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声乐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

2021-11-12 15:25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共性声乐统一

■谢 婉/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传统理念下,很多教育工作者对于个性与共性的问题认知存在一定的偏颇,将保护学生的个性与促进共性发展放到了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这就导致很多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能灵活处理学生出现的一些个性矛盾,更不能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潜力。同时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容易以共性理念来统一约束学生,这样就很难使学生在声乐表演上有效提升。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落实,在高职声乐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在制定统一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更好的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风格,让学生可以不断的完善自我,进而推动学生综合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个性与共性的概念阐述

在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过程中,个性与共性是普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在语言、习惯、教育、文化背景,学习思维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性。正是这些独特的个性,共同构成了多元丰富的世界。而在不同个性气质之中,还包含着大量共性问题,这也是现代高校声乐教学所关注的一些主要问题。

共性一般指不同事物所具备的普遍性质,而个性则强调的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共性与个性都是事物所固有的一些本性,共性决定了事物的基本性质,而个性则体现出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从声乐教学的角度来考虑,共性强调的是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共同特征,是学生大众化,普遍化的一些学习特点等。如高职阶段学生所需要的课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是统一的,教师对学生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是统一的。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的目标是统一的,学习进度也是大致统一的,这一种共性处理方式更好地保证了教育的公平性,能够很好的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学生的学习水平也能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之下。而个性则是针对于群体中一个学生而言,他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独特的特征。同时,学生的很多个性也非常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如每个学生特别钟爱的曲目都不相同,针对自己喜欢的曲目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课余学习,因而在课堂学习中,他们更希望有一个表现的机会,同时获得师生的表扬和认可。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追求共性的统一之外,还要对学生的一些个性心理有效保护,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声乐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职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个性与共性的一些表现

(一)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全体学生要求进度统一,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相对一致,选取的教材内容也达到了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共性,能够更好的方便教师组织叫教学过程。但共性统一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就是方便教师针对性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以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而不利的一方面则是统一的授课模式很难兼顾学生的学习个性,使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学习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知识接受情况等都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二)日常训练

走出课堂,学生参与日常训练的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个性与共性问题。日常训练过程中,学生处于相对宽泛的学习氛围之下,他们的个性表现会更加突出。还有在发声训练方面,有的学生下的功夫比较多,取得的效果就会比较好;而有的学生下的工夫相对比较少,自然相对薄弱。另外,学生的先天基础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天生音色就异于常人,还有的学生声音的辨识度相对比较低。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而讲,在课堂之外,要想使学生的个性有效彰显,首先需要学生打好基本功,熟悉乐理基础,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自己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但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很多共性问题,主要为学习的过程中意志力不坚定,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不强等。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存在一些个性差异,也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以个性指导促进学生共性发展,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乐理基础。

三、高职声乐教学中促进个性共性有机统一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更好的发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阶段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声乐教学时,大部分时间开展的是共同学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夯实声乐基础,而且可以高效解决学生身上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使学生全面进步。在促进学生共同的基础上,教师对于学生的不同个性予以有效关注,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因此,在声乐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对他们开展一些针对性指导,这样能够更好地落实以生为本,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帮助,对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能够更好的突显以人为本,丰富声乐课堂的内涵和外延

在高职声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声乐教学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有效兼顾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可以更好的达成知识传递和文化育人的目标,使学生更好的发现声乐之美。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多角度的延伸和指引,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以外,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推送一些拓展性学习内容,让学生们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很好的扎实学生的声乐基础,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全面发展,以更好的突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彰显声乐学科育人特色。

(三)能够更好的促进师生互动,拉近师生心灵距离

高职阶段很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这就难以了解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就很难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也不能够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高职声乐教学中引入共性与个性教学探讨,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沟通,更好的拉近师生距离。让教师向学生传递多方面的知识,并以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熏陶,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能够形成良好的交流意识,在教学中形成良性互动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们提供更多表现与成长的机会。

四、高职声乐教学中兼顾共性与个性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开展阶段式教学灵活把握教学进度

声乐教学与文化课程的教学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声乐知识的学习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不仅要在理论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实践练习,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在高职声乐教学中要实现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教师首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提升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高效进步。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阶段式教学理念,以一个模块为基础,整合该部分课程所涉及的所有内容,让学生结合自身基础进行灵活掌握。一般教师可以将课程分为三段式或四段式推进,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来分阶段掌握。在对基本阶段进行有效划分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性为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知识,以更好的达成共性目标教学的目标。

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学习辅导等形式,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解决。针对个性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最后再在课堂上进行集中性解答,对于个别比较难的问题,可以与学生进行个人对话,或通过网络的形式完成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在保证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都有效掌握的前提之下,教师再让学生们进行歌唱表演、演唱技巧、歌唱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们对曲目充分熟悉。在了解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之后,教师还可以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一些技法指导,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歌唱风格和演绎形式。

(二)兼顾学生个性,给予学生更多表达与进步的机会

在高职声乐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对于班级内部的学生采取的是统一式教学,这一教学基础之上,教师还要能够更好的兼顾学生自身的个性,以更好的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角度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不同性格的学生之间可以有效互补多项沟通。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优良品格,教师还要积极的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要引入阶段性评价机制,让学生主动制定自己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目标,并通过评价量表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执行情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和积极进取意识,这样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就能更好的突破自我,获得连续性发展。在连续评价的基础上,还需要对他们的成绩进行有效的分层统计,全面评估,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更好的把握。结合学生取得的成绩,对他们一段时间的学习进行纵向对比,与统一层次的学生进行横向对比,为学生树立奋斗拼搏的目标。

总之,在高职声乐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是处处存在的,教学引导之下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的更加微妙。教师需要对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有效剖析,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协调发展。在推进教学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兼顾二者的统一,在共性课堂教学推进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个性予以关注,同时在课外时间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以更好的保护学生求真创新的个性,并鼓励学生突破自我,持之以恒,让学生在学习中以正确的方式凸显自我个性。

猜你喜欢
共性声乐统一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意味着什么?
淝水之战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统一方向 瞄准目标
自然界中相互作用的大统一理论简介
喜爱音乐的物理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