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贸区设立对苏州新兴产业影响研究

2021-11-02 13:57郭占苗
北方经贸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卡脖子苏州工业园区新兴产业

郭占苗

(苏州大学 应用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215325)

2019年国务院同意设立包括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内的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当年9月1日,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苏州片区挂牌成立,为苏州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一、自贸片区设立前后苏州新兴产业发展状况

(一)新兴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全面回暖

苏州自贸片区是2019年9月1号挂牌,为对比自贸片区成立前后政策效果,本文选取2018、2019、2020三个上半年苏州新兴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2020年1-6月份,苏州八大新兴产业投资全面复苏回暖。

表1 苏州近三个上半年新兴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

2020年1-6月份和2019年1-6月份这两个时段,分别是在苏州自贸片区成立之前和成立之后,能很好对比政策效果情况。

表2的时间跨度更长,承载的信息更加丰富,可以发现:2020年1-6月份,苏州8大新兴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增长态势,终止了自贸片区成立前苏州新兴产业投资交替下滑的不利局面。苏州自贸片区成立本身对于苏州整体新兴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信心激励非常巨大,这使得承载提升苏州自贸片区创新国际化水平的产业基础更加夯实。

表2 苏州新兴产业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变化(单位:亿元)

表3 工业园区规模以上高新产业产值与占比(单位:亿元)

就苏州自贸片区所在工业园区而言,在苏州自贸片区成立之后的2020年1-6月份高新产业有小幅上升,规模以上高新产业占比则有小幅下降。这有利于苏州自贸片区进一步凝聚发展高端制造业,提升产业创新国际化水平,为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在苏州聚集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局面,为苏州未来走产业拉动型科技创新增加了有力的砝码。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明显,但是科技成果转化遭遇瓶颈

专利的申请与授权代表了创新的形成和转化,发明专利又是其中更为重要的指标。2020年1-6月份苏州自贸片区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申请分别累计达12 565件和4 070件,相对于2019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但是发明专利授权量急剧下降,从2019年1-6月份的1 022件锐减到2020年同期的701件。这说明苏州自贸片区创新发展的瓶颈目前是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不是在科技创新环节。

表4 自贸片区成立前后苏州工业园区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单位:件)

苏州市整体在相同两个时段的情况类似,但是发明专利申请量也在下滑。发明专利授权下降更为严重,由2019年1-6月份的4 750件下降到2020年同期的2 851件。这意味着,苏州科技创新活动在向苏州自贸片区聚集,为提升苏州自贸区创新国际化水平积攒了内部空间动力,苏州自贸片区成立后对苏州其他区域研发可能有虹吸效应。

表5 自贸片区成立前后苏州市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单位:件)

2020年上半年工业园区企业研发的外资研发费用占比、外国专利授权量并未显著增加;同一时期,苏南其他几个国家级开发区,这两项指标均有下降。引进和消化境外技术也是创新链发展的重要内容,如果能够吸收国际化创新技术则可以通过推动创新资源国际化流动助力苏州新兴产业发展。由于美国科技“卡脖子”清单很多涉及我国以及苏州新兴产业,我国企业引进和消化境外技术的进程有所放缓。

二、江苏自贸区设立苏州新兴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与法律的可能冲突

苏州自贸片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地域范围内,依托苏州工业园区实施和建设。和其他自贸区一样,苏州自贸片区运行过程中先行先试的事项大都以发布规范性文件形式启动。对于暂时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实施、法律解释以及地方法规,无法全面解决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与现存已有法律法规之间的可能冲突。

(二)创新链滞后于产业链发展

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商投资方向没有完全改变,一定程度上苏州自贸片区内新兴产业的创新链发展滞后于产业链发展。苏州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与其相配套的创新链发展,更需要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新兴产业的新产品。苏州新兴产业发展亟需摆脱对“外循环”的依赖,增加为服务国内市场的创新与生产内容。

(三)需要成熟稳定的机制支撑

苏州域内国家级开发区构成联动创新区是重要政策创新,有利于政策监管创新复制推广和管理权限下放。这还需要建立常规化的稳定机制,需要成熟稳定的创新成果复制推广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

三、促进苏州自贸片区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吸引创新资本与创新技术聚集

提升苏州自贸片区新兴产业创新水平的举措,要基于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卡脖子”技术对我国产业升级进行技术封锁的现实情况而筹划设计。吸引新兴产业创新资本与创新技术在苏州自贸片区内聚集。

(二)建立攻克外国“卡脖子”技术的重要基地

利用知识产品具有外在溢出效应的特性,通过创新主体国际化、参与国际创新活动、聚集国际创新资源要素突破来自国际的技术封锁。在新兴产业方面突破一定“卡脖子”技术,使苏州自贸片区成为攻克美国“卡脖子”技术的重要基地。

(三)实现园区由制造业主导型向创新发展型路径转变

苏州自贸片区产业政策应延续苏州工业园区的原有方针,并在此基础上升华形成阶段性的质变。逐步从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时代制造业主导型创新发展路径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发展路径转变。采取措施提高实际利用外资情况和新增外资在新兴产业中占比情况,提高苏州自贸片区新兴产业出口增加额。

猜你喜欢
卡脖子苏州工业园区新兴产业
本期导读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本期导读
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二
卡脖子与保鲜问题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ImprovingListeningandSpeakingSkillsthroughWatchingAmericanTVSeries
今天我叫早
三只猴子与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