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中学习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11-20 06:52欧阳申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4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

欧阳申源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美术创作中,我们应具备、形成怎样的平面意识,观察习惯对于美术学习的意义。其实,平面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形成于我们的大脑中。我们要透过观察,去发现事物的构成,体会节奏的变化并感受事物的不同美感。在美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形成平面意识并学会如何看,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美术教育;平面意识;观察习惯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是人类意识一个特殊的思维过程,符号是思维的主体,我们以信息传达为目的,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对物象的位置、比例、相互关系进行规划。教师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创意就是平面设计的精髓所在,没有好的创意,即没有好的作品。

作为造型艺术的绘画,我们要在有限的画面内让人最大程度地产生共鸣及思索,实现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想要实现这样的功能,我们需要基于生活,不断发掘作品的构思深度,这正是作品的生命所在。“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艺术创作需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创作中融合他们生活的体验、精神感悟以及历史文化背景。

一、平面意识及其对美育教学的意义

(一)平面意识的概念

很多绘画作品都隐藏着平面意识,这种平面意识不仅仅指在绘画中的二维平面,在很多的立体空间、装置艺术作品中,我们也能从中发现平面的踪迹。在李霆的《论绘画中的平面意识——民间美术的启示》一文中,他将平面意识分为了三种,分别是:真实的平面,抽象的平面,意识中的平面。真实的平面指的就是我们通常意义的二维平面,比如,画纸、墙面等客观存在的平面。抽象的平面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是一种分裂重组的视觉感受。意识中的平面是指作品中作者精神层面的观点、经验、知识、历史等方面渗透于作品之中,使作品有纵向深度的精神元素被平面化。查尔斯·兰布说过:“没有什么比时间和空间更让我感觉困惑的,但也没有什么比时间和空间更让我确信的了,因为我从来就没考虑过它们为什么存在。”

(二)平面意识对于美育教学的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几乎无时无刻都在接触与感受平面设计,无论是读书、上网、看电影或是街上的建筑,等等。一切的社会活动几乎都与平面设计有着联系,所以,平面意识这个概念,其实早已在我们的大脑意识中形成。

平面构成是平面设计的思维方式,平面设计也是平面构成的具体应用和实施。按照性质和特点划分,平面构成可以分为两类,自然形态构成和抽象形态构成。以自然形态为基础,保持事物原有特征的构成属于自然形态构成,运用点、线、面进行组合,形成抽象几何图像,抽象构成是最具想象力也是最常见的构成形式。在美术教学中,构成往往是我们总是在反复强调的问题,线条、形状、空间、色彩、装饰等内容构成了画面的整体布局。我们要学习如何从混乱和随意中找到条理,有计划地合理分布画面中的内容。如,文字的位置,图像之间的大小关系,空间关系,是对称式的构图,或是对角式的构图。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看,不断地实践尝试,从而形成平面意识。

好的平面意识,往往能创造出富有深意、充满想象空间的作品。比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作品,画面中耶稣站于画面的中心,透视线都汇聚到他身上,交代了作品的主人公;所有人物的排列成波浪形,让观者能够感受到画面中的骚动不安;耶稣的人物形态成三角形,表现出他的平静。而犹大身体倾斜,则表现出了他的躁动与不安。

绘画属于视觉艺术,平面意识与美育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构图在视觉上对观看者来说是可以产生作用和效果的。恰当的构图,往往可以对观众产生支配性作用以及鼓舞作用,它不仅仅可以明确画面的中心,也可以引导视觉的顺序。人之于艺术作品,最直接的就是对美的感受。在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感是很重要的基础。合理的构图能让作品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平面意识是一个思考过程,我们在美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这方面的思考,通过大量的作品赏析,写生、创作,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二、观察习惯对美育学习的意义

(一)如何“看”图像

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看与感受,让学生的双眼脱离普通课堂的局限,从而感知事物与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及表达能力。

我们在美术学习中,记住图像并不是目的,学习创造,学会思考才是必要。当下美术欣赏课的困境有:第一,图像有距离感;第二,内容成结论性;第三,教学成孤立性。在平时课堂中,学生的眼睛是受到限制的,他们无法真正地看见美,就无法去真正地感受美。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们始终停留在二维平面的学习中,让他们画风,他们无法真实感受风,让他们画花,他们无法真实闻到花的芬芳。我们首先要转变上课的形式,走进博物馆,走进大自然,开拓学生眼界,增添学生感受,让学生实现真正的“看”。其次,我们要转换课堂角色,美术是一门感性的学科,感受很重要,我们应该把思考的过程交给学生,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总结、去理解,而不是给学生结论。

(二)看与感受对于美术鉴赏的意义

在美术欣赏中,学生对于美术的评价还是十分的单一,复杂与写实是学生们最大的判断标准。这在多元的艺术下必然是狭隘的。为何?第一,他们对于艺术的认识还不够丰富,他们看的还不够多,在观察上的欠缺,自然导致了学生们集体的写实主义;第二,在艺术作品与情感结合方面,学生还很薄弱,因为学生们缺乏感受,课堂中可以获得的感受大多是通过看,而仅通过看,很难对其投入情感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评价与创造。总而言之,艺术是观察、理解、情感、探索、创造的综合体,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用更加多元的方式去评价、理解艺术作品。

三、结语

在实际的课堂案例中,笔者体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引领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历史,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赏析艺术佳作,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对艺术作品产生更多的感受;将“艺术空间”无限扩大,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美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李霆.论绘画中的平面意识——民间美术的启示[C].天津美术学院优秀研究生论文集,2005.

[2](美)阿历克斯·伍·怀特.平面设计原理[M].黄文丽,文学武,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責任编辑  胡春华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完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对策初探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维吾尔民间美术对南疆高校美术教育的影响分析
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考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