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1-11-11 03:43陈林
康颐 2021年15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护理满意度

陈林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预见性护理理念下的护理措施在新生儿科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之间于我院新生儿科接受诊疗的患儿共170人,根据每个新生儿接受的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接受常规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接受基于预见性护理理念下护理措施的对照组,并进行组间指标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4.71%;观察组的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4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预见性护理理念下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新生儿科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预测及风险管理,从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接受护理对象的满意度。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新生儿科;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173

引言

在长期的临床的诊疗中,新生儿科由于患者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以新生儿作为诊疗对象的新生儿科护理难度受到护理对象年龄较小、免疫系统尚未完善、缺乏语言以及有效的肢体反馈、缺乏家属的陪同等等原因的影响[1],相应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整体的护理期间合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大大提升,而相较于以往的护理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实施的滞后性,预见性的对策制定和风险管理车各位目前临床护理发展的方向之一,本研究中就以新生儿科的临床护理为研究对象,探究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实际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之间于我院新生儿科接受诊疗的患儿共170人,根据每个新生儿接受的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接受常规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接受基于预见性护理理念下护理措施的对照组各85人。其中对照组男女性别比例为45:40,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6.29±2.06天;观察组男女性别比例为47:38,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6.14±2.31岁,所有纳入研究的患儿均由其直系家属对研究充分知情了解后签署同意书,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在上述一般资料间也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的护理措施为基于传统的护理理念下的病情监测和医嘱执行的护理措施,对护理相关的风险的预防和管理也主要为问题出现后的及时对症处理的滞后护理;观察组的患儿则接受基于预见性护理模式下的相关对策,具体包括:首先,在新生儿科根据护理人员的分级不同就,建立包含多个分级的护理人员的预见性护理小组;接着,由护理小组成员收集新生儿科在既往的护理实践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患儿,并将不良事件进行记录、分类和可能导致的原因的分析;此外,针对新生儿科中常见的不良事件以及导致其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性的对策提出、执行、监督评价和标准化;进而在后续的临床护理中,根据护理对象的病情以及个人信息特点,进行可能出现的高风险的不良事件,并进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预防;最后,及时的获得护理过程中的反馈,积极监测生命体征,动态化的提升护理的质量和效能性。

1.3研究指标

本研究的指标纳入中,主要包括如下:其一,为了衡量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患者护理反馈和评价的差异,纳入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即为患者住院结束后,对患者或家属进行针对护理全程、多方面的客观评价,以评价反馈为满意的患者占比作为指标;其二,为了衡量预见性护理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及不良事件的预防能力,纳入护理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每组中发生的不良事件汇总的总数占比为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认为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为衡量预见性护理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及不良事件的预防能力,对接受不同护理模式下的具体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进行如表1所示的统计。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为了衡量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患者护理反馈和评价的差异,对诊疗结束后的患者进行如表2所示的护理满意度分析。

3 讨论

新生儿科临床护理与其它科室的区别使其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以往其它学者[2]的相关研究中认为这种不良事件的高发生率除了与患者年龄、免疫力等限制之外,还包括临床的诊疗行为和护理行为的滞后性和缺乏预见性,因而本研究中通过自身科室实际护理中总结不良事件的发生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不良事件的预见性预防和护理对策实施,最终实现了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一研究结果也与韩小曼[3]和杨玉婷[4]等人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叶巧章则在其研究中,将其应用于需要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的护理中,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预见性护理理念下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新生儿科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预测及风险管理,从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接受护理对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勉.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皀应用[J].健康必读,2018,000(001):114-115.

[2]戴柳青.预见性护理在儿科病房院内感染预防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017(025):104-106.

[3]韓小曼.预见性护理联合皮肤管理在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中的应用体会[J].健康必读,2019,000(003):234.

[4]杨玉婷,范丽丽.预见性护理对PICC置管新生儿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9,009(022):214-215.

[5]叶巧章,叶醒愉,张婉玲,等.危重新生儿肠内营养应用预见性干预护理的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011(002):152-154.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护理满意度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优质护理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