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2021-11-06 08:16王翠翠马玉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7期
关键词:清除率乳酸重症

史 媛 王翠翠 马玉婷 李 雪

(1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是ICU常见的危重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也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除较普通肺炎更加剧烈的临床表现外,随着病情的迅速进展会伴随呼吸衰竭、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降低患者身心健康水平,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近些年,由于我国工业化、汽车等空气污染不断加重,均增加了重症肺炎的发病率。而意外事故的发生,也会引起患者感染,间接导致重症肺炎。不同病因、致病菌及致病场所导致的不同类型肺炎,可在某一阶段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恶化或加重成SP,且多数SP预后不良,其致死率可高达50%以上[2]。有研究表明[3-5],行之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是抑制SP炎症程度加重,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不良预后,以及降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的关键。全面护理是一种整体化、全面化的优质护理模式,本研究将其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2例重症肺炎(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全面护理其疗效及对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及乳酸清除率、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重症肺炎(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4.38±8.56)岁,病程2~12 d,平均病程(6.35±3.08.)d;观察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5.21±7.45)岁,病程2~13 d,平均病程(6.96±2.74)d。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上,并没有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纳入患者均符合2016版《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6]中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②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小与14天。③所有患者干预前接受正规临床药物治疗、抗感染治疗,并对原发基础疾病采取积极治疗。④参与本研究的SP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且我院伦理委员会已准许。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器官移植、心脏移植等外科手术后产生的重症肺炎患者[7]。②合并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疾病,如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③具有传染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同意此次试验研究,本试验经过伦理委员会允许。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接受重症肺炎常规治疗(包括呼吸支持、抗感染治疗、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基础病治疗等)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全面护理干预,两组的护理干预周期均为7 d。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①生命体征监测:采用床旁心电监护仪进行24h生命体征监控,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以及血氧饱和度(维持95%及以上),并记录其病情变化,当患者出现心率加快、意识障碍、血压降低等情况及时告知医师。②吸氧:重症肺炎患者多数存在乏氧情况,护理人员根据血氧饱和度监测情况予以不同流量氧气吸入(通常为5 mL/min)。

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包括:①呼吸道及口腔护理:重症肺炎患者由于高热、痰多、自身抗病能力低下,以及大量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患者呼吸道及口腔菌群处于失调状态,可能导致霉菌感染概率增加,因此呼吸道及口腔护理显得至关重要。此外持续吸氧造成的口腔、呼吸道黏膜干燥,选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及湿润棉签每日2次擦拭口鼻。②肺部全面护理:在确定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状况下,根据患者情况适当采取体位引流、有效吸痰以及振动排痰干预措施,通过肺部四诊及影像学检查确定引流位置,并帮助患者做出舒适并适宜引流的体位[8]。③发热护理:重症肺炎患者多存在体温高于正常情况,体温≤38.5 ℃时采取乙醇擦浴或冰毡机等物理降温措施,当体温>38.5 ℃时在物理降温基础上予药物降温。④心理护理:重症肺炎发病快,病势重,多数患者存在恐惧、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重症肺炎的发病及治疗流程,告知以往成功治愈病案激励患者,通过抚触和言语安抚患者情绪,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⑤饮食护理:调整重症肺炎患者饮食结构,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的流食为主[9]。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经影像学检查及理化检查出现显著改善,且未见并发症出现,有效: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各项理化检查出现改善,但存在少量且轻微的并发症,无效: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各项理化检查并未见到改善,且存在较多且相对严重的并发症。有效率=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总例数×100%。②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为当前国际通用的,来评估危重症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预后,以及了解急重症疾病进展的实时情况的评价系统。APACHEⅡ分数与危重症患者致死率呈正相关趋势。③乳酸清除率、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对重症肺炎的诊疗和病情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亦是其预后相关性较高的理化指标。④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结合症状发作频次、持续时间等,评估喘息、咳嗽、咳痰、胸闷各自积分。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试验所有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对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APACHEⅡ评分、乳酸清除率、CRP及PCT水平、临床症状评分)资料以()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有效率)以百分率表示,应用χ2检验。认为P<0.05时,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58.34%和77.7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2.2 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APACHEⅡ评分没有太大差别,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APACHEⅡ评分都有所减少,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

表2 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2.3 两组乳酸清除率、CRP及PCT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乳酸清除率、CRP及PC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乳酸清除率、CRP及PCT水平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乳酸清除率、CRP及PCT水平比较()

表3 两组乳酸清除率、CRP及PCT水平比较()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2.4 两组护理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测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后,观察组患者评分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情况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情况比较(分,)

3 讨论

肺炎是儿童群体、老年群体中的常见肺部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并且反复发作,严重损伤肺功能,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规范治疗,及可能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0]。而重症肺炎具有发病急骤,病势剧烈,反复发作,高致死率的特点,短时间内可累及多个器官,其预后仍未见显著改善[11-12],因此除予以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外,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护理秉承“患者为核心”理念,对重症肺炎患者予以整体化、全面化的优质护理,从多角度进行施护,旨在提升临床疗效及改善预后[13]。

将该种护理模式,通过心理护理,强化肺部护理、呼吸道护理等,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共同使患者更配合临床治疗,加强自身自信心[14-16]。观察组在进行研究前期准备时发现,在重症肺炎患者痰液细菌培养中发现其口腔菌群结构不同于正常人群,且真菌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得出了重症肺炎患者由于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及长期吸氧导致口腔及呼吸道菌群环境和结构改变的结论,表明对重症肺炎患者采取呼吸道、口腔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有学者在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时认为,通过控制抗生素用药种类和时间,以及加强口咽部护理是有效提升治愈率的关键[18]。重症肺炎病情严重及认知不足是导致患者产生负面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全面护理从疾病知识科普、治疗过程介绍,以及增加医患日常交流等方面安抚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以达到维持机体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改善预后的目的[18]。张爱红[19]在对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研究中,同样得出有效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降低作用。此外,重症肺炎的炎性反应属于消耗性表现,饮食护理干预是重症肺炎患者保持机体正常能量供给的基础,全方位护理予以足够营养支持可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全面护理观察组的有效率(P<0.05),表明了全面护理措施对提升重症肺炎疗效的优越性。而干预后两组乳酸清除率、CRP及PCT水平较干预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了全面护理可有效改善机体炎症及组织关注状态,具有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的作用。而观察组干预后,患者喘息、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也明显减轻,说明全面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意义。

综上所述,对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全面护理可有效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率,并且可以提高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并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清除率乳酸重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创伤患者的预后评估
产乳酸链球菌素的乳酸乳球菌的等离子体诱变选育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