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

2021-10-30 06:06张霄琼张丝丝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26期
关键词:前额脑区功能障碍

张霄琼 张 娟 张丝丝 赵 秦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连云港 222000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约30%的患者脑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并逐渐发展为痴呆[1],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也会增加再次脑卒中的发生风险[2]。近年来新兴的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技术在认知训练领域中应用广泛,其在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效果明显,甚至优于人工认知训练,但其疗效仍需进一步提升[3-4]。既往研究指出[5-6],正中神经电刺激可以提高昏迷患者的意识水平,可用于治疗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并可改善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认知功能等,但其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应用报道较为少见。本研究对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94 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6 月至2020 年5 月我院收治的94 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 例)和观察组(47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7]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且经磁共振成像、颅脑计算机X 线断层扫描等影像学确诊;②符合《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8]中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③年龄>18 岁;④生命体征及病情稳定,且为首次发病;⑤发病时间在6 个月内;⑥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肝、肺等脏器功能不全;②刺激部位存在感染、破损等;③既往认知障碍,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④体内置有心脏起搏器等电子设备;⑤伴有意识障碍、失语症。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视病情给予降低颅内压、维持电解质平衡、营养神经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治疗。①思维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对计算屏幕上物品进行归类;指导患者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计算机屏幕上出现小问题(如不认识回家的路怎么办),引导患者思考并找出解决方法。②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训练:在计算机上提出问题并引导患者解决问题;引导患者临摹计算机屏幕上的各种图形;患者在家人陪伴情况下学习识别路牌标志、判断方向或去商店购买物品等。③空间定向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两只手刷牙动作练习。④定向力训练:将患者亲属图像输入计算机并向患者展示,逐渐缩短图像呈现时间,让患者反复辨认。⑤知觉训练:引导患者反复观看计算机屏幕上人物或物品照片,分辨颜色,了解其作用及属性等。⑥注意力训练:包括划消指定图卡、文字等,根据计算机屏幕指出奇偶数、说出日期等视觉追踪。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采用南京伟思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SDP-330 低频脉冲治疗仪。电刺激治疗参数为8~20 mA,50 Hz;1 只电极置于患者右侧大鱼际肌,另一只电极置于患者右侧腕关节掌面腕横纹上2 cm 左右的正中神经点。根据患者手指调节电流刺激强度、方波,当患者手指可见轻微收缩时即可停止调节,单个刺激持续时间为42 s,间歇时间为18 s。30 min/次,1 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6 周。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情况:治疗前1 d、治疗6 周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9]评估两组认知功能,其中MoCA 量表包含11 个项目,总分30 分,分数越高代表其认知功能越好。②观察两组临床疗效[10]。显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MoCA 评分升高≥70%。有效:MoCA 评分升高30%~<70%。无效:与MoCA 评分升高<30%。③观察观察组正中神经电刺激前后脑区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电刺激前、电刺激30 min 后分别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其脑区氧合血红蛋白浓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MoCA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Mo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MoCA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oCA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oCA 评分比较(分,)

注: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观察组电刺激前后脑区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比较

观察组电刺激前后左运动区、右运动区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电刺激后左前额、右前额氧合血红蛋白浓度高于电刺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患者电刺激前后脑区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比较(mol/L,,n=47)

表4 观察组患者电刺激前后脑区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比较(mol/L,,n=47)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发作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两种亚型,伴随脑组织病变的脑卒中后可出现行动、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给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1-14]。目前临床尚无根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案,临床多采取认知功能训练措施,虽然常规认知功能训练方案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状况,但其疗效仍需进一步提升,故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1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MoCA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显著,提示采用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γ-氨基丁酸B 受体等神经递质对患者脑内的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影响[17],有研究指出[18],正中神经电刺激可促进γ-氨基丁酸B 受体等神经递质的表达与释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另外,正中神经电刺激可刺激迈纳特基底核及前扣带皮质,上述部位在注意力、大脑皮质活动、记忆力等认知功能中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19-20]。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神经成像技术,可依据神经-血管耦合机制及神经-代谢耦合机制,通过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测量来反应其脑功能及脑激活网络变化情况[21]。本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观察组电刺激前后氧合血红蛋白浓度,以分析患者局部脑流量情况。既往研究指出[22],脑氧含量变化程度与脑神经活跃度密切相关,脑神经活跃度越高,可在一定上消耗脑氧含量。相关研究表明[23],大脑活动需要血液新陈代谢为神经元提供氧气,人体在认知过程中,相关神经元活动增强,会使增强区域内的血流携氧量增加,从而提高该区域内的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有利于将氧气输送到组织中。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电刺激前后左运动区、右运动区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电刺激后左前额、右前额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比电刺激前高,提示采用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电刺激可提高患者双前额脑区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提高脑血流含氧量。既往研究指出[24],正中神经电刺激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改善脑组织血流情况。观察组电刺激后双前额脑区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可能与患者双前额脑区血流携氧量增加有关,而这种血流携氧量的增加可能与正中神经电刺激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有关[25]。

综上所述,采用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电刺激可提高患者双前额脑区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然而,本研究选取病例有限,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仍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并深入探究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前额脑区功能障碍
脑自发性神经振荡低频振幅表征脑功能网络静息态信息流
简单搓搓可养生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说谎更费脑细胞
甲状腺素和多奈哌齐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前额叶synaptotagmin-1表达的影响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丙泊酚对机械性刺激作用脑区的影响
可调型矫形器在肘关节功能障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