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阐释与对外汉字教学

2021-10-22 13:37王颖超白花丽
魅力中国 2021年30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学习者汉语

王颖超 白花丽

(滨州学院人文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各国都掀起了一股“汉语热”,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分支——对外汉字教学,也相应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它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不少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为汉字难学、难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部分学习者学习汉语仅仅是为了满足日常的交际需求,他们并不会研究汉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且由于汉字形体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象征性、表意性等特点,对于中国文化薄弱的学习者而言,存在学习难度,故而汉字文化往往成为被学习者忽视的对象。二是目前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很多教学方法,往往是依据国内的汉字教学方法而来的。许多的对外汉语教师,在实际的汉字教学过程中,一般会按照大纲的要求从拼音、整字、字义的顺序展开简单讲解。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但是却忽视了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学习者的基础。汉语作为中国人的母语,中国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有一定的语感,这对学习汉字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而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来说,他们往往认为汉字难认、难记、难写。因此导致教师进行对外汉字教学时效率低下,学习者的反馈平淡。

赵诚先生在《汉字文化探索》中对汉字文化论述道,“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而汉文化又包括各种类型的文化。因此,汉字与汉文化的各种类型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多种形式的关联”[1],阐明了汉字与汉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大体可以发现,汉字文化指的是以汉字为基础而产生的诸多文化现象。汉字文化在汉语课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借助汉字文化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掌握汉语是一项关键内容,本文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

一、融入汉字文化,构建魅力汉语课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我们的生活与生产实践,而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工具,汉字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来说,是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将汉字文化融入对外汉字教学可以更有效地使中华文化走进国际视野。汉字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学习者学习汉民族传统文化、体味古人文学作品和感受民族共通情感等多个方面。

(一)是学习汉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汉字的字义一般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仁”是指善良的品行,《说文解字》中解释到“仁,亲也。从人从二,忎,古文仁,从千、心”,从《说文解字》的注解中得知,仁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等等,如果用善良的品行处理好了这些关系,那么社会自然就和谐有序了。讲解“仁”时要注意把它背后所代表的含义讲清楚,才能让学习者感悟到“仁”字所代表的中国文化。

再比如说“男”这个字,不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社会交际中都是常用字,蕴含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道:“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男”作为会意字,生动形象地将中国古代男人下力耕耘的农耕文明表达了出来,这对于学习者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再如“红”这个字,中国人自古以来偏爱“红”。《诗经》中记载道“彤弓昭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既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其中描绘了一幅周天子宴请诸侯的画面。“彤弓”就是漆成红色的弓箭,周天子以彤弓赏赐诸侯,可见红色在周朝是一种尊贵的颜色。除此之外,中国人对于红色的青睐也可以从春节中看出来。在春节时,中国人喜欢着红衣拜年,并且所贴的春联也是红色的,中国人对“红”文化有着特殊的民族感情。

汉字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因此,在学习汉字过程中,汉字文化是学习者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是体味古人文学作品的必经之路

汉字是我们与古人对话的工具,学习汉字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古人的思想与情感。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所涉及到的中华文化包含多个方面,比如历史制度、唐诗宋词、礼仪文化等,这些内容有利于学习者感悟中华文化[3]。而要想学习古代的文学作品,首先要了解汉字文化。如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关的“封”字,指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左传》有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说将土地分封给有血统或者婚姻关系的人,来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说文解字》解释“封,府容切,爵諸矦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守其制度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在涉猎到《古文观止》这部著作时,里面出现了大量的由“分封制”引申而来的意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劝诫秦穆公的“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中的“封”指的是边疆、疆域。此外,还有“封为武安君”、“封万户侯”、“封禄之粟”中的“封”,都与“分封制”有关系。在这个基础之上,学习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度”等历史制度。因此,借助汉字文化,学习古人的文学作品,能够帮助学习者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

(三)是感受民族共通情感的重要依据

在历史上,汉字曾被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多个国家,并经过加工变为这些国家的官方书面语,从而对这些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形成了汉字文化圈。法国汉学家汪德迈这样评价汉字文化圈,“所谓汉文化圈,实际就是汉字的区域。汉文化圈的同一即‘汉字’的同一。”[4]因此,来自汉字文化圈的各国学习者和汉民族对汉字有着共通的情感。

二、借助汉字文化,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具有表意性的特点,它可以直接用符号来表示语义。此外,由于汉字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呈线性排列,而是在一个方块内笔画交错纵横,所以汉字的形体呈现出复杂的表象,由此也说明它的辨义性比较强。而习惯于表音文字的学习者认为学习汉字有很大的难度,在学习过程中会忽略汉字文化,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有效借助汉字文化,利用它辩义性强的特点,将汉字背后的文化知识融入进识字教学中去,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树立汉字文化教学观的必要性

何九盈在《汉字文化学》中曾论述过汉字文化学的任务,即“汉字文化学是一门以汉字为核心多边缘交叉学科。二是探讨文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就是从汉字入手研究中国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汉字”[5],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教师尤其应树立起“汉字入手研究中国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汉字”的汉字文化教学观。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汉字起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以汉字作为汉字教学的切入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好中华民族文化。因此,对外教师树立汉字文化教学观是十分有必要的一件事。

(二)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

在对外汉字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借用汉字文化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汉字的字形、语音、字义都与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进行对外汉字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汉字的形、音、义三个方面进行识字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汉字形体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汉字的形状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比如汉字的结构,在今天,我们可以将汉字结构分为“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等等,教师按照结构进行授课,降低了学习者学习汉字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汉语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由于平、升、曲、降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但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语音没有声调的变化,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习者学习汉语语音的难度。特别是在学习一音多字和一字多音现象时,容易产生混淆,在书写或使用汉字过程中难免会出错。但语音部分是学习汉字的重要环节,中国人所爱好的“谐音”文化就体现了中华文化与汉字之间的联系,如“吉祥如意”中的“祥”,与“象”同音,所以许多店铺的门口会安放两只大象的石塑,以取“吉祥如意”之义。由此可见,教师应把握汉字文化中的语音部分与中华文化的深层联系,以提高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

汉字的字义相比于字形和语音来说变化比较稳定,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把握字义随着时代的变化来把握古代习俗与现代习俗的异同。比如“拜”,是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拜”作为礼节一直沿用至今,在今天中国人表示感谢时也会行拜礼。因此,通过学习汉字的字义,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习者机械地将汉字作为图画来学习和临摹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汉字教学的效率。

三、浸润汉字文化,扩宽汉字教学方法

(一)汉字的形、音、义的内涵与书写

汉字是形、音、义的集合,认识汉字的过程就是建立起形、音、义三者之间联系的过程[6],而表意文字的形、音、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如表音文字的形与音之间的对应关系那样明显,所以对母语为表音文字的学习者来说,学习汉字较困难。本部分将综合汉字的形、音、义探讨教学方法。

首先,重视汉字形、音、义的直观体验。“六书”指的是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它体现了汉字构字的理据意义,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六书”的理论,直观体现形、音、义之间的关系。如“鱼”这个字,对照它的象形文字,我们发现这是由鱼头、鱼身、鱼尾演变而来的,将“鱼”字拆分成三部分,有助于学习者识记与书写。

其次,要培养学习者的对汉字书写的感觉。汉字的创造过程中具象思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汉字具有表意性特征。而书法恰恰是感受其表意性特征方法之一,通过引导学习者临摹,切身感受汉字笔画的遒劲,不但创新了对外汉字教学模式,而且可以使得学习者感悟中国人的性格。因此,阐释汉字文化的内涵,对学习者了解、认识中华文化大有裨益。

(二)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文化释义技巧探讨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幅员辽阔,方言丰富,因为汉字具有超时空性的特点,我们才得以阅读几千年之前的文字。因此在对外汉字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意讲授汉字的由来,阐明汉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首先,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将汉字文化融入对外汉字教学。比如“鸟”,教师可以制作“鸟”字的动画课件,先出现鸟的图片,再出现鸟的简笔画,再逐个点击鸟的头部、翅膀、爪子等,使它们变成相应的笔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能够给予学习者情景式的体验,就更有利于学习者了解汉字的构成,提高学习热情。

其次,应注意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加学习者对汉字文化的感受力。教师可以依托汉字文化,加入猜字谜、词语接龙、汉字的加减笔画等活动,增加汉字文化活力。例如,“木”中间加一横变为“本”,把“本”的外部加个框变为“困”;再如,通过找“妈、奶、姑、嫂、姨”等汉字共同的偏旁来获得对“女”的认知。这些教学手段不但使得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而且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学习汉字的新思路。

汉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唯有生动诠释汉字内涵,才能使学习者掌握中华民族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教师将汉字文化融入到对外汉字的教学中,不仅可以克服学习者对于汉字学习的畏难心理,而且也能极大地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学习者汉语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学汉语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