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有效路径

2021-10-22 13:37张娜袁东升
魅力中国 2021年30期
关键词:医学类医学生育人

张娜 袁东升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于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度重视。2017 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首次正式明确提出将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十大重要的心理育人培训工作内容体系。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高校开展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培养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2018 年7 月,教育部党组正式批准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从立德树人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及其优秀接班人的两个角度,就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心理育人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工作原则、主要目标任务、工作保障等重点问题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高校下一步的教育工作发展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1]。

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根本目标和归宿在于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医学生的专业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职业具有更强的社会定向性。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到社会上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2]。作为医生不仅在技术上需要过硬的技术,同时也需要具备一个足够强的心理素质,才可以始终确保具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因此,医学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和贯彻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和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坚持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在“大思政”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内的各门课程的协同作用,才能够保证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

一、医学类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现状

构建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体系,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态,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健全与心理素质的发展,为以后学习和工作中都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但是,由于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状况不佳,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医学类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够,心理育人衔接不到位

高校进行心理教育工作的宗旨是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增强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这就需要在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时要密切地关注到促进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整个过程,重视大学生成长阶段中的心理变化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分年级、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目前,众多医学类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学制特点,在三年的时间里既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参加业务实习实践,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更多的侧重于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践锻炼的课程,对育人课程的设置相对偏少。许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也只在大一年级时开设,大二、大三学生则没有相关课程的开设,使他们缺少对此课程的学习,这就造成许多心理健康教育对大二、大三的学生不具有针对性,没有办法解决大二、大三学生遇到的实际性心理问题,无法涉及到学生成长、生活、学习、职业等多个方面,更不能达到育人的效果。

(二)心理育人队伍合力不凸显

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心理育人中的师资力量普遍偏低,缺乏足够的心理学专任教师,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设置。目前,班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工作者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队伍重要组成部分。而这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成员并非是心理学专业的出身,或者没有接受过心理学类相关专业的训练,无法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心理辅导,也无法科学合理地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而且其中兼职教师居多,很少有时间能全身心投入到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工作,制约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运转,成效甚微。还有部分成员虽然是心理学专业出身,或接受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但由于学校的课程设置等因素,不能发挥出心理育人的功效。

(三)医学教育管理模式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的弊端

医学教育的成败关乎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生存与永久发展,医学具有极强的技术性与操作性,因而在培养高等医学人才过程中过度重视医学理论、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塑造,使得高等医学专业学生成为了治疗疾病的机器而忽视了自身以及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重技术而轻人文的医学教育模式成为影响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二、开展心理育人的实践途径

(一)完善心理育人保障措施

高校应高度重视心理育人,可尝试建立“心理育人领导小组——学生处——院系——班级——宿舍”五级管理网络[3]。心理育人领导小组作为第一级网络,定期举办召开座谈会,讨论、分析和研判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学生处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作为二级网络,通过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培训,建立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性的向医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应该同其校医院、附属院所和医疗机构组成合作体,加强交流沟通,为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和家长们提供帮助。各部系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组成三级网络,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医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试方法;每个班配备一名心理委员组成四级网络,他们在学生中起宣传与骨干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向中心反馈,每个宿舍设立一名宿舍信息员组成五极网络,负责察觉舍友突发及异常情况,及时与教师联系,以尽快地获得专业的帮助,及时辅导或治疗。这些力量与辅导中心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和诊治心理严重困扰的学生。

(二)建设针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与人力保障。心理健康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变迁都有着紧密的相互关联,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们就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新理论知识,了解不断发展社会和现实,才能真正认识和了解医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或困惑。其次还应该还要注重最大化的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的积极作用。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仅仅要重视教学,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密切与高职学生保持联络,增强交流,通过开展定期的心理主题班会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三)实施阶段育人模式

坚持全过程育人,推进高校心理育人的有效衔接。在医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需要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保持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1.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教育应侧重于环境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大学生刚进入校园对环境的不适应很容易产生挫败情绪。同时,人际交往也更加宽泛与深刻,角色也呈现出多样性。新型的人际关系是医学生们所面临的第一道问题。既包括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了解,也包括同学们与老师及宿舍里的同伴之间相处。由此,要针对以上各种心理问题,鼓励大学生发挥其能动性,积极地适应,主动地协调,以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状态去适应新环境和社会之间的新关系。此外,大学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都有别于高中,医学专业的课程较多,需要记忆的知识内容明显增多,所以要引导学生增强学习动力,确立学习目标。在目标的确定中应该注意使个人目标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把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其次,要培养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大学生要善于发现激发自己兴趣的事情、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针对不同的科目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合理规划时间。

2.中年级医学生在进行心理课程教育时,要更加注重对于爱情与性方面相关知识的指导与教育,强调不良情绪的疏导。经过一年多的大学生活,有部分学生开始逐步地产生与其他异性人际交往的欲望,但由于其性生理的成熟和同时间性心理不够成熟的矛盾,加上当前我们对学生性基础知识的教育还很滞后,由恋爱所导致的问题也就容易引发。因而有必要针对他们所产生的性和爱情困惑以及因其性行为而造成的后果,进行重点教育和指导。若不能及时地处理良好此类问题,一部分的学生将会被此负面情绪所困扰,甚至影响到学业。因此还有必要强调情绪管理教育和不良情绪疏导。引导学生合理看待不良情绪的产生,学会积极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且掌握一些常用的调整策略。

3.在高年级学生的心理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强调对就业方面的指导。近年来,我国医学生的就业率呈现了逐年偏低的趋势,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首先,引导医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估的良好心态,确立合理的选择目标。其次,加强对于学生的挫败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忍耐能力。再次,培训学生必须进行角色的转变及对医风、健康道德的教育。除此之外,还需要我们在对生活的适应上,引导他们从根本上树立起对生活的认同感;在做事上,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质、热爱自己的工作,同时要有以患者为中心的敬业精神;在个性化发展上,培养了乐观的精神[4];在促进社会化发展方面,做好了求职前的准备工作。

(四)深挖心理育人内涵,加强多学科课程育人

高度重视《医学心理学》专业课程建设,“医学心理学”课程作为现代医学与社会心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承担着培养医学生人文心理素养、传播人文精神、促进“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思维模式的建立和完善等重要任务[5],为促进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价值观的逐步树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把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医学院校必须紧紧抓住医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征,将课程建设紧密融入实践。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启发大学生的觉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并且在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中更加有选择性地运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法来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培养学生自我适应的能力[6],在集体教育、榜样教育等多种教育手段的支持和帮助下,使大学生心理品质得到质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医学类医学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疗体育功能在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医学类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探析
——以莆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例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