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头”助推系统式群文阅读

2021-10-21 13:42施小明
启迪·中 2021年6期
关键词:笔头群文阅读

施小明

摘要:在系统式群文阅读中,借助“笔头”的功能,即进行批注式阅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推动与文本的深入交流,进而引发学生间的互动,有助于对文章的全视角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批注;系统式阅读;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相对于单篇课文阅读而提出的,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方式将数篇(通常是三至五篇),具有相同主题,不同文体形式的文章,让学生进行系统式阅读,即通过整体把握全视角去理解文章,领悟主题。在系统式群文阅读中,借助“笔头”的功能,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思,边批注,即发挥批注式阅读的功能。学生借助“笔头”功能,可以有效地激发阅读的主动性,推动与文本的深入交流,进而引发学生间的互动,有助于对文章的全视角理解和把握。本文以统编教材七下第二单元“家国情怀”主题的文章为例,谈谈怎样以“笔头”助推系统试群文阅读。

一、在结构精巧处落笔,助推文章脉络把握

具有共同主题的文章,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体裁在文章结构上往往存在巨大差异。作者的特色常常表现在文章结构的独具匠心上,根据具体材料进行精巧构思,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常常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统编教材七下第二单元,由四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构成,第一篇是颂歌《黄河颂》,属于抒情诗的一种,是主要表达贊美之情的诗作;第二篇是记叙文《老山界》,这是初中学生最熟悉的文体;第三篇是散文《土地的誓言》;第四篇是乐府,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诗歌。这四篇不同体裁的作品表达了“家国情怀”的共同主题。从结构特点来看,四篇课文各自的特色都非常明显。如,《黄河颂》作为一种抒情浓厚赞美诗,其结构显得十分自然和谐。其整体结构由序曲、主体和尾声三个部分组成。在系统式阅读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围绕文章结构进行归纳式批注。如,在第一部分的空白处写下归纳后的如下文字:“这是序曲部分,直接点明了‘黄河颂’的主题——黄河的英雄气魄和民族精神。”这样的批注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围绕主题深入思考。

在文章结构布局中,有的文章具有一以贯注的线索,文章结构之严谨一目了然。在阅读中我们让学生找出这根贯穿全文的主线,然后进行旁注,如《老山界》,全篇以记叙的形式,紧扣“翻山”,且按照时间顺序叙事,先写决定翻山,再写翻山的经过,最后写翻山以后得出的结论。让学生在旁注中注明各个环节的叙事要点,并注明其出关键词。

但是有的文章主线并不明显,没有用一根线贯穿到底,但我们仍然可以找到贯穿的主题。阅读这样的课文,就要重点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并围绕结构脉络进行批注。如《土地是誓言》,从内容上看,“誓言”一词贯穿了全文,但学生越读越感觉到贯穿整篇文章的其实一种强烈的情感,也就是作者对故土的强烈眷恋之情及爱国深情。因此,指导学生进行系统式阅读批注的时候,也要把这种情感贯穿于整个批注阅读的过程之中,使其文章结构脉络更加明朗。

二、在修辞精妙处落笔,助推品味语言运用之妙

课标中对于阅读的要求明确指出,要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而课文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大多是通过精妙的修辞方式来表现的。特别是文学作品,其精美的语句离不开精妙的修辞。我们让学生在系统试阅读中重点选择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揣摩品味,十有八九会涉及修辞方式。把握不同文本的不同写作风格,特别需要关注其修辞特色。学生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精妙的修辞可以让文章更加出彩,很多学生会主动针对精妙的修辞进行重点批注。但多数同学只会把自己认为精妙的修辞画上波浪线等记号,或者摘抄下来,却很少进行点评式批注。在群文系统式阅读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找到或者摘抄这些优美的语句,而是要重点进行赏析式批注。要引导学生善于借助语言特色去解剖文章的写作特色。

《黄河颂》最大的写作特色就是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诗歌开篇就用呼告的修辞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引出自己要赞美的颂歌;在第二节中“劈成南北两面”,以“劈成”拟人,写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通过“啊!黄河!”的反复修辞手法,营造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等比喻增加了诗句的形象生动。在指导学生阅读《黄河颂》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相关的修辞句子旁边进行批注,写下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等内容。

再如《土地的誓言》一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就是修辞上的反复呼告和排比造势。反复呼告这一修辞手法,常常是因为情感爆发难以抑制,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描写的对象,拟人化为情感倾诉的对象,一吐为快。作者把“土地”当作“母亲”,将自己对“母亲”的赞美和怀念,将自己满腔的忧伤和愤怒,一股脑儿地向“母亲”倾诉。可以指导学生抓住反复呼告的这一特点进行批注。在比喻造势上,《土地的誓言》一文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文章运用大量的排比句,形成连贯的,不断增强的气势。让学生把这些排比句从课文中找出来,进行重点赏析批注,以助推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波澜与节奏,从而促进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三、在感同身受处落笔,助推体验情感之美

文章之妙,妙在情感。在这四篇课文组成的群文阅读中,每篇课文都有着强烈的情感作为支撑。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文章中情感的体验是通过与文本的交流而获得的。文章中的情感,不代表学生体验获得的情感,我们应该利用批注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时记录自己即时体验的情感。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控,助推学生进一步体验情感之美,又能催生学生的智慧,引发学生更多角度和更加深入地思考,同时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参与小组讨论提供思想与情感基础。从长远的目标来看,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极为有益。如在《土地的誓言》中,出现大量铺陈罗列的景物组成的叠印的具有画面感的词句,这些词句所饱含的思想情感学生往往难以真切地感受和体验。我们在此可以让学生进行点评式批注。如,作者在描写关东原野的时候有如下词句:“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你认为这些句子对主题的表达有没有作用?作者不惜笔墨地这样铺陈罗列表达了什么意图和思想情感?学生读到类似的句子,就会根据老师的提示,自觉地停留下来进行思考,然后把思考的结果以批注的方式记录下来,有助于增强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

四、在心有疑难处落笔,助推问题探究思考

学贵有疑,阅读中产生疑问不仅是很自然的,也是很有价值的。只要学生带着思考去阅读文章,就会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要急于求解,而是先将疑问进行标注。这样既能防止打乱整篇文章的阅读节奏,又可以避免遗忘。很多学生在阅读后参与小组讨论交流时,能够提出较多的且高质量的问题,这多半是他能够把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及时地记录了下来。在心有疑难处落笔,不仅单纯地记下问题,而且要记下当时发现问题的思路,以及为什么对这一问题产生质疑的具体情况,以便在小组讨论时能够依据当时的思路和想法作出条理更清晰的阐述。质疑作为一种思维探索的过程,其本身不存在对与错,质疑的价值在于它是一切探索活动的起点,质疑能力是各个学科都必须重视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

我们可以在学生阅读前,精心设计几个具有引领性的主问题,让学生沿着问题导向的思路去阅读文章。如这篇文章的文体特征是什么?贯穿了什么思想主题?有哪些写作特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可以有选择地重点关注某些内容,在相应的地方标注个人的疑问点。如,指导学生阅读《黄河颂》,可以先给学生设计一个指导性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的诗句说说你所感受和体验的黄河的气势和精神是怎样的?在这一主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许多具体的问题。如,为什么说黃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对“民族的屏障”一词又怎么理解?又如在阅读中注意到了诗歌中的关键词:“颂”、“望”等,学生提出问题:“颂”、“望”这些关键词在诗句中起到什么作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把这些问题标注在文章旁边,并写出自己初步想法,以便带着问题参与与小组探讨交流,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在系统式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动口,还必须动笔,动脑,通过批注有形地展示学生阅读中的思维过程。借助“笔头”不仅可以助推群文阅读,提升阅读本身的质量,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为课堂的后续环节奠定基础,更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范茜.对初中语文教材分析得再思考——以《黄河颂》文本解读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14).

[2]贾龙弟.警惕散文教学千人一面倾向——以《土地的誓言》为例[J].语文建设,2015(25):30-33.

猜你喜欢
笔头群文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笔头和笔帽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你会写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