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焦虑、抑郁及功能状态的影响

2021-10-30 06:06王宏华耿田军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26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康复训练

王宏华 耿田军

1.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济南 250031;2.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山东济南 250031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上男性较为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主要是以侵犯中轴脊柱关节为基础,由脊柱或关节韧带的炎症与风湿性病变而形成,同时还会累及机体外周关节,疾病逐渐发展下,患者最终会出现外周关节运动受限制现象,从而致使患者关节运动功能逐渐丧失[1]。强直性脊柱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3%~0.4%,同时也是造成患者出现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2]。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并没有根治性的方法,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强调综合治疗与早期治疗,但是如果仅仅只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患者炎症,并不是很好的治疗方案,而加强对患者的康复训练,可以很好地提高机体运动功能,对促进患者恢复有着较好的意义[3]。因此,本研究对接受治疗的80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实施联合常规护理模式与康复训练护理模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山东省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其中,观察组男32 例,女8 例;年龄23~48 岁,平均(28.91±7.49)岁;病程1~5 年,平均(3.24±1.02)年。对照组中男33 例,女7 例;年龄24~47 岁,平均(28.73±7.11)岁;病程1~5 年,平 均(3.19±0.98)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如游泳、跑步、单双杠、小燕飞或按摩等,对于游动无法仰起脖子,就要呛水,所以会强迫背伸锻炼。若没有游泳条件可进行跑步、广播体操等拉伸运动,或单双杠、小燕飞等拉伸运动。且告知患者日常睡眠时,枕头尽量不要枕的太高,睡硬板床,最好仰面朝天睡[5]。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具体实施内容为:①保持正确的生理姿势与体位。首先患者应该在每天的站立行走中,尽量将自身的姿势保持在仰头挺胸状态下,并进行训练背靠站立,时间为30 min,以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其次坐位应该采用直背靠椅的方式,尽可能将上身挺直,后背向椅背靠拢;卧位则要求患者采用硬板床进行睡眠,并于晨起与睡前各进行一次15 min 的俯卧位训练[6-7]。②深呼吸与胸廓运动。患者需采取站立位,经鼻腔深度吸气使其挺胸收腹,且两臂需与患者肩外展,保持在平行状态内,经口腔缓慢呼气后就可以将两臂缓缓放下[8]。扩胸与深呼吸练习每日进行3 次,在具体操作时交替练习。③髋关节活动度与脊柱灵活性练习。患者应将双手叉腰,左右交替进行腰背侧弯练习,同时可以将双臂平举,头颈与两眼都向左侧旋转及平视练习,上身缓缓向右侧转体,反复练习上述动作5 次。同时应将双手叉腰,腰背部靠近墙壁,缓慢站起蹲下,每日进行2 次,每次将动作反复练习5 次[9]。④温热疗法干预。温热疗法就是通过超短波与电测波谱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每日练习5 h,共5 周为1 个疗程,温热疗法能够延缓病情变化[10]。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价分析,其中SAS 和SDS 均采用4 级评分法,“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其中SAS 以50 分为临界值,SDS 以53 分为临界值,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越严重[11]。采用国际毕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量表评估功能状态康复疗效,该量表包括不扶物站立、平卧位起立、触及高处、穿袜、弯腰拾笔、坐位站立、蹬台阶、直立后望8 项指标,其中10 分表示完全做不到,0 分表示轻易做到,患者得分越低证明其功能状态康复疗效越好[1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SAS、SDS 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分,)

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

2.2 两组干预前后国际毕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国际毕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量表中不扶物站立、平卧位起立、触及高处、穿袜、弯腰拾笔、坐位站立、蹬台阶、直立后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国际毕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量表中不扶物站立、平卧位起立、触及高处、穿袜、弯腰拾笔、坐位站立、蹬台阶、直立后望指标较干预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国际毕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国际毕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t1、P1 值为两组干预前比较;t2、P2 值为两组干预后比较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上男性较为常见的进行性、慢性炎症,主要通过累积多个关节造成患者身体不适感,如果治疗的方式不当或不及时都可能会导致患者残疾,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学习,还会促使患者出现心理问题,当患者处于晚期状态下,腰椎运动可能会受限[13-14]。临床上常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式一般都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物与常规物理疗法进行,因为物理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缓解疼痛症状,而非甾体抗炎药物则可以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以缓解关节疼痛[15]。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出现,年轻人更容易患骨科疾病[16]。一旦患者出现腰痛、关节痛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到院就诊,同时若患者早晨僵硬时长超过3 个月,经过相关活动改善后并没有缓解,且休息后也无改善,这类患者就应及时就医,同时对于腰椎额叶和矢状面运动受限的患者而言,一旦胸椎运动低于相应年龄和性别就应该及时就诊,且具有严重副作用或经过临床治疗后,其治疗效果比较差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立即就医[17]。康复训练中康复理疗和健康教育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针对其出现的各种症状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后对患者起到的改善效果,能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脊椎疾病经常重复且无法治愈,因此必须在治疗过程中忍受长期痛苦[18]。

长期规律性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助于提高肢体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情况[19]。康复训练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中首先通过建立康复训练护理小组的方式,评估患者疾病进展与心理情绪,并根据患者疾病的现状制订针对性康复训练方案,同时在康复训练中若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时,护理人员应立即给予心理干预,以保证康复训练的效果[2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常常有一个错误的认知,为了缓解患者疼痛情况,常常选择让患者采用静卧休息的方式避免疼痛,但是这种长期不运动的方式不仅会加速患者肢体肌肉的萎缩,还会促使患者丧失康复的时机[2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功能状态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临床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其非药物治疗就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定期运动,运动对于患者的脊柱、胸部和髋关节活动等运动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22-23]。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康复训练的指导,通过康复指导以促使患者自觉参加到康复训练中,并在长期锻炼中增加患者保持正常体态与肌肉功能保护的意识[24-26]。

综上所述,康复训练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中可以促使患者改变以往不良运动习惯,改善脊柱疼痛状况,保障患者恢复期的舒适感,而相应的心理康复干预也会较大程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促进患者功能状态的较早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27-28]。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训练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优势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