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临床药师为中心的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评价体系在其用药安全性中的作用

2021-10-29 03:49王沛赵倩娜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皮质激素药师药学

王沛,赵倩娜(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常见药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毒、抗休克、抑制炎症反应等,现已受到临床广泛应用,也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并且通常需长时间使用该药物治疗[1]。但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若长期使用不当,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比如脂肪和糖代谢紊乱、继发感染、消化道溃疡、股骨头坏死、库欣综合征等,若干预不及时,易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十分重要,能够提高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健康。以往通常对此类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指导,但由于用药教育过于片面和简单,导致无法有效指导患者用药。而以临床药师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作为医学工作的新模式,特别对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加强药学监护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安全性均具有重要意义[2-3]。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临床药师为中心的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评价体系对提高用药安全性的效果,为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180例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研究均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完成。观察组年龄16-64岁之间,平均年龄(40.25±2.52)岁,其中男68例、女22例;疾病种类:肾病综合征50例、狼疮性肾炎40例;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3-6个月66例、6个月-1年24例。对照组年龄17-64岁之间,平均年龄(40.85±2.45)岁,其中男69例、女21例;疾病种类:肾病综合征51例、狼疮性肾炎39例;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3-6个月65例、6个月-1年25例。两组性别、年龄等各项基本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②患者和家属在研究前均签订知情同意书;③无语言障碍,能够良好沟通。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心脑血管和泌尿系统疾病;②合并精神异常;③临床资料不完整。

1.4 脱落与剔除标准 ①失访、沟通障碍;②不愿意接受药学干预;③中途退出研究者。

1.5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教育:加强患者用药教育,不进行药学监护,主要内容是向患者讲解糖皮质激素的相关知识,使其能够对疾病有初步了解,以提高其配合度。

观察组采用以临床药师为中心的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评价体系:临床药师需在患者用药前告知患者服药方法,通常在每日清晨早八点饭后口服,同时告知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治疗疗程、遵医嘱用药以及按时复诊对于疾病预后的重要性。患者入院后,应给每位患者发放治疗日志卡,主要记录患者服药情况,日志卡在患者下次就诊时由医生统一回收。采用问卷形式评估患者用药依从性、用药安全性以及对于疾病和药物的认知程度。对疾病和药物的认知程度包括: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和处理对策、了解糖皮质激素的药品名称、了解治疗目的和意义。用药依从性则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此量表共包括四个问题,是否有时忘记服药?是否偶尔不注意服药?感觉症状好转后是否停止用药?感觉症状严重后是否停止用药?四个问题中,全部回答为否定则评价为治疗依从性佳;有一个以上(包括一个)为服药依从性不佳。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糖皮质激素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股骨头坏死、感染、视力受损、水钠潴留、失眠、满月脸、类固醇性糖尿病等。

1.6 观察指标 分别在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用药依从性,并将中国药典作为依据,与药品说明书相关内容结合,评估用药安全性,而在干预期间,需对患者对于疾病和药物的认知程度进行统计。

1.7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均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95.56%(86/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65/90)(P<0.05)。

2.3 两组对疾病和药品的认知程度比较 观察组对疾病和药品的认知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对疾病和药品的认知程度的比较[n(%)]

3 讨论

以临床药师为中心的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评价体系用于提高用药安全性中效果显著,能够降低糖皮质激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4]。近年来,随着临床药学不断发展,药师参与各个临床治疗团队中,从早期的华法林门诊到目前的为高血压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住院患者、重症监护患者提供的药学服务,均能够体现药师在治疗团队的价值[5]。

我国临床药师工作模式也不断前进,但是在我国缺乏对药师工作的评估和调查,随着糖皮质激素不断应用,长期应用的患者均伴有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缺乏对药物的认知,多数患者不按时服药或者停止用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同时过分夸大了药物不良反应,从而不愿意服用药物,导致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临床药师工作应从该类患者开始,从而将药学监护价值充分体现[6]。本次研究选取了两种常见的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在临床中通过应用以临床药师为中心的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评价体系,能够使临床药师对长期应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了解,并从多个方面实施药学监护。从调查结果来看,医务人员对患者用药指导不详细、和患者交流不高是引起依从性差的因素,通过给予患者讲解药物的应对措施和不良反应,利于患者对治疗方案和疾病具有初步认知,能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对治疗方式不了解,当发生病情复发或者水肿情况时,常常应用草药进行治疗,耽误了病情。而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复发情况,由于患者不了解,一旦发生病情反复情况,多数患者容易失去对治疗的信心[7]。同时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看到服用的药物较多,认为是医生乱开药,从而对医生不信任,自行停止用药。临床药师通过在入院和出院时实施电话随访、治疗方案介绍、用药指导等,能使患者对疾病具有了解,提高患者复诊率,同时也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同时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的服药方式和时间,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是不良反应也较多,而一般采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作用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此外糖皮质激素也容易导致一系列精神症状、失眠等不良反应,本次研究通过应用药师干预,使患者掌握正确的服药剂量和时间,能使患者正确认识药物和疾病,减轻患者焦虑情况,从而预防不良反应,将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保障患者健康安全[8]。

综上所述,以临床药师为中心的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评价体系能够提高用药安全性、依从性,同时能够促使患者对疾病和药品的相关知识有充分了解,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猜你喜欢
皮质激素药师药学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