认,还得会写。那这个绿色的字,代表什么呢?谁知道?

生:炸,多音字。可以读“zhá”,还可以读“zhà”。

师:什么时候读“zhá”,什么时候读“zhà”,要据意定音。

生:zhá,油炸。

师:没错,zhá,油炸,就是把东西放在油锅里弄熟。你吃过炸什么东西?

生:炸薯条、炸鸡翅、炸酱。

师:用这样的组词法说zhà。

生:zhà,爆炸,炸弹。表示突然裂开了。

师:真不错。现在老师把菜单上的拼音去掉,你还会读吗?

(生一个一个轮流读)

师:我要是请陪伴这些生字的熟字朋友离开,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生一人读一行)

师:我要是请其他熟字朋友来,和他们组成新的词,你还会读吗?

(生读)

师:这都难不倒你们啊!那我要提高难度了。你能给这些字找熟字朋友组成另外一个词吗?

(师出示:腐、酱、粥)

生:腐竹、腐烂、豆腐。

生:酱汁、酱油。

生:小米粥、白粥。

师:万物归本,大餐之后,一碗白粥,配点儿小菜,胜过一切呢!这里还有一些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师出示:菠、菇、茄 )

生: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生:都是草字头,表示跟植物有关系。

师:你能给它们组词吗?

生:菠菜、香菇、茄子。

【评析:一张菜单,把识字课中的词语囊括其中,通过菜单呈现识字课文,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中学习美食名称,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途径。】

三、授以方法,书写美观之字

师:不简单,读和认基本都过关了。这些生字中,还有一些是要求我们会写的。比如这6个生字。

(师在课件上圈画:鸭、蛋、鸡、茄、肉、饭)

师:我们在分析字形的时候,要用到哪些方法呢?

(师出示:结构、部首、加一加、减一减、猜字谜、形近字比较……)

师:请大家用上这些方法,分析要写的字。(出示)

“肉”

甲骨文、大篆、小篆、东汉碑文

师:猜猜这几个字,哪一个是“肉”?

师:独体字。肉字部。我们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办法来记住它。写的时候注意外框要方正,里面两个人,最后一笔都要写作点。

师:还有几个字,能不能用上宝盒里的方法去分析它们?试试看吧。

(生与同桌交流、分析。然后依照屏幕动态笔画图书写。)

师:写完后大家比一比,看谁贴得认真,写得美观。

(生书写练习、投影、欣赏、点评。)

第二课时

一、链接生活,了解美食烹制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几个生字,还认识了一些美食的名称。这节课,我们继续去发现菜单里的秘密。先看看菜单的左边,再看看右边。看出点儿什么来了吗?

生:左边菜单里,品种多一些;右边品种就只有4个,比较少。

师:你是从数量上看的。

生:左边的菜单色彩更丰富,右边不如左边的品种丰富。

师:你是从菜肴的色泽上看的。听老师把菜单读一遍,看看还能发现什么?

(师读)

生:左边是菜,右边是主食。

师:咱们走进餐馆,一定会先点左边的这些丰盛的菜肴,之后还会来点儿主食,才能满足我们的胃呢。再仔细看,还能看出什么秘密?如果我说,制作美食的方法就藏在菜单里面,你们信吗?

生:“凉拌菠菜”里的“拌”,就是一种制作方法。

(师板贴:制作方法)

师:真棒!还有哪些方法,在书本上圈一圈。

生:拌、烧、烤、煎、煮、爆、炖、蒸、炸、炒。

师:小米粥的制作方法没有说,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煮。

师:没错。“烧烤拌蒸煮,煎炸爆炒炖”这些方法你要是都掌握了,可比彭祖啊、易牙啊、灶君啊、詹王啊,这些厨师的祖师爷还厉害呢!

师:仔细看看这些字,你又能发现什么?

生:“烧、烤、炸、爆、炖”都是火字旁的字,和烧饭有关系。

生:“煎、煮、蒸”都是四点底的字,我觉得和烧饭也有关系。

师:这些食物制作方法,大多数要么有火字旁,要么有四点底,大家觉得都与烧饭有关系。是这样吗?会不会是一种巧合呢?我们来研究研究。先来看看火字旁的字。我来考考大家。

(师出示“烧”和“烤”的甲骨文)

生:我虽然不认识这两个字,但是我能看出来它们都有火字旁。右边部分我看不出来。

生:我猜左边这个字是“烧”,右边这个字有点像“烤”。

生:我觉得右边这个字是“炒”,因为炒完了菜要装盘子,这个字的右边有三个盘子。

师:真不错,这的确是学习甲骨文的好办法,有理有据地猜测。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有理有据地猜一猜。

师:左边这个字,有一个人,拿着树枝,上面叉着两片肉,靠近火源的地方,烤火,加热。所以,这个字是“烤”,“烤肉”的“烤”。

师:右边这个字,它的右半部分是三个陶土的泥胚,捏好泥胚之后放进火里,就烧制成陶器了。后来,演化成了“尧”字。

师:古人经常用到这个“尧”字,我们可以给陶土加上水,就是“浇水”的“浇”;用丝线可以缠绕住它是“绕”;如果有了食物,古人认为,这个地方就非常富“饶”了。

师:这两个字比较难写。老师写给大家看。

(生练习写这两个字,师点评略。)

师:同学们,火字旁的字表示与火有关,“火”加“考”读“烤”,“火”加“尧”读“烧”,像这样一部分表示意思,一部分表示读音的字,叫什么?

生:形声字。

师:看看其他火字旁的字是不是也有这个

特点呢?我们来玩转盘的游戏吧。(出示)

生:火+屯——炖。

……

师:现在我们了解到,火字旁的字的确与火烧东西有关系。那么,四点底的字和制作美食有什么关系呢?

(生看视频)

师:原来,“火”字可以演变成火字旁,可以演变成四点底,都和烧火有关系。“火”字还可以演变成什么形状的偏旁,你知道吗?

生:“火”字底。

师:你能说说,你还吃过哪些美食是用这些方法制作的?

生:烤鸡翅。

生:炒土豆丝。

生:煎饺、炖蘑菇……

【评析:“菜单里可以认识美食的名称,还可以了解美食制作的种种方法。”借助菜单的形式,陆老师引导学生反观自己的生活,将平时忽略的识字途径清晰地展现给学生,再将烹饪方法根据形声字的构造特点进行归类,生活与学习亲密联系,寓教学于生活,这样的识字教学有声有色,趣味盎然。】

二、表达训练,欣赏美食之味

师:光说菜名不是很清楚,能说具体点儿

吗?妍汐,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喜欢的菜好吗?

生:番茄炒鸡蛋刚出锅的时候,闻起来很

香,吃着味道好极了。

师:这样一说,我们更清楚啦。可是我觉得这道菜还是没把我吸引住。听,张心玥小朋友有好办法。

(播放学生录音)

师:听着听着,我都有些垂涎三尺了。大家试着用上张心玥说的办法练习一下,用上这样的句子介绍一种美食。(出示)

(生练习)

生:我介绍的美食是煎饺,香飘十里,看上去油腻腻的,但是吃起来油而不腻,让人唇齿留香。

师:我一定要去见识见识你那香飘十里的

煎饺。

生:我介绍的是东北名菜锅包肉。它外形很好看,金黄金黄的外表里包着一片肉,再配上绿绿的菜叶和橙色的胡萝卜,漂亮极了。锅包肉的香味可以说是芳香四溢,香飘十里。拿起筷子夹一块,放进口里,又酥又脆,酸甜可口。听了我的介绍,你有没有垂涎三尺呢?

师:这样的描绘让我早就垂涎三尺啦。今后大家吃到什么美味,就这么去说一说,给同学介绍介绍,让咱们班的同学都能一饱口福,好不好?

生:好!

【评析:统编本教材在二年级提出了正式进行书面表达训练的要求。因此,结合学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口语表达训练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作为表达训练要素是很巧妙的安排,能够降低学生的表达难度,激发他们的表达愿望。】

三、拓展延伸,感悟美食之情

师:陆老师介绍美食的时候,有的时候会用这样的办法。(出示)

香煎豆腐   上海菜   成功的秘訣在火候

红烧茄子   山东菜   清热解暑最相宜

水煮鱼      四川菜   食材新鲜很重要

葱爆羊肉   北京菜   山羊绵羊味儿不同

小鸡炖蘑菇  东北顶有名  荤素菇  营养全

北京烤鸭名气大   填上的鸭子   吊炉烤

南京也把烤鸭做   皇帝的菜肴百姓笑

师:你发现我介绍美食的方法和你们的有什么不同吗?

生:老师左边说的是菜肴,中间说的是地

方,右边的是……

师:是不是特点?

师:其实,很多时候,人们说想念一种美食,不一定是一种美食,他很可能是在想念一个地方,而那个地方往往就是他的家乡。看着老师写的这首歌谣,你能猜出老师的家乡是哪里吗?

师:老师的家乡在南京。南京有一道名菜,叫烤鸭。其实,我觉得烤鸭油腻腻的,我并不爱吃。可是为什么一想到家乡,我还是会想到烤鸭呢?因为,在我的家乡,烤鸭的来历有个传说。我们都知道,北京烤鸭名气很大,可它最早诞生在南京,是朱皇帝发明出来的,给老百姓吃的,流传到北京后,就成了达官贵人吃的了。这一点,让南京老百姓挺自豪。于是,烤鸭在南京也是名气很大呢。老师想念的,不再仅仅是想念那个味道,更想念的是家乡啊。

师:一个地方,因为它独有的气候,独有的地理环境,独有的人文历史,才会产生独有的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中国的八大菜系就是这么产生的,代表着八个不同的地方。

师:人们热爱美食,也许,是感官需要;也许,是离乡万里的游子对家乡的想念;也许,是热爱生命的人在寻求美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许,是对我们的神州大地、礼仪之邦的崇高致敬!等你们慢慢长大了,读的书越来越多的时候,有一天你会发现,“食”这个字,不简简单单表示“吃”的意思。一部中华饮食史,可能就是一部中华文化史啊!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热热闹闹聊了这么多菜,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菜,你想用什么词?

生:各具特色。

生:各种各样。

师:只有在中国,你才会遇到这样的美食。将来无论你走到哪儿,你一定会想念“中国美食”这四个字的。

【总评】

《中国美食》是统编本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的内容。从课题可见,它不仅担负着识字任务,也承载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学生进行情感奠基的重要使命。

陆晓霖老师这一课识字,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规律识字的训练,利用甲骨文的形象性、形声字的规律性等汉字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识字。另外,陆老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积累词语、扩大词汇,提供支架、口语表达,链接生活、文化熏陶。这些也都是有效利用识字课进行教学的好方法,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积极途径。识字课尾声,陆老师饱含深情地介绍了美食背后的浓浓乡情,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将爱我中华的民族精神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在学生幼小的心头播下了爱国的种子。

对本次教学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字理识字的方法还须慎用,甲骨文的提供可以减少,应增加写字练习时间。指导说家乡美食,可以从本地美食出发,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文字學习进行更紧密的联系,从而升华对家乡美食和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香山学校/广东珠海市香洲区潮联学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甲骨文菜单识字
甲骨文文化展开展
不用代码 制作级联菜单幻灯片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本月菜单
识字谜语
图说汉字
图说汉字
幻灯片级联菜单简单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