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衰弱相关因素分析

2021-11-06 03:28凌珊楼慧玲袁辉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9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住院发生率

凌珊 楼慧玲 袁辉辉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510180

衰弱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1-2]。2013 年国际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协会衰弱专家共识将衰弱定义为力量降低和生理机能异常,并导致个体依赖性增加、脆弱程度加剧及死亡风险升高[3]。有研究表明,糖尿病会增加衰弱风险,且糖尿病合并衰弱的死亡风险增加[4-9]。本研究通过对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衰弱评估及对相关指标的收集并分析其相关性,旨在为探索老年2型糖尿病衰弱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105 例。(1)纳入标准:年龄≥60 岁;参照指南及共识可确诊为2 型糖尿病。(2)排除标准:1 型糖尿病;意识不清者。所有纳入研究对象或亲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文号:K-2017-086-02)。

1.2 衰弱诊断 采用2000 年由国际营养与老年协会提出的衰弱筛查量表(FRAIL)对患者进行衰弱评估,评估标准包括:(1)疲乏,过去4 周内大部分时间或所有时间感到疲乏;(2)阻力增加/耐力减退,在不用任何辅助工具及不用他人帮助情况下,中途不休息爬1 层楼有困难;(3)自由活动下降,在不用任何辅助工具及不用他人帮助情况下,走完1 个街区(100 米)较困难;(4)疾病情况,有5 种以上下列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急性心脏病、卒中、恶性肿瘤(微小皮肤癌除外)、充血性心力衰竭、哮喘、关节炎、慢性肺病、肾脏疾病、心绞痛等;(5)体质量下降,1 年或更短时间内出现体质量下降≥5%。量表总分5分,其中≥3分为衰弱,1~2分为衰弱前期,0分为无衰弱。

1.3 研究方法 采用统一临床资料调查表,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整理并比较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及无衰弱组的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住院时长、1 年内再住院情况、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存在糖尿病并发症、吸烟史、饮酒史、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BADL)评分及入院时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降糖药物种类及数量。(2)临床指标: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A1c,HbAc1)、尿酸(uric acid,UA)、维生素D(Vitamin D,VitD-T)、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肌 酐(creatinine,Cr)、三 酰 甘 油(triglyveride,TRIG)、胆固醇(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采用双能X 线进行双侧腰椎L1~L4,双侧股骨及双侧全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根据WHO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T值≥-1.0为正常骨量,-2.5<T值<-1.0为骨量减少,T值≤-2.5为骨质疏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将被纳入logistic 回归中进一步分析独立影响因素,所有检验为双侧,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105 例,其中男59 例、女46 例,年龄范围为63~95 岁,年龄(84.75±7.13)岁;根据FRAIL 分为衰弱组59 例(56.2%)、衰弱前期组24 例(22.8%)、无衰弱组22 例(21.0%)。3 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长、1 年内再住院情况、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存在糖尿病并发症、BADL评分及MMSE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表1。

表1 105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临床指标比较 3 组患者的HGB、VitD-T、ALB、HGB、TC 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表2。

表2 105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2.3 老年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衰弱的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MMSE 评分及BADL评分下降、住院时间长、维生素D 水平下降、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白蛋白水平下降,均为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具体见表3。

表3 105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衰弱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一般资料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105 例老年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衰弱发生率为56.2%,与郭潇潇等[10]研究基本一致,提示老年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本研究亦发现随着年龄增加,衰弱发生率增高,符合Yanagita 等[11]研究发现衰弱患者年龄更高,提示高龄是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05,95%CI1.002~1.219,P<0.05)。高龄导致全身慢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下降、细胞衰老、胰岛素抵抗加重、胰岛细胞受损,均可导致衰弱发生。可以看出,老年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住院时间长、1 年内再入院概率升高(均P<0.05),其中长期住院为独立影响因素(OR=1.631,95%CI1.258~2.114,P<0.05),严重影响生存质量。本研究显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均是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衰弱的相关影响因素(均P<0.05),这与国外相关研究一致[12]。表明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衰弱发生。为防治衰弱,积极控制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及心脑血管合并症极为重要。

衰弱目前分为躯体衰弱及认知衰弱。本研究亦提示BADL 评分下降是老年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65,95%CI0.006~0.723,P<0.05)。失能是躯体衰弱的不良结局之一。可通过入院时BADL 评分及早发现潜在衰弱患者,通过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预防衰弱进展。认知衰弱概念最早在2006 年提出,用来描述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及进展至痴呆的过程[13]。从本研究看出,老年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合并衰弱时,MMSE 评分明显下降,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OR=0.136,95%CI0.068~0.815,P<0.05),提示衰弱不仅是躯体功能障碍,亦存在认知功能损伤。通过对老年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MMSE评分,可及时筛查出存在衰弱的患者。

3.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指标与衰弱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提示,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VitD-T 水平低是衰弱的 独 立 危 险 因 素(OR=0.918,95%CI0.854~0.987,P<0.05)。VitD-T 缺乏导致衰弱可能是由肌少症介导的[14]。学术界认为,肌少症是衰弱的过渡阶段或是衰弱进展过程体现中肌肉表型的部分[1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VitD-T 缺乏,导致β 细胞功能失调,加重胰岛素抵抗,抑制骨骼肌细胞摄取糖分,导致肌细胞糖代谢功能受损,肌肉能量供应减少,肌肉收缩功能出现障碍。另外,胰岛素抵抗抑制分泌IGF-1,导致肌肉蛋白合成减少,肌量减少。最终引起肌少症,导致衰弱发生。

通过研究发现,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传统营养指标如ALB(OR=0.790,95%CI0.655~0.953,P<0.05)、HGB(OR=0.898,95%CI0.819~0.984,P<0.05)下降时衰弱发生率增加,均为衰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既往研究一致[10]。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问题。过于严格控制饮食导致营养素摄取不足,服用二甲双胍等药物引起胃肠道不适导致进食减少,以及部分降糖药物可引起维生素等丢失,均可引起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导致患者肌肉数量及力量下降,免疫功能失调等,表现出衰弱中的疲乏、活动力下降及体质量降低等症状[16]。

美国有研究提示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 水平和衰弱程度成明显U 型关系[17]。澳洲的研究提示HbA1c 水平≥6.5%的糖尿病患者的衰弱发生率最高[18]。而日本一项研究则发现低HbA1c 是虚弱的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19]。本研究尚未发现其相关性(P>0.05),可能与本研究数据量局限有关。另外,有研究认为,TC、LDL-C 水平与衰弱成负相关,HDL-C水平可作为判断老年衰弱患者预后指标[20-21]。而本研究仅发现TC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是独立影响因素,且余脂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可能与入组患者的多数存在服用降脂药物有关,影响结果。据报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骨密度是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22]。但本研究未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密度是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

综上所述,老年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率高,年龄越大,衰弱发生率越高。合并衰弱的患者住院时间长、1年内再入院概率均升高,严重影响生存质量。通过入院时进行BADL评分及MMSE评分,可以及早筛查出存在衰弱的患者。积极控制及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及心脑血管合并症,监测VitD-T、ALB、HGB 等指标协助评估患者的衰弱程度,通过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减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间,预防及延缓衰弱的发生。衰弱影响因素众多,本研究样本量偏少,分析因素局限,尚需大样本量前瞻性研究,以进一步研究老年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衰弱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住院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妈妈住院了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