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11-04 08:06赵燕徐凌忠秦文哲胡芳芳张娇高兆溶韩宛彤井玉荣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城乡居民传染病居民

赵燕,徐凌忠,2,3△,秦文哲,2,3,胡芳芳,张娇,高兆溶,韩宛彤,井玉荣

(1.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2;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3.山东大学卫生经济实验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传染病防治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与传染病防治相关的基本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维护和促进健康的能力[1]。当前,我国依然面临着严峻的传染病防控压力,尤其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2]。有研究发现,提高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是预防与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居民增强防范意识,掌握更多传染病防治的知识和技能,预防传染病[3, 4]。本研究旨在了解泰安市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泰安市15~69岁年龄段的常住居民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用人均GDP水平体现)和地理位置,于2020年7月—8月在泰安市6个县(市/区)中,每个县(市/区)抽取3-4个乡镇/街道(Proportional population sampling, PPS法),再从所抽取的乡镇(街道)中抽取8个村(社区)(PPS法),从每个抽取的村(社区)中随机抽取50个家庭户(随机数法),每户抽取1名15-69周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KISH表法)。最终有效样本3120人。

1.2.2 计分方法

采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纸质版进行入户调查,将健康素养划分为3个方面、6类健康问题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就是6类健康问题素养之一。判断题、单选题回答正确计1分,否则计0分,多选题答案全部正确且无漏选、错选计2分,否则计0分,未做出回答的题目一律计0分。以正确回答80%及以上调查内容作为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判定标准。

1.2.3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调查数据,采用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包括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的3120人中,城市居民共736人,占23.59%,农村居民共2384人,占76.41%;平均年龄为46.18±12.81岁,其中城市居民平均为44.47±12.14岁,农村居民平均为46.71±12.97岁;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上,占88.31%,农村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占71.35%;不同职业人群中,农民占多数;城乡居民在婚、未患慢性病、自评健康状况非常好/较好占绝大多数。详见表1。

表1 城乡居民基本情况

2.2 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单因素分析

2.2.1 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

泰安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总体水平为20.96%,其中城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29.62%,农村为18.29%,城市显著高于农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82,P<0.001)。

2.2.2 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在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是否患有慢性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自评健康状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婚姻状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婚姻状况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单因素分析

2.3 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为因变量,将居住地以及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列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居住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是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显著影响因素。以农村为参照,城市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更高(OR=1.486,P<0.001);以男性为参照,女性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更高(OR=1.289,P<0.05);以15~44岁年龄组的居民为参照,45~69岁年龄组的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更低(OR=0.638,P<0.001);受教育程度越高,居民所具备的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越高,以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居民为参照,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及以上的OR值分别为1.889、2.430、2.713(P<0.001);以农民为参照,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更高(OR=2.344,P<0.001)。详见表3。

表3 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不同居住地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是城市和农村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共同影响因素,性别是城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特有影响因素,城市女性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526,P<0.05)。详见表4和表5。

表4 城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5 农村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

泰安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总体水平为20.96%,城市、农村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城市显著高于农村(29.62% vs 18.29%),与以往调查结果一致[5-7],主要原因是农村被调查者多为中老年人、农民,受教育程度显著低于城市(χ2=240.253,P<0.001),获取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技能的能力较差,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

3.2 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性别是城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特有影响因素。城市中男女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显著高于男性,而农村中男女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与胡军霞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8],这可能是因为城市女性在家庭中承担更多教育孩子的事务,会更加关注健康知识[9]。本研究中,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是城市、农村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共同影响因素,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10-13]。随着年龄的增长,城乡居民的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越低,年龄越大,居民原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越难改变,对知识的认知理解以及获取健康信息的能力越差[14];受教育程度越高,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越高,与赵小娟、覃世龙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15, 16],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在知识获取和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能更准确有效地理解相同的信息,获取更多的健康知识[17];不同职业中,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医务人员由于职业原因更容易获取系统的医学知识,掌握更多健康相关知识,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高,农民因受到生活卫生条件的限制,健康意识比较薄弱,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18]。

3.3 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

加强传染病防控,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有助于居民树立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水平[19]。已有研究表明,健康素养水平高的人更能充分利用健康知识[20],传染病防治素养是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可显著改善其健康行为[21]。因此应开展传染病防治教育活动,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将农民、男性、中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居民作为重点人群,进一步提高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更好的预防传染病。

猜你喜欢
城乡居民传染病居民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石器时代的居民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高台居民
关于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几点思考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