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文化在高校通识教育体系中推广的必要性研究

2021-11-11 23:11|赵
对联 2021年12期

文 |赵 峰

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包括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以及学科文化内涵建设两部分,简言之,就是要培养“专业精,有文化”的复合人才,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以及学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对作为高校学科文化建设排头兵的通识教育体系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需重新审视旧通识教育体系在文化内涵建设方面的不足,并加以完善从而适应中国当下发展新形势。

一、传统艺术文化在高校的推广可优化高校通识教育体系

通识教育现代英文对应词为“General Education”,即普遍应接受的教育,该教育体系致力于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为不同受教群体提供共通的文化,识辨价值观念并形成基于社会共识的知识框架,将人类核心知识的获取、人文价值观的塑造以及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现代中国社会亟需通识教育,之前经常出现文科生不懂基本理科常识、理科生不通文法以及艺术生孑然孤立于文理之外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受前苏联教育体系影响,高校教育提供知识框架体系时,较为注重教育的政治及经济功能层面,未强调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养成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学生难以利用常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独立思考证判的能力。

通识教育是二战后西方兴起的新教育模式,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拓展着知识的范围、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持续研究及关注,其提供的知识框架也在不断更新补充。1996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会议,发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该报告提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提供四个支柱:第一,学识,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第二,学做,即学会在一定环境中的工作能力;第三,学会共同生活,即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及合作精神;第四,学会发展,强调尊重和发展人的个性,并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责任感采取行动,体现通识教育的核心目标。由于受历史因素影响,中国通识教育改革起步较晚,20世纪末,教育部在32所高校成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试点“全校通选课”,在知识框架上增加相应的人文、艺术、自然、历史与文化等基础学科内容,但相对于中国先前重理工、轻人文的状况,大学通选课的实施实际上是弥补基础教育的空缺,是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补课”,其辐射范围与实际效力尚不能完全补足中国当下高校学科文化建设所亟需的养分。

通识教育最显著的功能就是打通学科间壁垒,凝聚社会共识。中国古代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一套通识教育知识框架,即“四书五经六艺”,通过这一知识体系的灌输,从而达到儒家“仁”及道家“道”的共识,其中“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强调“德”;“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重在“智”;“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侧重“体”,20世纪中国教育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及后续延伸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源头也都来源于此。在《论语·述而》中孔子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即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仁德”是立身根本,最终致于“道”,代表人获得全面发展的自由,与西方通识教育倡导的“自由”异曲同工。中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是相对之前较为狭隘功利的“专业教育”而提出的,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试点通识教育改革最早的两所高校。复旦大学模式即在低年级不分专业,此阶段各专业基础教育知识贯通,到三年级再分专业培养,是典型的通识教育模式,其知识框架下的核心课程分为六大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批判性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命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融汇了自然、人文、哲学、艺术与文化等多个目标层面,且与学分制挂钩,其五大书院借鉴了中国古代的书院形制,以“读书,修身”为教育理念,力求开拓既有文化承续又有新意的教学模式,整个体系较为清晰完整。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借鉴复旦大学模式,虽说各地高校在具体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具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及形式,但都意识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能在高校通识教育体系中起到优化教育资源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对高校通识教育体系的优化作用较为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传统艺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神体现,其在高校的推广有利于形成贯穿通识教育知识框架的精神桥梁,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虽然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目前尚未占领高校这一走在意识形态前沿的主阵地,但各地已出现多种不同形式的利用民间艺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尝试,而且民间艺术文化通俗易懂且具有仪式性,适合大众参与,与大众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有利于意识形态在民众间的传播。第二,通识教育体系是向大学生传播文化及思想的主战场,传统艺术文化的普及及熏陶对不同学科专业都适用,席勒在《论人的艺术教育》中提到“艺术领域是一切本领可能发展的场地。就由于这个原因,它同样喜爱任何一种本领。”传统文化熏陶养成的人文素养可逐步内化为审美意识以及价值判断等专业素养,从而在各专业领域得到体现。第三,课程教学向传播传统艺术文化倾斜有利于优化通识课程知识框架,使其主次有序,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地位,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同时加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在高校通识课程中的比重可促使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共同提升。第四,传统艺术文化还能够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走进大学校园,寓教于乐,丰富装点师生生活,有利于营造和谐生动的校园文化。

二、传统艺术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是解决当下高等教育文化内涵建设不足问题的敲门砖

笔者认为教育的文化意识取向是教育的根本所在,直接关乎到“我们要教育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照搬西方教育模式根本行不通,由于文化传统不同,意识形态两异。针对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实施“拿来主义”的同时,必须根据中国国情适当改造。高校教育者处于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正面前沿,背后依托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文明积淀丰厚,必须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种文明要想实现持久发展,文化自信是重要的精神支柱。高等教育者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有责任教育有文化自信的大学生,并将其代代相传。

因此,高等教育需首先明确文化意识核心取向,绝不是个别人倡导的所谓西方先进文化,应该是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这一根本立足点不能改变。纵观中国历史,不要以为封建时代就是“糟粕”的代名词,中华文明的清荷就是脱胎于这些糟粕的淤泥之上。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称为“士”族,知识渊博,精通文学艺术,有思想有修养,更可敬的是他们大多拥有民族气节,不卑不亢。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国高校教育者首先应该是“士”,精通本专业,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有文化、有自信,能彰显中国文化精神和当代大学精神,这才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依托以及最本质深沉的文化内核。

三、学习传统艺术文化对高校学生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赋予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艺术作品又植根于传统中华文化,人唯有对传统文化艺术具有一定认识,才能发自内心地获得传统艺术作品所提供的灵魂与精神上的洗礼,从而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艺术,并将其内化为一个人在全面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某种修养。通识教育在培养学生该种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贯彻到高校教学中,实质就是如何传承、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继而注入当代意识、创新意识的问题,使大学生在充满传统艺术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培养艺术修养与综合人文素养,并引导大学生感悟至美,激发培养美好的情绪,进而启迪学生丰富的生活情感。学生通过掌握与探究民族传统文化与的艺术精神,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与祖国的热爱情感,从而逐步完善其人格品质。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既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诸子的哲人风范,也有唐诗、宋词的优美诗篇;既有数不尽的艺术珍品,亦有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等世界艺术宝窟,是中华儿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众多的民族、多彩的民风、淳厚善良的民德以及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无不为人们启迪灵感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契机,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供充足的营养。

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两朵“奇葩”。科技产品需要更新换代,去旧纳新,而优秀传统文化却不能抛弃,继承和创新一脉相承,不能割断二者之间的纽带联系。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在《现代主义绘画》一文中提到:“我们时代真正的艺术并不像连续性断裂的观点所说的那样。艺术仍处在连续过程中。没有艺术的过去,没有对保持杰出性的以往标准的需要和迫切要求,像现代主义艺术这样的东西是完全不可能的。”

正因如此,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呼唤传统艺术文化的强力注入,对高校通识教育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高校通识教育体系不仅是相关知识框架的罗列和展示,最终还要落实在教与学上,实施通识教育的担子不应只落在负责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肩上,更是全体高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高校教育者应突破专业限制,加强人文综合素质,大学生也应富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让学习和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在高校形成风气和潮流,传统文化能正气清源,传统艺术亦能,“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传统文艺的教化是一项长期、复杂以及系统的工程,是高等教育对社会负责,对民族复兴大任负责的良心工程,需要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和付出,高等教育者及规划者应摒除急功近利的思想,苦练人文素质修养的内功,假以时日,方可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尚。

诚然,中国教育文化内涵建设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于教育体系,不仅是高等教育,还包括基础教育。但教育不应是恒定不变的教条和规范,应该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概念,因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没有现成的套路,只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时俱进。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成效巨大,虽问题也颇多,但大家均有一个共识,就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很大程度上教育将引领经济发展,教育的合理性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重自然轻人文”的教育意识已被证明是僵化且不明智的,值得欣慰的是业界已充分认识到该点并努力矫正。公民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教育的文化内涵建设是跨时代的工程,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贯穿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全过程。

四、结语

现阶段,中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正处于紧要关头,通识教育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高等教育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科技发展需要高校跨学科的融合建设,为学科间的整合提供了便利,优秀传统艺术文化正可以借此注入,在高校通识教育体系大力推广,为当下高等教育改革带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