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红色足迹前进(十)
——虹口滨江大道

2021-11-13 08:02郭树清
上海房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虹口滨江码头

文/郭树清

2017年7月1日全线建成贯通并向公众开放的虹口滨江,是一条沿黄浦江西岸由旧码头仓库改造而成的、供市民游览休憩的绿荫大道。它东起秦皇岛路,西至外白渡桥,由东向西分别为国际航运中心段(秦皇岛路至公平路)、置阳段(公平路至高阳路)、国际客运中心段(高阳路至虹口港)、扬子江码头段(虹口港至外白渡桥),总面积为31万平方米,滨江绿地面积为13.7万平方米,总长度为6.3公里。

一、昔日留法勤工俭学启航之地

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正式对外开埠以来,虹口区北外滩的黄浦江沿岸就成为重要的货运、客运集散地。早在1845年,英商东印度公司就在徐家滩(今东大名路、高阳路)一带建造了简陋的驳船码头。1860年,英商宝顺洋行建造了宝顺码头,这是上海第一个轮船码头。1861年,美商旗昌洋行建造了旗昌码头。1864年,英商蓝烟囱轮船公司重建虹口码头,将其由驳船码头改为轮船码头。

虹口滨江码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上世纪二十年代,许多国际著名人士漂洋过海,从这里的码头上岸“第一眼”看到了上海,如泰戈尔、爱因斯坦、卓别林等人来华访问、讲学都是从虹口滨江的码头上岸的,青年毛泽东也曾亲赴上海,在虹口滨江的码头送蔡和森等人赴法勤工俭学。

虹口滨江的北外滩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启航之地,也见证了一批批优秀共产党人从追寻真理的青年变成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里的黄浦码头、杨树浦码头、汇山码头、三菱码头,是当时赴法青年踏上革命之路的主要出发地。他们留学海外,取回真理,播下火种,点亮中国。这里为孕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培育一大批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留下了一幅可歌可泣、恢弘壮美的红色历史画卷。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一批有识之士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知识和真理、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开始酝酿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12年,在北京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不过在五四运动以前,我国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只有几十人。五四运动后,数以千计家境贫寒的青年学生通过华法教育会的介绍赴法国“勤于做工,俭以求学”,一面做工,一面求学,使这一运动达到高潮。

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先后20批1600多名赴法勤工俭学学生怀揣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驶离上海,踏上了旅程,其中有多批在虹口黄浦码头(位于秦皇岛路32号东码头园区)登船出发,分别是:1919年3月17日,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乘坐“因幡丸”邮轮留法,1919年12月9日,聂荣臻等人乘坐“司芬克斯”号赴法;1919年12月25日,葛健豪、蔡和森、向警予、蔡畅等人乘坐“盎特莱蓬”号赴法;1920年9月10日,邓小平等人乘坐“盎特莱蓬”号赴法;1920年11月7日,周恩来等人乘坐“博尔多斯”号赴法;1920年11月24日,张申府、刘清扬等人乘坐“高尔地埃”号赴法;1920年12月15日,何长工、穆青、孙福熙等人乘坐“智利”号赴法。而毛泽东同志曾经四次来到这里送别他的友人。

二、今日景色秀美休憩之地

昔日的虹口滨江一带,几乎没有高楼大厦,大多是仓库、堆场,周边是低矮的旧式里弄,沿街是清一色的二层小楼,店铺密集,商品琳琅满目,生意兴隆,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热闹非凡。码头上,彻夜灯火通明,车来车往,人声鼎沸,一艘艘客轮在上下客,一艘艘货轮在装卸货物,一派忙碌景象。那时候,行走在马路上,雨天污水四溅,晴天灰尘飞扬。

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45公里长的黄浦江两岸滨江大道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为了实现市政府提出的贯通黄浦江两岸滨江大道的目标,2016年9月虹口区政府有关部门开始启动滨江贯通规划研究工作,并加以实施。

如今的虹口滨江,满目葱绿,地草如茵,花木茂盛,鸟语花香,景色幽雅,空气清新,成为集园艺、生态、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一方宝地。这里四季如画,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群与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英姿飒爽的标志性建筑隔江相望,遥相呼应。东起秦皇岛路、西至外白渡桥的滨江绿地公园风景如画,游艇码头、国际客运中心、白玉兰广场等造型别致,令人目不暇接。国际客运中心段,还专门设置了码头文化露天博物馆,用图片和二维码展示“码头衍变”、“西学东渐”、“名人踪迹”等故事,以廊架结构为展陈载体,并通过图文、浮雕、史地人物标志、建筑物件小品等,结合虹口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示以1843年上海开埠为起点,到上海近代工业创办,再到先进的社会文明开启的全过程,以上海城市发展历史为主线,展示上海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对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久前经过改造,开通了亲水平台,设置了座椅,摆放了盆景,让人们近距离亲近母亲河。市民、游客在这里不仅能沿着绛红色塑胶步道,徜徉于碧水之畔,穿行于绿荫之中,漫步于花丛之间,享受休闲健身乐趣,还可以领略浦江两岸风景,获得文化魅力的熏陶。

三、未来城市更新追梦之地

近年来,虹口滨江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以城市森林为基底,通过对滨江绿地景观空间、功能布局、绿化种植等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和整体提升,打造黄浦江沿岸开放式观景空间,让市民体验可进入式的自然生态休憩空间。

虹口滨江公共空间规划着力于体现“虹观浦江”的整体理念,突出虹口独特的地理位置,打造欣赏陆家嘴、外滩最具上海特色的“明信片”区域。通过将虹口滨江公共空间分为三段(虹口港以西段、国客及置阳段、国航段),分别塑造“历史、现在与未来”的风貌景观定位,展现流光溢彩、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叙述海派时光绵延的滨水风貌画卷。改造工程全新打造了云帆园、云影园、芸生园、滴水园、知觉园与蝶恋园这六大观景园。置阳段改造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充分尊重和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营造微坡地形,综合考虑了地形排水和景观效果。场地中的景观家具采用可再生材料制作,其中,置阳段最美滨江驿站侧边休闲坐凳为16万个回收的牛奶盒加工处理后制作而成。

眼下,北外滩4平方公里的宝地正在打造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世界级城市最美会客厅”。目前,北外滩已经走在5G时代的最前列,正在建设一个“5G全球创新港”。根据市政规划,此处将再建十几栋摩天大楼,最高的有480米,将成为申城第三高。北外滩滨江正在向人文、生态、智慧滨江转变,既展现“都市森林,炫新滨江”的好生态,又不断提升经济和产业布局,已集聚了4000多家航运企业、1000多家金融企业。不久,经过城市更新的北外滩将成为上海的又一个金融高地,与陆家嘴、外滩形成“黄金三角”。

虹口滨江车水马龙、游人如织。虹口滨江正在日新月异发展着、变化着,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像五线谱上的音符,仿佛正在演奏一曲激昂的交响乐。晨影霞光中,像一颗红宝石放射出半紫半金的颜色,把整个滨江照成紫金色,闪闪发光。飘飘渺渺的雾气,把这里的绿色空间幻化成云蒸霞蔚的曼妙景区,分外娇媚。倏忽间,成群的海鸥展开轻盈的翅膀从太阳前缓缓飞过,与滨江融为一体,妙趣横生,灵动奇绝,好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美极了!夜幕降临,绚烂的灯光把浦江两岸照得五光十色,灿若星河,灯影斑驳,光影璀璨,花影缤纷,突显灿烂的文化内涵与浪漫风情。几艘游船从眼前穿梭而过,激起了浪花一波波,展现出一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猜你喜欢
虹口滨江码头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上海虹口社区护士对老年人的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丹麦DALI 5.1.2全景声,家里的角落处处有影音 滨江一号多功能影院
最萌感谢信
滨江新区日雕感怀
前往码头
虹口三至喜来登酒店推出明悦礼盒专柜
在码头上钓鱼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