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家咨询法构建危重新生儿数据库

2021-11-18 08:04刘真真赵文静张先红
护理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产儿危重条目

刘真真,赵文静,张先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

为适应新生儿学科多中心研究发展的需要,一种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医疗机构间合作和协作的模式在发达国家已经逐渐建立起来。这种模式可作为持续评价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质量的工具。主要通过建立从患儿院前急救转运至住院救治和出院随访等情况,整合成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资料分析,评估NICU整体的医疗质量,并对不同年度的新生儿诊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这样的数据库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NICU的救治水平,同时也为医疗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1]。我院于2016年建立以医联体和产儿联盟为基础的危重新生儿转运及救治系统,并与重庆及西南地区多家医院紧密合作。根据临床实际[2]以及国内外协作网的危重新生儿病例纳入标准和《中国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与管理指南》将我院危重新生儿定义为满足以下任意1个条件:出生孕周<32周;出生体重<1 500 g;感染性疾病(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等);先天性疾病;生后复苏;需要呼吸支持;有外科手术指证;且危重新生儿由我院院前急救“120”转入,则纳入本数据库集中管理。

1 方法

1.1 形成数据库条目 由3名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1名初级职称人员成立专家函询研究小组。两名成员进行文献阅读,制定专家咨询条目池和访谈内容。根据拟定的条目结合实际分析,确定专家咨询问卷条目。对研究小组的3名高级职称人员进行预调查,修改完善问卷条目。问卷分为转诊机构信息、围产相关信息、转运信息、患儿信息(分为基本信息、呼吸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其他等6个模块)、出院随访共计五大部分。

1.2 拟定专家咨询问卷 研究小组拟定了咨询问卷。①前言:说明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提出本数据库拟纳入的危重新生儿数据采集的标准;②专家基本信息:包括专家的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围产相关工作年限等;③专家的熟悉程度与判断依据:采用专家自评的方式;④危重新生儿数据库构建方案:各条目的重要性按照Likert 5级评分法[3]从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依次赋值,每个条目附有修改意见栏,专家可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并说明理由。

1.3 选择专家 查阅相关文献,经研究小组讨论,选择我院医联体和产儿联盟中从事围产及新生儿学的骨干医生、护士作为专家咨询的对象。纳入标准:我院医联体和产儿联盟成员单位;从事围产相关工作临床及管理工作的骨干医生、护士;熟悉危重新生儿数据库设置原则;自愿参加本研究。由于数据库条目内容较多,考虑到围产专业涉及范围广、亚专业分工细致,将本数据库咨询内容分为产科版和新生儿版。最终纳入产科咨询专家34人,新生儿科专家51人,分别来自重庆主城及区县、西南地区的三级或二级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童专科医院等。围产及新生儿工作年限为5~34年,其中≥10年共55人;管理岗位27人,临床岗位58人;高级职称33人。参与人员专业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

1.4 实施专家咨询 2轮专家咨询均采取问卷星的方式发放咨询问卷。第1轮咨询问卷回收后,两名研究者整理专家意见并对培训方案进行修改,形成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后进行第2轮专家咨询。2轮专家咨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专家的一般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专家的积极性用每轮问卷的回收率表示。采用专家的权威系数(Cr)评价函询结果的可靠性,由专家对研究问题的熟悉程度(Cs)以及做出判断的依据(Ca)两部分决定[4]。熟悉程度分为很熟悉、较熟悉、一般熟悉、较不熟悉、很不熟悉5个等级,分别赋值1.0分、0.8分、0.5分、0.2分、0分。判断依据包括4个维度,每个维度再根据对专家判断的影响程度分为大、中、小3个层次:理论分析(0.3,0.2,0.1)、实践经验(0.4,0.3,0.2)、同 行 了 解(0.2,0.1,0.1)、专 家 直 觉(0.1,0.1,0.1)[5]。一般认为Cr≥0.7为可接受[6]。专家意见的离散趋势用变异系数(CV)以及协调系数(W)表示。协调系数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2轮咨询均按照相关文献指标筛选原则删除重要性得分<3.5分或CV>0.25或满分比≤20%的指标[7];修改或增加指标原则为:有2名以上专家提出类似修改意见[8]。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家的积极程度 产科版第1轮专家咨询发放问卷34份,回收有效问卷3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0%,有11名(32.35%)专家提出了建议;新生儿版第1轮专家咨询发放问卷51份,回收有效问卷5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0%,有9名(17.65%)专家提出了建议。产科版第2轮专家咨询发放问卷34份,回收有效问卷2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2.35%,有10名(35.71%)专家提出了建议;新生儿版第2轮专家咨询发放问卷51份,回收有效问卷4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27%,有19名(44.18%)专家提出了建议。两轮专家咨询中专家均有较高的积极性。

2.2 专家的权威程度 产科版第1轮专家的Cr为0.77;第2轮28名专家的Cr为0.88。新生儿版第1轮专家的Cr为0.81;第2轮专家的Cr为0.88。说明本研究的专家权威程度较高。

2.3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见表1)

表1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2.4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用各指标或条目的重要性均数表示。2轮专家咨询中,转诊机构信息、围产相关信息、转运信息、患儿信息和出院随访等五大指标重要性均数均>4分,所有条目的变异系数均<0.20。一般认为变异系数<0.20是在可接受范围内[9],说明本研究专家意见较集中。数据库条目修订情况见表2。

表2 数据库条目修订情况

2.5 形成区域内危重新生儿数据库 经过2轮专家咨询后最终形成危重新生儿数据库共包括转运信息、围产相关信息、患儿信息、出院随访,共计四大部分。具体见表3~表6。

表3 转运信息条目

表4 围产相关信息条目

表6 出院随访条目

表5 患儿信息条目

3 讨论

危重新生儿数据库基于医联体和产儿联盟的前提下进行构建,适应学科发展和危重新生儿诊治和护理发展的需求。建立危重新生儿数据库,不仅有利于了解转运及孕母情况,也便于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随访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2轮专家咨询结果显示,专家权威系数高。第2轮专家咨询后大部分的肯德尔协调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专家咨询后内容调整有效,专家意见的一致性较高,咨询结果可取。本研究的专家为我院医联体和产儿联盟下的单位,可从不同的角度提供较全面的意见与建议,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通过专家咨询法构建危重新生儿数据库的条目,由转运要求、围产情况、转运细节、危重新生儿救治过程、结局等构成。目前电脑端软件已完成,临床医生和护士可通过电脑端录入数据,并生成报告。数据库系统在内网使用,确保数据库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对危重新生儿的数据管理应从围产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了解。通过数据库监管加强对危重新生儿的院间转运管理,对住院和出院后随访进行一体化数据管理。医护人员可由电脑端、手机端进行实时录入数据和回顾分析,对危重新生儿救治的信息化建设和无纸化办公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数据库功能的逐步完善,可对医联体和产儿联盟中单位开放部分查看权限,对转出医院进行有效反馈,共同提高围产期标准化管理及新生儿救治质量。

猜你喜欢
产儿危重条目
2017-2021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基于二孩政策的活产儿出生顺序与早产及低出生体质量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