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域下初中篮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以三步上篮、两人短传快攻为例

2021-11-22 03:30黄宁波罗燕仙易干军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3期
关键词:上篮符号学符号

黄宁波,罗燕仙,易干军

(1.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广东 广州 510080;2.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广东 广州 510320;3.广州市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515)

符号在诸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多,而在体育学科中的运用相对较少。在符号运用于体育教学的现有研究中,大多是质性研究,极少有实践实例论证的研究。本文立足初中篮球教学,在对符号相关理论加以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实例论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篮球教材内容和学情,认为三步上篮、两人短传快攻教学内容适合初中生学习,既超越单个动作的模仿练习,又不涉及较复杂的战术策略,介于逻辑推理和综合运用之间。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增强,综合运用的能力也逐渐提高。因此,在篮球实践教学中,针对初中生现阶段身心特征选择适宜的篮球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符号的运用,将极大地丰富初中篮球教学的形式与方法。

1 符号的概念和内涵

符号学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其中能指是语言符号的‘音响形象’;所指是所表达的概念,即意义。”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Poirce)将符号定义为:“符号是能够被用来在某些方面代表其他东西的物像。”中国学者赵毅衡对符号的解释是:“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可见,学者们对符号的定义有一个共性之处,即符号代表某物的物像(信息),与意义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符号定义为是传递信息、携带意义的记号或标记。符号学即意义学,是一门探索普遍思维、研究符号意义的学科。符号的内涵可从5个方面来诠释:(1)符号是社会约定、习俗的产物;(2)符号是一种载体、媒介、工具,传播、传承文化;(3)符号的关联性包括了表征关系和意指关系,通过表征关系的存在现象,透视意指关系的信息;(4)符号表达其意义,需经过符号信息的发出、传播、编码、解码、内化过程,才可生成意义;(5)基于体育学科而言,身体行为包括了身体姿势、动作形态、动作轨迹。一个动作就是一个符号,组合动作是由多个符号“合一表意”而成的。

2 篮球运动的符号学特征

2.1 篮球运动的“文化性”特征

从符号学角度分析,本文可将篮球符号分为篮球体语符号和篮球语言文字符号。篮球体语符号包括篮球技术动作等行为规范载体;篮球语言文字符号包括篮球志、篮球规则、篮球图解、篮球图形、篮球原理等文本类资料和篮球术语、训练口令(声音)等信息载体。篮球志记载了篮球起源和发展历程;篮球规则是篮球运动开展和发展中,既受到社会普遍性认可,又约束篮球运动员行为规范的社会准则;篮球原理是篮球文化发展中的经验提炼;篮球术语是篮球相关概念的称谓集合,约定俗成的语言文字符号。可见,不管是篮球符号中的体语符号,还是语言文字符号,均携带了“篮球文化”的符码,其隐含,抑或直观表意,无不体现出篮球运动的“文化性”。

2.2 篮球运动的“象征性”特征

篮球象征符号与篮球象征意义在其象征体系中处于特定的位置,并产生各自不同的功能。篮球象征符号是篮球本身以及篮球相关的人和事的记载或标记。篮球象征意义包含了篮球行为、篮球社会现象、篮球自然现象、篮球文化等。例如,乔丹牌的标志图形是两脚成“人”字形,左臂垂直向下,右臂持球高举扣篮的姿态。可以说,这个乔丹牌的标志是一个特定的象征符号,其象征意义是隐含的,需要了解其人和背后的故事。乔丹是一位拥有6枚NBA总冠军的超级篮球明星,他求胜欲望强烈、充满激情,其球技和成就让后人仰望,难以超越。尤其是其踏在罚球线起跳飞身扣篮的动作成为他的标志性动作,获得“飞人乔丹”的美称,这个标志性的动作,在商业运作中成为一个品牌的商标。由此可得,象征符号能代表某物,在特定场景下起标榜或标志作用,且传达、传承其背后的象征意义。例如,芝加哥公牛篮球队的队标是“红色的公牛”,体现力量、实力、激情。可见,篮球象征符号承担传递信息任务,甚至产生个性化的行为,使篮球运动的“象征性”符号特征越发凸显。

3 符号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篮球教学实践中,教师将符号融入课堂,有利于课堂高效,改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概念化、生动性。同时,符号作为媒介,为初中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能促进初中生认知与探究,或发挥“催化剂”作用,增强初中生的竞争意识。

3.1 运用篮球术语,促进教学概念化

在初中篮球教学中,教师传授符号、三步上篮、两人短传快攻等概念,强调概念中的篮球符号所蕴含的形态、姿势、轨迹,以加强初中生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篮球术语属于语言文字符号,是篮球发展历程中社会约定而成的篮球符号,也是对篮球相关概念的凝练文字。教师运用篮球术语控制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与篮球符号相关的动作技术。教师传授相关篮球术语,促使初中生内化篮球技术对应的体育概念,促进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体育学习认知。例如,在传授三步上篮篮球术语时,要求初中生运球腾空持球跑动两步或腾空接球跑动两步后,腾空上篮(第三步落地前出手投篮)。初中生了解篮球相关概念过程中,促进其思维认知,促使概念的意蕴在初中生大脑中加工和储存,从而加强了初中生对这一“知识”的记忆,获得习得性篮球理论知识。初中生通过对篮球术语的学习,能审视身体符号,及时纠正、改进动作,力求身体姿势优美、动作形态自然、动作轨迹路线正确。

3.2 运用语言符号,促进初中教学生动性

声音作为语言符号,是师生之间传导信息的纽带。在初中篮球教学中,语言符号包括练习口令、提示语、激励语言等,教师合理运用语言符号能促进教学课堂的生动性。例如,初中生进行三步上篮练习时,教师采用“1,2,3”的口令,引领全班学生一起喊口令,既约束、规范了初中生的步伐节奏和步数,又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如,教师在传授两人短传快攻时,要求传球距离突出“短”,减少被抢断的可能;推进速度提倡“快”,尽快完成进攻;传球方向、落点要求指向“前”,使球引领人向前推进;在接近上篮时,应适当减缓速度,强调身体重心的“稳”。只有个体在协调、稳定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保证投篮命中率。两人短传快攻中所提的“短”“快”“前”“稳”,都是符号“文化性”特征中的提炼语言,在时间节点处,教师及时大声地说出相应的字,能提示初中生将要进行的动作行为。例如,初中生准备上篮时,听到“稳”字,会有意识放慢步伐,稳住重心,力求投篮准。教师的提示语言,加深了初中生的认知和执行,甚至初中生也跟着教师在关键节点出大声说提炼语言,促进了师生互动,使课堂生动、活跃。

3.3 运用图形符号,提高初中生的探究能力

图形符号是以图形为载体,传递信息,表达、解释其意义的视觉符号,包括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运用图形符号进行体育教学需考虑指示作用、简洁易懂、与教材的融入性、符合人的审美标准、文化内涵5个要素。在初中篮球教学中,教师综合参考上述5要素,有助于提高篮球教学的探究性。例如,在三步上篮的教学中,教师在既定的路线上画两个简洁易懂的脚印,能引发初中生“踩着脚印上篮”“规定三步上篮的步数”“为何只画两个脚印?”等的好奇心,初中生在对“脚印”质疑、思索中,加深了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促进其踏准节点、调整步幅和把控节奏。可见,初中生运用图形符号,能将视觉记忆转化为动作记忆,促进动作技术的掌握,提高探究能力。

3.4 运用象征符号,培养初中生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是人努力进取、追求卓越的积极心态。体育教学培养初中生的竞争意识应遵循3个原则:(1)提供公平的平台参与竞争;(2)为初中生创设人人通过努力获得胜利的机会;(3)合作与竞争相辅相成。教师遵循上述3个原则,开展篮球教学比赛,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竞争意识。篮球象征符号在篮球教学比赛中起媒介作用,教师根据实际场景,挖掘其象征意义,培养初中生竞争意识。例如,在两人短传快攻接三步上篮的接力比赛中,教师采用异质搭配组合,将全班分成4组,使每组均有机会获胜,进行组间评比。每对组合上篮成功后,在显示板上所在组的位置贴一个标有“公牛”符号卡通纸,贴得最多的组为优胜组。初中生受NBA公牛队获6次总冠军的实力、激情熏陶,积极参与、激烈竞争,尤其看到本组贴纸越来越多时,易兴奋高亢、欢呼如潮,荣誉感油然而生,无形中培养了其竞争意识。

4 结 语

本文以初中篮球教学中的三步上篮、两人短传快攻2个实例为例,为符号运用于初中篮球教学证实了可行性,提供了教学操作方略。符号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教学概念化、生动性,为初中生提供认知、竞争的平台,提高初中生探究能力和竞争意识。符号学理论运用体育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对符号的概念、内涵和实践,有待深入的探讨,以期丰富符号学理论和体育教学范式。本文建议加强符号与体育教材内容的融合性,挖掘更多的教学素材,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进程,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上篮符号学符号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浅析徽州马头墙中的设计符号学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初中篮球
篮球突破上篮的技术、配合及训练研究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写在“生命符号学研究”前面的话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