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高校大班教学中的应用
——以安徽省精品线下开放课程“药物分析”和“药剂学”为例

2021-10-27 00:51鄢海燕邹纯才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药物分析药剂学分组讨论

鄢海燕,邹纯才

源自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环节.课上环节是翻转课堂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课前学习内容的交流讨论等,以此分析、解决所学章节中的疑难问题.但这种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我国高校大课堂的教学.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是将原翻转课堂的课堂交流讨论提前到课前小组进行,而在课堂上由学生代表汇报交流讨论的难点、问题和心得体会,使得翻转课堂能够在高校大课堂上有效地实施.

1 翻转课堂与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也称颠倒课堂(Inverted Classroom),是指对传统授课方式的翻转或颠倒,即通过调整学生的课前、课上及课后时间,实现知识获取的主动权由教师传授向学生自主学习转换.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始于美国,由MaureenLage等人提出并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使用推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教学法逐渐在美国流行起来并引起争论.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环节,相互衔接,密不可分[1].课上环节更是翻转课堂教学法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交流、讨论、辩论等是课上的主要形式,以此解决疑难问题,分析解决所学章节的重点难点.这种课堂上的交流、讨论和辩论等形式一般适合于班级人数较少的情况.因此,翻转课堂一般适用于小班教学,人数通常不超过30人,较难在我国高校课堂大教学班如60人、90人、120人或150人的教学课堂中开展.翻转课堂具有教学信息清晰明确、学习流程重构、复习检测方便快捷等特点[2].如何将这种教学方式和我国高校大班教学课堂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应是需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是对翻转课堂教学的革新,将原翻转课堂的课堂交流讨论提前到课前小组进行,在课堂上由学生代表汇报课前交流讨论的难点、问题,由此使得翻转课堂能够在高校大课堂上有效地实施.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见图1.

图1 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分组:以150人分15组计,每组10人,设组长、副组长、组员.实行组长负责制,设立小组交流、讨论平台.

组内交流:根据学习任务(按学时计),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学习,进行组内交流、讨论、辩论等,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标记本学时的疑点,提出问题.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参与组间交流、讨论.

组间交流:由各小组推荐的代表组成组间交流组,汇总、交流、讨论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并进行组内反馈.

汇报:从15组的代表中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本学时的课堂汇报.

结合安徽省精品线下开放课程“药物分析”“药剂学”的实施,本研究提出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并在“药物分析”和“药剂学”大教学班(150人)中进行了实验与应用.

2 开展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推动教学模式转变,调动学生自学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长期以来,受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影响,学生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而教师为完成教学进度及知识量的传播,会出现满堂灌的“灌输式”教学,学生自学的主动性与能动性降低,主动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受到限制和约束[3].这种被动学习状态必将影响学习效果.由于学生缺少课前预习,课堂上思考问题的时间也减少,影响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问题的分析、解决主要依赖于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渐行渐远,形成了“填鸭式”教学,必将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学生是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主体之一.《荀子·正名》:“故,知者论道而已矣.”唐·王维《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这些都指出了讨论阐明道理的重要性.“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课堂参与的能力是保证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4],通过课前分组讨论解决翻转课堂较难实现在高校大课堂上教学的不足.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课前查找资料、讨论等在组内进行,为学生学习档案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性与现实性,可真实地记录学生全新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可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以培养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2.2 转变教师角色,实施有效监督,确保课前分组讨论的落实

相比传统课堂,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者、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翻转课堂中的作用与角色更加重要,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水平对翻转课堂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影响翻转课堂质量的关键因素[5−6].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交流、讨论、辩论等是翻转课堂的主要形式,但这种交流探讨形式在高校大课堂上开展是不现实的.为此,采用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将学生按平均10人左右一组划分,一个大班可划分成数组,分别采用多种方式开展课前学习讨论.课前分组讨论是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基础与关键,因此要确保有效落实.教师可通过网上平台检查学生个人发帖数和小组发帖总数,检查各组组员参与度.线下检查学习笔记记录情况,实现学生课前分组讨论情况的有效监督与考核,保障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实施.

3 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药物分析”及“药剂学”大教学班中的应用

3.1 视频资源和平台数据[7]

“药物分析”主要依托中国药科大学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平台(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89456162.html),共有15个模块、65节课,每节课视频时间从3分钟到25分钟不等,总计视频时间约为538分钟.“药剂学”主要依托苏州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平台(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SUDA−1207216803),共有22节,由14位老师授课,有3次开课时间,每次16周,每周3~5学时,学生可选择立即参加或在已开设的课程中选择自学.授课过程优化了教学内容安排,并利用苏州大学药学院产学研平台优势,邀请到苏州生物纳米园的企业专家为学生授课,极大丰富了课程内容.线上学习数据主要是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各种课程相关资源数据.线下互动数据主要利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记录教学过程中互动教学数据,包括小组签到、课堂签到以及交流讨论等环节.

3.2 分组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药物分析”及“药剂学”大教学班中的实施方法

3.2.1 授课班级的选择

“药物分析”:2017级药学一班(1~5教学班)(145人,传统教学法)和2017级药学二班(142人,6~10教学班)(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授课时间为2019—2020第一学期,授课教师为邹纯才教授.这两个班的“分析化学”课(“药物分析”的专业基础课,2018—2019第二学期授课),药学一班较药学二班平均分高2.8分,标准偏差均为16.9,二者间经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无统计学意义.“药剂学”:2018级药学一班(1~5教学班)(151人,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和2018级药学二班(149人,传统教学法),授课时间为2020—2021第一学期,授课教师为鄢海燕教授.

3.2.2 教学内容

以《药物分析》(第8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为教材,以第1章至第4章共计15学时为实验章节.以《药剂学》(第8版,方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为教材,以第8章至第11章共计18学时为验证章节.

3.2.3 教学方式

利用“药物分析”“药剂学”在线开放课程,同时将《药物分析》《药剂学》教材(第8版)PDF版、《药物分析学习指导》《药剂学学习指导》PDF版等学习资料和教学视频资源通过雨课堂、教学QQ群于不迟于授课前一个月分享给学生,并召开“线下学习部署会议”“分组讨论工作会议”“汇报人工作会议”,做好学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2.4 课程评价

授课结束后对传统教学法和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3.3 结果

3.3.1 学生参与度高,解决了在大课堂难以有效开展翻转课堂的问题

对拟采用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的信息在信息平台发布后,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2017级药学二班(6~10班)142人、2018级药学一班(1~5班)151人全部参与了翻转课堂教学,参与度100%.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进行了分组,并确定了组长、副组长和组员,明确了责任和分工.通过分组,实现了组内、组间交流及学生代表汇报的目标,解决了翻转课堂难以在大课堂有效开展的难题.课前线上学习笔记提交率100%,省级精品线下开放课程(即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考核参与率100%.

3.3.2 学生学习效果

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授课结束后,分别于2019年10月9日和2020年11月6日对2017级药学一班、二班和2018级药学一班、二班按期末考试相同的要求进行了“药物分析”和“药剂学”测试.阅卷工作由非任课教师按评分标准批阅,同一题采用同一阅卷人.结果发现,“药物分析”考试中,2017级药学二班(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平均成绩为72.8±12.1(n=142),2017级药学一班(传统教学 法)的 平 均 成 绩 为67.5±12.1(n=145),经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药剂学”考试中,2018级药学一班(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平均成绩为74.0±8.4(n=151),2018级药学二班(传统教学法)的平均成绩为68.6±10.5(n=149),经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

4 讨论

4.1 传统教学方式与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差距的分析

2017级药学一班、二班“药物分析”考试的分值差异主要体现在多选题上.2017级药学二班的多选题平均分为18.1±6.5,2017级药学一班的多选题平均分为12.6±5.5.多选题的答案看似相近,较易选错,多选、少选都不得分.因此,若知识点掌握不扎实、不牢固,多选题很易失分.究其原因,一是课前准备不充分.与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班相比,传统教学班的同学课前预习情况不理想.课题组于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对2017级药学专业1~5班合计144人就有关“药物分析”第1~4章15个学时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为:课前完全没有查阅有关“药物分析”精品线下开放课程等网上资源进行在线学习的有109人,占75.7%;完全没有课前预习的有44人,占30.6%,预习量占课时量20%的有52人,占36.1%,两项合计即预习量占课时量20%以下的有96人,占66.7%;完全没有课前预习笔记的有63人,占43.8%,记录预习笔记不足课时量20%的有31人,占21.5%,两项合计94人,占65.3%.二是课后复习不及时,学生间交流探讨少.总体来说,对教师授课当堂听懂情况符合预期,但课后及时复习及学生间相互探讨有关知识的情况不理想,其中,复习的课程内容占总授课内容不足20%的有44人,占30.6%,课后讨论的授课内容占总授课内容不足20%的有85人,占59.0%.在“药剂学”的传统教学方式中也存在类似情况,见图2.而就所学知识进行相互探讨,提高知识点掌握的牢固性恰恰是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的长处所在,说明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确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参与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的2017级药学二班和2018级药学一班中,分别有48人和41人因考核成绩优异获得了皖南医学院药学院和皖南医学院药学院药物分析学教研室、药剂学教研室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为后续深入开展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树立了榜样.

图2 传统教学法课前、课堂及课后学习情况分析

4.2 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适用范围

4.2.1 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慎用,专业课适用

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建议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更系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以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目标为导向,夯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构建一个高起点.掌握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的基础,学生具备了对新知识的理解辨识能力,具备了开展课前自学、讨论、辩论等能力,可开展分组制翻转课堂教学法.

4.2.2 实验课慎用,毕业设计适用

实验课需要预习,但实验课的主要内容在于在较短的学时内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基本实验技能.因此,若把过多时间花费在问题讨论上,必将减少学生动手锻炼的机会与时间.在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毕业实习阶段,无论是在时间上、团结协作上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上,都有条件和必要开展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

通过实施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体会到该教学方法更适合研究生教育阶段或基础较好的本科专业.从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缓解教学时数不足及教学资源欠缺等具体问题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校、专业等实际情况,注意传统教学方式与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有益结合,合理调整二者的补充与主导地位.

4.3 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展望

4.3.1 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互协互助的能力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在信息平台进行沟通外,有的小组在课前就主动在课间或到教研室向老师请教了预习的内容,学生之间也互相帮助,分享问题的解决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以课前线上自学为主,课堂以学生代表汇报为主,课程内容含量明显少于传统课程,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组内或组间讨论的问题上,容易忽略知识点的总体把握.为此,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及时进行知识点的归纳与整理.

4.3.2 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任务,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采用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需要学生主动配合,在课前查阅网上资源、到图书馆查阅一些工具书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学习目标,每一个学时的前期准备工作大约需要一周到两周时间,多于普通的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任务,需要学生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以保证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实施.虽然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占用了学生一定的课余时间,但也使得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充实,促使学生学以致用,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3.3 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学难度,锻炼了教师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首先,采用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师在课前就要跟踪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交流沟通,回答学生的问题.在组内或组间讨论时,教师也要参与或监督,保证学习质量,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甚至有些时间要看学生信息平台发布的组内或组间讨论时间来调整自身的时间.其次,在课堂上的学习设计和实施中,要做好引导工作,突出重点,更要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因此,每学时都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讨论主题、内容及知识拓展的深浅、范围等项目上进行知识的凝练.学生经过前期精心的准备,心中可能会有某些知识点的各种各样的疑惑或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的问题,在课堂上集中提出.为此,学生要讨论,教师要解答,教师要有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顺应了新时代大学发展的新要求,能够在大学大课堂上有效实施.分组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考核方式上也由关注最终考试成绩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和评价,满足了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猜你喜欢
药物分析药剂学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②
针对药剂专业学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浅谈基因药学实验技术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药物分析课程说课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探讨
药剂学教学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