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21-10-29 03:49金豆豆河南省洛阳市中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注射用维生素用药

金豆豆(河南省洛阳市中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属维生素静脉补充药剂,除含有维生素A1、B1、B2、B6、B12、C、D3、E外,也含有叶酸、生物素、烟酰胺、右旋泛酰醇等物质,对胃肠道营养不足的11岁及以上儿童患者、成年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存在的积极影响[1]。该药品可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研究表示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也可与稳定性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电解质等混合应用,满足营养摄入不平衡患者、吸收障碍患者、营养高消耗患者(严重感染、创伤、外科手术等)营养摄入需求,促进患者健康恢复[2]。但有研究表示,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不合理使用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降低药效的同时,损害患者身心健康[3]。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不良反应报告,旨在加强对该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为临床工作优化开展提供有益指导,确保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合理、安全使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共收集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不良反应报告32例,均为我院2017年3月-2021年3月上报报告。

1.2 方法 借助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32例研究对象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包括患者年龄、患者性别、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不良反应报告来源、药物使用时间、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用法用量、用药后患者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处理办法及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数(n)、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在年龄、性别上的分布 32例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8例,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不良反应在性别分布上差异不大(χ2=1.000,P>0.05)。患者年龄最小14岁,最大87岁,平均(54.45±6.39)岁。以50岁为分界线进行统计:50岁以下4例,包括2例小于30岁,2例30-49岁);50岁及以上28例,包括10例50-65岁,16例66-80岁,2例超过80岁,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不良反应在年龄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χ2=36.000,P<0.05)。

2.2 不良反应报告的类型 32例中一般不良反应6例(18.75%),新的一般不良反应21例(65.63%),新的严重不良反应5例(15.63%)。

2.3 药品来源、用药情况 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均由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93720。不良反应报告5例(15.63%)来源于药师,8例(25.00%)来源于医师,19例(59.38%)来源于护士。其中3例(9.38%)与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联用,29例(90.63%)单独使用。

2.4 不良反应处理办法及结果 32例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不良反应中78.12%(25/32)发生在用药后半小时内,21.88%(7/32)发生在用药后一小时左右。不良反应发生之后,立即停止输注,并及时更换好输液设备,静脉滴注250mL生理盐水。根据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给予5-10mg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静脉推注治疗、10mg依巴斯汀片口服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等。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经及时抢救治疗32例患者均好转康复。

2.5 不良反应累及组织器官与临床表现[4]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使用不当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皮肤及其附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产生损害,以皮肤瘙痒、丘疹、面部潮红、头晕恶心、呕吐、胃不适、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全身过敏反应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累及组织器官与临床表现

3 典型病例

1例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致过敏性休克报告显示:患者性别:女性;年龄:59岁;身体质量指数:24kg/m2;疾病诊断:股骨颈骨折;既有病史:高血压,否认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入科体格检查:体温37.6℃,呼吸20次/min,心率82次/min,血氧饱和度90%;接受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1支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溶于5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速率50滴/min,治疗20min后,患者出现局部麻木、皮肤潮红、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止输液,静脉推注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10mg,并给予患者心电监护,显示患者血压下降(42/22mmHg)、呼吸频率下降(16次/min)。会诊考虑过敏性休克,给予患者“100mL生理盐水+20mg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0分钟后,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水平趋于正常,经升压、抗过敏、胃酸抑制、持续低流量吸氧、扩容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呼吸平稳、体温正常、血氧饱和度达到100%、皮疹完全消失。

4 讨论

既有研究表示营养结构失衡、严重创伤、胃肠道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均有可能诱发维生素缺乏症、营养不良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机体抵抗力,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延缓患者机体功能恢复等[5]。对此,可通过符合维生素补充剂进行改善。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是临床常用药物,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普外科、消化内科、骨科、感染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等众多科室。但随着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增多。在此背景下,如何合理、安全使用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由本研究结果可知,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可对患者多组织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诱发多种不良反应。探其原因该药品组成成分复杂,且每种成分均可诱发过敏反应。有研究发现[6-7]: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容易分解变质,诱发皮肤瘙痒、面部浮肿、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维生素B1最佳给药方式为口服用药或肌肉注射用药,静脉给药时维生素B1易受溶媒酸碱值影响,降低稳定性,同时静脉给药维生素B1阻止吸收效果更好,容易造成维生素B1过量摄入,提高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维生素E过量摄入可引发头晕、腹胀腹痛、头晕乏力、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维生素A1的过量摄入可诱发急性中毒,提高关节疼痛、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体温升高等不良反应。与此同时,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在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可能使药物成分发生改变,提高用药风险。此外,老年患者因年龄大,机体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衰退,相对于青壮年更容易受药物影响出现不适,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8-11]。

综上所述,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因其在肠外营养支持上存在确切疗效得到广泛应用。但因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痛苦,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建议按规定进行过敏试验,并密切关注老年患者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输注1h内生命体征变化;根据说明书中的适应证用药;尽可能避免联合用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科学调整剂量等。通过科学预防、监测、治疗措施及时、有效落实,降低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安全性。

猜你喜欢
注射用维生素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维生素D或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