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集》佛赞注释简析与献疑

2021-11-12 17:18杨云清
散文百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形声维摩谢灵运

杨云清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谢灵运是中古山水诗的确立者,其人生与佛教关系甚密。谢灵运所作的佛赞主要有《和范光禄祗洹像赞三首并序》和《维摩经十譬赞八首》。顾绍柏先生的《谢灵运集校注》中对于谢灵运的佛赞部分注释较少,其中对于《维摩经十譬赞八首》只作了校勘,无注释。李运富先生编校的《谢灵运集》在顾绍柏先生的《谢灵运集校注》的基础上补充了更多注释,但对于佛赞部分的注释仍然较少。笔者在阅读中发现李运富先生编校的《谢灵运集》中部分对于佛教名相和义旨的注释存在疑点,这会对了解谢灵运的佛学思想和谢灵运佛赞的准确内涵产生障碍。本文就李先生《谢灵运集》佛赞部分的注释存在的疑点胪列并加以阐释论证。

谢灵运的《和范光禄祇洹祗洹像赞三首并序》,题中的“范光禄”指范泰,范泰因避祸而一心事佛,借用古印度寺名建袛洹寺,内立佛像,作《佛赞》(一名《祗洹像赞》),并致书谢灵运请和之。下面是范泰所作的《佛赞》:

精粗事阻,始末理通。舍事就理,即朗祛蒙。惟此灵觉,因心则崇。四等极物,六度在躬。明发储寝,孰是化初。夕灭双树,岂还本无。渺渺远神,遥遥安如。愿言来朝,免兹沦湑。

谢灵运的《像赞三首》是和范泰的《佛赞》而作,其中一首是赞佛像的,一首赞菩萨像,一首为缘觉、声闻像的合赞。第一首《佛赞》:

惟此大觉,因心则灵。垢尽智照,数极慧明。三达非我,一援群生。理阻心行,道绝形声。

我们通读此赞文可知,谢灵运并不是在此表达对佛和佛法的褒美颂扬,而是用凝练的笔墨概括出佛的核心内涵和佛教的最高义旨,显示出谢灵运极高的佛学修养。首句“惟此大觉,因心则灵”显然是化用范泰《佛赞》中的“惟此灵觉,因心则崇”。“垢尽智照,数极慧明”两句对偶,含义相近,意指烦恼尽而智慧生。“垢,烦恼之异名。”《俱舍论二》曰:“垢之与漏,名异体同。”《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染污净心,说以为垢。能惑所缘,故称为惑。”据《俱舍论卷二十一》载,垢属于小烦恼地法之一,而以恼、害、恨、谄、诳、憍等合称六烦恼垢,略称六垢。李注:“垢:尘垢。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也就是六垢。”由此可见,李先生本条注释有误。

“三达非我,一援群生”两句说明佛具广大之神通,但神通亦空无自性,佛有神通而不恃,其目的皆是为了“援救”众生,是接引众生的方便手段而已。“三达,在罗汉谓之三明。在佛谓之三达。即天眼,宿命,漏尽也。天眼知未来之生死因果,宿命知过去之生死因果,漏尽知现在之烦恼而断尽之。知之而明,谓之明,知之而穷尽,谓之达。”《大乘义章二十本》曰:“知之究尽说三达,明共二乘,达唯如来。”《大部补注八》曰:“三明居极,故云三达。”

李注:“三达:疑指‘三达德’,即三种常行的美德。《礼记·中庸》:‘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一援群生:全都是为了援救众生。”“三达”是佛教术语,此处并不是指儒家的“三达德”。由后句之义可推知能“一援群生”的应是“神通方便”而不应是“三种常行的美德”,故此处李先生注有误。

“理阻心行,道绝形声”作为《佛赞》的末尾两句,阐述大乘佛法的最高义旨,即佛所称指的“第一义谛”是超越语言和形相的,是不可思议的,不是可以依靠思维和想象能够认识的。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此处的“理”与“道”均指至高的佛理,也即佛法的“第一义”。“心行”,即心理作用,思维意识。《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释“心行”曰:“于心所起之分别意识、妄想、计较分别。”“形声”,指“形”和“声”,分别代指物质实体和语言。这两句的大意是:究竟真理不是思维意识可以认识的,会因“心行”受到“阻隔”;“道”是超越形相和言语的,拘泥于言语和形相就不能体悟“道”。此处的“绝”当作“断”或者“超越”讲,整句即“言语道断”之意。《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禅宗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云:“言语道断,非去来今。”都是说明真如实相不可用言语说明,非言语思想所能及,亦非分别思慧可知。

李注:“理阻心行,道绝形声:大意是说佛教道理可以阻绝尘世间的不善言行。”李先生此条注释只解释了“理阻心行”,如果按照李先生此条注释的逻辑解释后句“道绝形声”则不通。事实上,这两句的解释应该按照“心行阻理,形声绝道”的逻辑去理解才能合于佛教的哲学理论,才能作为对佛理的最终概括出现在佛赞的结尾句。再者,李先生的解释说“佛教道理可以阻绝尘世间的不善言行”本身就存在问题,且不说佛教道理是否可以阻绝尘世间的不善言行(绝不可能),如果把“理”解释为“佛教道理”,“阻”解为“阻绝”,何以见得“心行”就是尘世间的不善言行呢?可见,李先生此条注释是对谢灵运佛赞结语的误解。

第二首《菩萨赞》:

若人仰宗,发性遗虑。以定养慧,和理斯附。爰初四等,终然十住。涉求至矣,在外皆去。

李注:“菩萨:梵语‘菩提萨垂’的简称。”“垂”字有误,应为“菩提萨埵”。“菩提萨埵,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

“爰初四等,终然十住”意谓菩萨因地心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果在“十住”。“爰初”与“终然”相对,分别指“因地”和“果地”。佛教理论特别强调因果,将事物往往描述为“因—缘—果”的过程。谢灵运的《像赞三首》均反映出这一特征。“爰初四等”显然是在说菩萨的“初心”,即因地心。佛教认为,凡夫之所以能修行成佛,在于人人皆有佛性,而修行的过程即“从初发心至如来地”,觉悟的原因首先在于有一颗觉心,正是《佛赞》中指出的“惟此大觉,因心则灵”。

李注:“四等:即四众、四部众,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极为普通的刚入门的低级佛教徒。”

《佛学大辞典》中对“四等”的解释:“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也。从所缘之境,而谓为无量,从能起之心,而谓为等。以于平等起此心故也。《大部补注六》曰:‘四等,慈悲喜舍名四无量。《华严经》中亦名四等,四等从心,无量从境。’”从《佛学大辞典》中对于“四等”的解释来看,李先生对于“四等”的解释可能存在问题,笔者在其他词典中亦未见将“四等”解释为“四众”的说法。另外从文义来看,“爰初四众”与“终然十住”不甚吻合,且“四等”与“四众”均为佛教术语,在辞彩上并无较大差别,若此处文义为“四众”,谢灵运亦不必写为“四等”。故此处的“四等”,应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第三首《缘觉声闻合赞》:

厌苦情多,兼物志少。如彼化城,权可得宝。诱以涅盘,救尔生老。肇元三车,翻乘一道。

关于声闻、缘觉二乘的论述,《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中说:“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由以上一段经文可知,声闻、缘觉是三乘中有别于大乘的两乘,与大乘人的区别就在于声闻乘“自求涅槃”,辟支佛乘(缘觉乘)“乐独善寂”,而大乘人“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简单说声闻、缘觉乘修道的目的在于自度,而大乘人不仅自度,重在度人。

“厌苦情多,兼物志少”即是声闻、缘觉乘的最突出特征。“厌”在佛教术语中与“欣”相对,即“厌背苦集无量过患之善精神作用也。”“厌苦”即厌离娑婆之苦。“兼物”取“达则兼善天下”之意,此处即“利益天人,度脱一切”之意。整句大意为:(声闻、缘觉乘)多于厌离娑婆之苦而少于济世利人。

李注:“厌苦情:厌恶痛苦之情。兼物志:物我合一之志。”读此注使人并不能明了声闻、缘觉乘自悟自修自度之意,反而容易产生误解。按照李先生的注释,原句便释为“(声闻、缘觉乘)厌恶痛苦之情多,物我合一之志少”,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另外,通读此赞文即可得知,文辞文意几乎皆出自《妙法莲华经》。法华会上,佛以“三车”譬喻“三乘”,以“大白牛车”譬喻“一乘”。终不予三车,而赐以大白牛车之喻,显示开三乘之权,显一乘之实。如《譬喻品第三》经文着重强调如来所言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由此可知,“肇元三车,翻乘一道”的大意即在宣示法华会上世尊“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之理。而此处李注为:“翻乘一道:大意是说归根结底三乘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这样解释并不能指出三乘是权,一乘是实的主旨,所以是值得商榷的。

谢灵运《维摩经十譬赞》,是对《维摩诘经》中十个“譬喻”的赞辞。《维摩经·观众生品第七》曰: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谢灵运的《维摩经十譬喻赞》,应是对此段佛经文字中诸譬喻的赞辞,故其《赞》八首,一赞(水)聚沫、(水上)泡,二赞(热时)焰,三赞芭蕉(坚),四赞聚幻,五赞梦,六赞影、响,七赞浮云,八赞电。当然,谢氏赞辞的顺序并不严格地按照《维摩诘经》中的先后次序,如第六首《影响合》,是作者合“水中月”、“镜中像”、“呼声响”三喻而作赞。全文如下:

影响合

影响顺形声,资物故生理。一旦挥霍去,何因相像似。

群有靡不然,昧漠乎自已。四色尚无本,八微欲安恃。

“影响顺形声,资物故生理。一旦挥霍去,何因相像似”,影随形体而生,响随声音而起,都是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产生的,正如人的身体,一定要有所凭借,才得以存在,条件消失,凭借匿迹,身体便不复存在。“群有靡不然,昧漠乎自已。四色尚无本,八微欲安恃”,四色指的是地、水、火、风四大,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八微”指地、水、火、风四大以及色、香、味、触四尘,是小乘佛教解构世界所得到的本体,认为物质世界都系八微和合,没有自性。世间诸物莫不如此,“四色”、“八微”本来就无本无凭,那么由“四色”、“八微”和合而得的人身更是虚幻不实。佛教认为,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极微集合形成具体物质之时,至少须具足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始能形成。李注:“八微:疑指佛教‘八正道’,即为了达到理想的涅槃境界的八种修行方法,具体名目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故李注有误。

综上,谢灵运的佛学思想在其所作的佛教赞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自然万物形态各异之表象而宣示诸法性空的共同本质,这是谢灵运般若空观思想的主要内容。谢灵运这一思想主要是从现象界之空幻不实出发,认为万事万物都在生成、发展、变异、坏灭的过程中,没有常住性,所以性空。谢氏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与造诣高深的佛学家,在这八首赞文中表现出一种对佛教四大皆空的强烈认同,认为身体为四大合成,相对于自己的真如本性,是虚幻不实的,达者可以勘破生死,愚者则沉迷苦海。而谢氏以达者身份自居,表达出了超然物外的豁达。同时,以高度艺术化的诗句表达出自己对于佛法的体悟,对后世佛教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注释:

1.《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大正藏》卷第十四,第547页上

猜你喜欢
形声维摩谢灵运
敦煌壁画中的“探身维摩”像①
云冈石窟中维摩诘造像的类型与分期
谢灵运堪称职场反面典型第一人
六月节令殊胜之维摩诘居士维摩无病自灼灸 不二门开休闯首
文学阅读中提问的“三性”与“三指”
创设教学情境要巧“借”
根据“形声”记汉字
莫高窟第98 窟《维摩诘经变》新探
UP THE MOUNTAINS
偏旁部首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