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酯类的药理作用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2021-11-11 04:14张国明刘小艳周晓玉
康颐 2021年15期
关键词:心绞痛不良反应临床疗效

张国明 刘小艳 周晓玉

【摘要】目的:对硝酸酯类的药理作用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84例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42例,常规治疗)与观察组(42例,常规治疗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比对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短,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生化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可有效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提高心绞痛治疗效果,且安全水平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硝酸酯类;心绞痛;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237

心绞痛是心肌缺血缺引发的临床综合征,以胸部压榨性疼痛、呼吸苦难、胸闷气短、咽喉部不适等表现为主,随病情发展易出现心肌梗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健康安全。有研究表示,该病治疗的关键在于病情控制、症状改善、心肌功能修复,早期干预可获取良好预后效果,降低疾病对病人生存质量的不利影响[1]。硝酸酯类药物血管扩张作用、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血流动力学稳定作用显著,适用于心绞痛发作控制与预防。鉴于此,本研究探究了硝酸酯类药物临床应用效果,旨在明确其药理作用,为心绞痛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84例入组探究心绞痛病人,均为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成两组,统计学分析其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对照组:42例,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区间38~80(58.78± 7.98)岁;病程区间0.6~8(5.22±1.21)年;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2例;CCSⅠ级4例,CCSⅡ28例,CCSⅢ10例。

观察组: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区间39~79(57.91± 7.44)岁;病程区间0.7~8(5.26±1.18)年;稳定型心绞痛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CCSⅠ级3例,CCSⅡ27例,CCSⅢ12例。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病人常规治疗,如根据病人临床表现与临床检查结果,针对性进行镇静、止痛、降压、降脂等治疗,同时指导患者科学使用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进行病症病情控制和改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如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国药准字H10940039),20mg/次,1~2次/d;浙江为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国药准字H20113193),10mg/次,2次/d。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心绞痛各项检查结果正常,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超过80%,视为显效;心电图等检查结果趋于正常,癥状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减少超过30%,视为有效;病情无变化或严重,视为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症状改善情况:统计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

(3)生化指标:测定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水平。

(4)不良反应:统计头晕、心悸、恶心呕吐、面部潮红、胃部不适等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数(n)、率(%)表示,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见表1。

2.2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经治疗观察组发作时间更少,持续时间更短,见表2。

2.3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水平更低(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发生率更低,但2组差异不大(P>0.05),见表4。

3 讨论

心肌缺氧缺氧是导致心绞痛发作的直接原因,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增加病人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发生几率,严重损害患者健康,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面对心绞痛患病人数的逐渐增加,探寻高效、可靠、安全临床疗法现实意义显著。目前,心绞痛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冠状动脉扩张剂等应用较为广泛。本研究则主要就硝酸酯类药物进行了探究,发现接受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病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且持续时间较短,与此同时心绞痛相关指标检查结果显示指标水平更低,说明在心绞痛治疗中,硝酸酯类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进行静脉、冠动脉等血管扩张,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减少心室负荷,改善心肌缺氧、缺血问题,达到心绞痛治疗目标[3]。与此同时,硝酸酯类药物可提升心肌顺应性,改善缺血区域供血状况,降低心肌缺血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更好维护患者心肌功能,缓解病人心绞痛症状。加之硝酸酯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镇静止痛药物、降脂药物等结合使用,可达到药物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此外,硝酸酯类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说明该治疗方案具备安全性。

综上所述,硝酸酯类药物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贾杏梅.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1):19-20.

[2]洪楚亮,熊美.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15):56-57.

[3]卢巧力.心内科硝酸酯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4):166-167.

猜你喜欢
心绞痛不良反应临床疗效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同是心绞痛,“性情”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