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对小学英语主题单元的建构与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以牛津英语Holidays单元为例

2021-11-04 11:26门欣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出游要素文本

门欣葳

(吉林省长春东师中信实验学校,吉林长春130000)

一、小学英语阅读单元整体构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起始阶段和基础阶段。首先教师应明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培育的几个关键要素。

第一,课程内容是培育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之一,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材及相关资源。上海版牛津教材特点是以循环出现“模块建筑式”编写为体系。“Holidays”主题五年级学习的是假期将至的出行计划和对假期旅游地的介绍,Unit2单元内容是Unit1单元文本内容的深入与拓展。

第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渗透在常规的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中。以单元为单位开展整体思考、系统设计、有序推进,单元整体教学成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最小单位也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之一。纵观小学英语主题式阅读单元整体构建现状,存在阅读主题内容因教材单元板块阅读篇幅有限导致学生接触到的阅读文本材料相对较少的问题。教师如何实现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步发展,是本文进行单元建构、开发的一个核心关注点。

(二)基于人文性培养

英语教材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素材,教材在编写时注重人文信息的输入,教师应充分钻研教材,发掘、总结其中的人文性,然后以点带面,诠释教材的人文内涵,把教材中的人文思维展现给学生。本研究选择的“Holidays”单元内容既充分体现了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性价值,又能让教师将教材中已有的出行地“风土人情”的人文性素材充分挖掘出来,达到结合人文性元素育人的目标。

(三)基于对当前英语教学突出问题的反思

当前教育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过程”,具有极强的“结果导向”。这种结果导向会造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忽视儿童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使用结果评价发展;另一种会导致忽视儿童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用短期目标预测发展。

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普遍重视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教学,缺少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教学。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可以说,归纳的过程与儿童认识世界的过程具有天然的相似性。我们的教学应该让儿童更多地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知识、概念、原理产生的过程,让这种先验的知识转化为一种学生可经验、可发现、可探究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强调的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教学,强调有根源、有过程、有个性的教学,这和培育英语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教育的目标需要在深入推进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关注主题教学模式,逐步增强英语教学改革效果。回归英语阅读教学本质,这是一种学生的意义建构活动。这意味着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对阅读文本价值进行探索,更要关注主题里的阅读语篇所承载的主题意义。

二、课题研究具体实践与路径

(一)学情调研与分析

针对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学生在课内外阅读数量、对阅读感兴趣程度、喜欢阅读的原因和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学生课内外英语阅读的兴趣程度

对五年级十个班共426名学生进行了“喜欢英语阅读”程度的调研,其中“非常喜欢”进行课内外英语阅读的有109人,占总数的25.6%;“比较喜欢”的有127人,占总人数的29.8%;“一般”的有178,占总数的41.8%;“不喜欢”的有12人。

2.学生对英语阅读存在的困难

对学生课内外阅读英语小文章的数量进行了调查。以五年级一个班共42人为例,一学期阅读英语小文章最多的36篇,最少的12篇,全班42人阅读英语小文章534篇,人均阅读12.7篇。学生阅读英语小文章的数量可以说明。学生阅读的大量篇章均来自于课内教材,由于教材单元板块阅读篇幅有限,导致学生接触到的阅读文本学习素材相对较少。

调查问卷中让学生选择阅读方式,写下英语阅读存在的困难和原因。学生的回答一方面体现出,大多数习惯逐字逐句翻译帮助理解篇章,没有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不能很好地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另一方面体现出,大多数英语教师教学中只注重语言词句操练和表层理解,忽视阅读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忽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导致阅读教学无法高效开展。

3.小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及原因

学生阅读量太少,很大原因是很多课外英语阅读材料都是英语阅读训练书,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

小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会影响到对英语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和阅读速度,相反如果教师向学生渗透一些丰富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使其了解英美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

教师习惯先将独立单元的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个课时,再根据分课时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情景之间缺乏关联性和整体性;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碎片化,不能形成较为完整的语言知识体系,不利于综合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教材编写特点及问题

以小学上海版牛津教材为例,均采用:同一模块主题在异年级循环出现的“模块建筑式”编写体系。五年级教材阅读篇章比例增加,具有阅读趣味性的同时能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和思考。

表1

教师的单元教学任务并不是简单地呈现教材中已有的单元形式,而是要对主题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调整和开发。如何对单元内容进行重组、调整和开发,如何基于教材结合所教对象的已有知识情况将文本内容与阅读教学进行个性化重构是英语学科更加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单元设计与实施的整体思路

(一)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任务设计

以小学英语上海版牛津英语教材为例:对五年级教材“Holidays”主题阅读单元进行重新组合,形成“1+2+N”的模式。“1”指原有五年级第六单元“Holidays”假期计划出游的课文,“2”指同一单元重新划分出“Welcome to…”1篇介绍出行后的城市的课文和1篇拓展的“介绍北京”的文本,“N”是指学生课外阅读拓展的多篇介绍旅游城市的文本,重建“假日出游地”主题式阅读单元框架,自此“1+2+N”的模式教学框架得以清晰,发挥对归纳总结出的“假日出游地”的表达要素的“催化剂”作用,引导学生初步建构起“假日出游地”主题单元的知识体系。

(二)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的思路

设计的单元框架:根据学情调研与教材特点,教师打破单年级单个主题单元教学的惯例,将五年级“Holidays”假日出游地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对单元已有文本进行整体划分和重建开发,对单元建构、开发的合理性、文本内容的特质、教学目标的适度、归纳教学的过程、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的适切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引入课外学习资料,设计四大板块八个课时,两轮课堂教学实践,层层深入,梳理归纳出语言知识要素,识得庐山真面目。

表2

(三)学习任务的设计

根据学情与教材特点,教师打破单元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个课时,再根据分课时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情景之间缺乏关联性和整体性的壁垒,将“假日出游地”的主题单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体重建,科学规划课时,对单元内容建构分成学习“出游前做计划”和“出游后介绍出游地”、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开发的合理性、文本内容的特质、教学目标的适度、归纳教学的过程、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的适切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

1.追根溯源,帮助学生了解“Holidays”的文化性内涵

第一课时,教师将五年级“Holidays”假日出游中的文本进行扩展和改编,出示原汁原味的“出游前做计划”文本,了解如何为假日出游做计划所用的语言表达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技巧,能够对课文进行复述和对话交流。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在重点信息下面划线,提取并归纳出假日话题中涉及的出行时间、地点、食物、活动等几大要素;培养学生阅读技巧,扫清语言障碍。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出要素框架。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要素框架进行头脑风暴,绘制导图,丰富介绍出行地需要的表达要素。阅读课内1篇+课外3篇阅读文本,了解介绍假日出游地的语言表达特点和正确的表述语序。通过文本的结构和规律,引导学生对“介绍假日出游地”进行文本要素、句式特点和逻辑语序的梳理。

第四课时,拓展阅读素材,开发学习卡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和小组学习,归纳总结多样的句式;根据学习兴趣差异,学生分层选择学习任务A和B:任务A,学生与同伴一起对几篇假日出游地的文本进行阅读、筛选和排序,并选择一地进行介绍写作;任务B,学生完善自己绘制的城市要素导图,并完成“介绍假日出游地”的写作内容。

教师对教学内容并没有停留在“诠释语言现象、操练语言结构”的层面,而是将出游地涉及的城市位置、城市特点、美食、旅游景点、风土习俗等进行了充分挖掘,将课文内容进行了升华,涉足了文化对比、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感以及对增强祖国山河自豪感的活动设计。

2.发现语言特点和逻辑性,运用要素框架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以《牛津英语》为蓝本教材,五年级主题式阅读文本或框架为单位,打通主题单元篇章内容,构建整体单元内容体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提炼出“出游地”涉及的城市位置、城市特点、美食、旅游景点、风土习俗等元素,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并在第三、四课时中,引导学生将要素进行展开和交流,对语言逻辑性和表达中多样的英语句式进行归纳和提炼,来促进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强化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3.开放课时的壁垒,促进学生个性思考

以“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为研究主线,对五年级Unit6单元教材进行整合重组,形成“1+2+N”的模式。重组的“Holidays”单元框架得以清晰,教师依据教材课文的难易程度,对拓展文本进行修改,调整文本篇幅,降低词汇难度,缩小学生的学习差异,为学生提供多篇文本,让学生通过多篇同一话题但语言表述各有不同的文本,发现和探究语言逻辑性、相似的元素和句式特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出相同句意的句式特点,归纳几大要素。

(四)设计亮点

1.将小学教材相邻年级同一主题内容相结合,深入挖掘文化根源

本课主题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在学习中带领学生感受文化的异同,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通过视频短片,使学生加深对假日所在地文化的理解,突显“有根源”的教学这一特点。

2.优化单元学习内容,对主题式阅读单元进行重组和建构

在本次主题式阅读单元的构建和开发中优化重组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考虑到单一的文本不足以使学生充分探究,因此在教材中文本的基础上,又开发出3篇与所学文本语篇结构相似的阅读篇章供学生探究,从而组成一个新的单元。教师通过提供多个不同语境的文本来让学生感知篇章结构。

3.借助思维导图,归纳节日要素,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本次研究以“归纳教学”作为探索主线,教师引导学生感知篇章结构,借助思维导图,通过对比、归纳,使学生梳理总结出描述节日的句式,归纳出节日话题的相关要素,形成正确表达的语言框架。通过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将知识内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归纳过程中产生的概念与技能,是储存在学生头脑中供使用的,他们需要得到巩固与应用。所以最后的课时,我们将研究目标聚焦在归纳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句式特点上,意在着重梳理教材的重点内容,将第一、三课时中的4篇阅读文本作为学生归纳总结的参考资料,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句式特点,培养学生进行写作,不断丰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课堂形态。

猜你喜欢
出游要素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与伙伴一同出游
出游季你都“妆”对了吗
《薇coco薇》编辑们的出游心水鞋包推荐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大卫出游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