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培训的“十年”与“一念”
——吉林省教育学院校长培训的实践探索

2021-11-04 11:26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国培吉林省校长

张 岩

(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22)

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1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吉林省教育厅在吉林省教育学院设立的吉林省中小学干部培训办公室,即省干训办。作为推动中国校长培训事业生力军中的一员,培训中心与时代教育潮流同向而行,与全国兄弟单位携手同行,怀揣“国培兴国,助农扶弱”的信念笃定前行,在十年间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本文拟从坚守初心、科学规划、用心管理和团队协作等四个方面,梳理吉林省校长培训事业在过去十年中所取得的基本经验及其所蕴含的核心理念。

一、坚守初心

校长培训到底为了谁?应当把培训做成什么样子?十年间我们且行且思,反复追问。校长培训的本质,就是有效支持和促进校长自觉、持续学习,提升校长的办学治校能力。做好中小学校长培训,培育一批业务精干的校长,由此改造一所基层的学校,造福万千中小学生,这就是校长培训工作的初心。十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培的指示,尤其是“教师是立教之本,教师的培养关乎国家的教育,特别是西部、偏远山区的培训至关重要”,总书记所强调的“至关重要”,就是我们国培工作的“至关重要”,于是,“西部、偏远山区”以及农村与城乡小规模学校的校长,就成了我们国培十年一直挥之不去的牵挂,“国培兴国,助农扶弱”也就成了吉林省校长培训十年坚守不变的“一念”。对初心的坚守,我们连续7年承办的“校长国培计划”——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以下简称农助工程),即是最有力的明证。从2013至2019年,中心连续申报获批、承接实施农助工程项目的13个子项目,来自全国22个省份、15个民族的649名边远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先后在这里完成了专项研修任务。教育部校长国培办对该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吉林省教育学院连续六年名列第一名。学院申报的《边远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吉林模式”课程构建与实践》荣获吉林省2018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不能忽视乡村,中国乡村振兴不能缺少乡村学校的崛起。我们深知坚守“助农扶弱”的国培理念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我们坚持做国培项目,倾心于农助工程,实际上就是在做教育扶贫的工作。我们为国家培训合格的乡村校长,就是在肩负教育领域的守土有责。如果说党和国家的扶贫攻坚战是百团大战,我们很荣幸也很自豪,作为参战部队,我们为助力解决中国基础教育的不均衡不充分,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二、科学规划

基于国家层面的上位要求,中心出台了《吉林省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2014-2018)》《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2019》和《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2020》《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2021—2025)》等指导文件,进一步推动了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系统性进程,有效提升了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步入了科学发展、专业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健康轨道,由此构建了吉林省校长培训的培训制度与机制、校长培训三大体系、“十百千万校长培养工程”及升级版的“五航工程”。

为提高全省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名校长梯队,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吉林省自2011年以来实施了“十百千万校长培养工程”,即在全省万名校长的总量基础上,有计划分批次培养培训千名骨干校长、百名专家型校长和几十名杰出校长。截至目前已经组织实施了三个批次的吉林省专家型校长、杰出校长等名校长培养对象的培养工作,为吉林省培养了一大批领军型校长。2015年组织出版了首批杰出校长培养对象中的25位校长的办学思想专著。2020年3月,中心组织省第二批杰出、第二批专家型校(园)长培养对象,汇聚总结十年来吉林名校长先进治校经验,编著《上下求索——吉林省名优校园长文集》,为名校长培养成果再添亮笔。

图1吉林省中小学校长队伍梯队培养模式图

2019年,结合学院的发展定位和目标,中心在“十百千万校长培养工程”的基础上,总结凝练升级版,分类推进“五航工程”,具体说来:

第一,推进领航工程——发挥吉林省名校长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依据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工程,提前为教育部名校长领航班储备人才,吉林省的三批专家校长、三批杰出校长就是我们省域内的领航校长,作为名校长培养对象,处于校长培训工作体系的金字塔顶尖,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通过高端培训,提升校长的政治修养、责任担当和师德修养,着力将校长培育成“立德树人”的楷模和管理学校的行家里手。十年来,已选拔培养“国家级名校长领航班”成员7名,省级名优校长317名,培训省级骨干校长2000名,充分发挥了名校长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榜样示范作用。

第二,推行助航工程——做薄弱地区校长专业成长的梦工厂

围绕国家脱贫攻坚战,我们启动了吉林省农村校长助力工程项目并设立帮扶农村校长的义培基地,由省内名校长担任义培基地导师,扶助农村校长专业成长。通过杰出、专家等名校长的送培到县、到校活动,帮扶农村校长专业提升。送培到县和送培下校项目,将省内几十名名校长的宝贵教育资源送到12个县和60所学校,进行一对一指导、把脉式诊断和针对性指导。打通薄弱学校校长培训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将党和国家的校长培训普惠政策,转化为薄弱学校和边缘学校校长群体的丰厚获得感。这不仅体现了学院培训人的工作担当,也是解决新形势下基层培训供给“不均衡不充分”问题的接地气探索。2020年中心通过申报农村小规模学校校长培训的重大项目,开展对吉林省8个国贫县学生人数不足100人的82所小规模学校进行“一对一”对口帮扶,“点对点诊断”,遴选组织全省47所名校帮扶乡村小规模学校,通过线下进校诊断或在线诊断等方式,形成学校诊断报告,与每位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共同研制学校发展规划,制定行动计划,破解学校发展瓶颈。名校长通过网络平台,以名校网络课堂的形式,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全面提供课程教学资源。通过在线培训,让这些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校长,也能够享受到和“关键少数”名校长一样的再学习提升机会。

第三,实施导航工程——加强中青年校长和初任校长培训力度

抓领航工程和助航工程,并不是只抓两点不及其余,而是以“吉林省名校长培训项目”和“农助工程项目”为突破口,通过抓“名校长”和“乡村校长”的示范性培训,提升吉林省校长专业队伍的整体水平,即“抓两头带中间”的策略,中青年校长和初任校长是校长培训服务“中间”地带的重中之重。

抓中青年校长培训,就是给“教育银行”账户定期存款,就是在为拿下校长队伍发展这张沉甸甸的毕业证积累学分。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的要求,“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我们在全省范围内选拔具有培养潜质的中青年校长,分类分批举办“吉林省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校长研修班”,按照以老带新、梯队衔接、大干快上、以培促进的原则,充分发挥集中培训、经验分享、学校诊断、影子跟训等培训手段的效能,扶上马再送一程,利用好“名校长工作室”“区域中青年校长联盟”等专业发展共同体,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对1000名中青年骨干校长培训任务。

第四,做强远航工程——扩大委托培训项目的辐射面与影响力

近年来,中心充分发挥学院“研培一体”“研培结合”的独特优势,与长春汽开区、绿园区、新区,吉林市丰满区、蛟河市,新疆喀什、台盟吉林省委等地区与单位签订校长培训战略合作协议,承接对方校长委托培训项目,精准调研需求,订单设计培训,认真组织实施,释放中心校长培训的潜在活力,同时,借助农助工程的品牌影响力和业内良好口碑,不断扩大培训范围,同宁夏、湖南、重庆、贵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开展合作,从而进一步扩大吉林省校长培训的辐射面。省内深耕和省外扩展,不断拓宽委托培训的新航路,助力委托培训行稳致远。

第五,加强护航工程,促进校长培训者和管理者专业化水平

以“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兼职专家”为培训对象,组织开展省级校长培训者培训,以提升校长培训者的培训能力。开展五年一个周期的校长培训周期总结工作,以总结促改革,以评价促发展。评选“十三五”优秀校长培训工作与实践案例,以促进培训工作的科学化、成果化、理论化。加强与各市(州)、县(区)的合作协同,根据各地的培训需求,举办吉林省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开展全省校长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班,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校长培训管理者的专业素养。

中心通过领航、远航、导航、助航、护航等五大领域工作,系统破解校长培训质量提升中的难题,通过“高质量校长培训体系”的建设,办国家和校长满意的培训。

三、用心服务

国培十年,不仅是参训教师、校长专业成长提高的十年,更是省、市、县、区各级培训机构共同进步的十年,千千万万培训工作者,更是把人生的黄金十年奉献给了国培十年的事业。国培十年,见证了吉林省校长培训工作者的努力和成长。不论事业发展处于何种阶段,吉林干训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扎根中国大地搞培训”的初心没变,那就是通过基层的努力,打通国培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把党和国家的最新的教育方针、最普惠的教育支持政策和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及时传递到基层校长和老师之间,转化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才的强劲动能。

十年间,在吉林校长培训第一线留下很多令人难忘的场景。难忘中心的工作人员顶风冒雨到机场和火车站接站,一接就是一天,饿了就站着吃碗泡面,有时航班午夜落地,接站教师就一直翘首以待,忙碌到凌晨。曾经有参训学员在研修期间因不慎将腿脚扭伤,坐轮椅坚持培训。中心老师没有置之不理,更没有劝退学员,而是对其生活上更加照顾、情感上再添几分鼓励与慰藉。15天的集中学习加影子培训,中心的老师硬是靠推轮椅、一对一地帮这位校长完成了所有的研修任务。临别时,她以感恩之心对我们的工作人员说:我的这张培训证书,含金量实在是太高了,它是吉林校长培训人用轮椅推出来的呀!

“喊破嗓子信不过,做出样子掌声来。”为充分保障来自全国各地学员参训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我们举全院之力,组织、协调学院各部门,明确分工,合作联动,系统建构了由“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执行团队+项目保障团队”共同组成的“项目管理服务团队”。同时,我们还明确了“三高+三精”的项目培训整体服务原则:“高站位+精心设计”的培训服务筹备,“高标准+精细实施”的培训服务运行,“高效能+精诚合作”的培训服务保障,为项目的有序开展和有效实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为了不断提升校长培训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我们制定了细致的团队岗位分工职责,力争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常规工作标准化、标准工作精细化、精细工作精彩化、精彩工作经典化”的培训工作“四化”培训要求。

项目执行团队立足于根植学员的倾情服务态度,聚焦“尊重”的核心立场,践行了“专业而有温度”的培训管理工作,有效营造了“聚缘、惜缘、续缘”的和谐培训氛围,建构了“知行并重、情智共生”的培训交流平台,助推参训校长生成“一次相聚、相识、相知,终身同学、同道、同行”的培训情意。为切实保障参培校长学员的学习生活质效,项目团队一方面制定了内容详实的“项目管理制度”“学员守则”“参训提示”等“理性”制度规约文本,切实基于契约精神,助推参训校长践行自主管理,另一方面,有效立足“三高”(高站位、高标准、高效能)和“三精”(精心设计、精细实施、精诚合作)的项目管理服务理念,开展实效与时效兼具的“温情”学员管理,创设了“研修校长地图”“研修情缘班徽”“学员续缘杯”“个性化小组桌签”“微笑出勤板”“教育名言书签”“温情班级药箱”“体育用品箱”等学习用品。人性化的培训氛围,使培训管理实质转化为培训服务,体现教育关怀的魅力与价值。

四、团队协作

“专业而有温度”的培训,需要专业而有温度的人来做。十年国培,成事成人。校长培训不仅助力基层校长的事业发展,更为培训者创造了成长历练的平台。

作为高度复杂的集体任务,一个校长培训项目的完成,从负责设计方案、管理班级、安排培训课程、联系授课专家到项目的款项报销与结项总结,单靠一己之力肯定无法完成。尽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但是遇到急难险重特殊任务的时候,还是需要中心成员齐上阵。多年来,中心一直坚守“人人争先,奋斗有我,分工协同,无私忘我”的初心,依靠团队谋发展,群策群力创品牌,在校长培训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业绩。

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中心十分注重依托培训团队开展党建,以党建促业务发展,以党建凝聚人心,以党建为统领做好各项工作,将党建与具体业务一起谋划、同步推进。积极创新支部党员活动的环境和条件,建设“党员活动室”,将入党誓词、党的十九大精神和部门党员活动张贴上墙,不断温习,入心入脑。“党建活动墙”已经成为学院党建工作的一面旗帜,作为典型经验在全院推广。此外,开展“E支部、微学习”活动,利用一切细碎时间见缝插针深化学习,聚沙成塔,不断提升中心全体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充分发挥了学习型党建基层堡垒的先锋作用。2021年6月中心党支部被中共吉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中心自成立起,年年被评为吉林省教育学院先进集体,十年来没有间断,中心成员以10连优的荣誉为中心成立十年献礼。

校长培训事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我们一个部门的团结,更在于从国家到各省及市地州等基层培训部门的一条心和大团结。成事在人,业以人兴。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打造一支三级联动的专业化校长培训管理者和实施者队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校长培训事业的发展。

成绩属于历史,实干开创未来。努力总在路上,进取没有终点。在全国众多的校长培训机构中,大家各有各的绝活儿,各有各的精彩,都值得我们用心学习。在未来充满挑战的校长培训航程中,我们始终要做到思想听从国家,心中装着校长,情感深植吉林,协同全国同行,常常反躬自省,务求尽心尽力。我们坚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校长和教师培训部门,特别是地(市)基层培训机构、教师进修学校的团结努力下,国培计划一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吉林省的校长培训事业一定能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国培吉林省校长
登泰山
“国培计划”典型案例的培育与提炼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回访调研夯实“国培”基础
牵手国培幸福成长
我的国培“心” 国培
反腐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