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商业银行对策建议

2021-11-22 08:27孙长华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5期
关键词:核电产业链电动汽车

孙长华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由于2020年疫情导致的低基数效应,以及我国已摆脱疫情困扰全面复工复产,预计2021年全社会用电增速将强势反弹。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实施,新能源产业有望持续高增长。建议商业银行抓紧时代赋予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良机,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实现双赢。

一、2021年新能源产业将持续高增长

(一)2021年风、光、核、氢能预计均有较好表现

2021年风电、光伏的政策支持力度有望加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这大大提升了地方政府发展新能源的积极性。一部分省份将会积极争取在2021年率先实现碳达峰。此外,2021年将有更多的风电、光伏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出台。预计2021—2025年,光伏年均新增装机85-113GW,风电年均新增装机15-31GW。

2021年核电产业链有望迎来加速复苏。根据核能行业协会预计,“十四五”时期,随着核电项目审批正常化,我国核电建设有望按照年均6至8台的节奏进行推进,2025年在运核电装机将达到7千万千瓦,2035年在运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合计将达2亿千瓦。从近两年情况来看,国内核电建设基本稳步推进。在后续核电项目中,中核控股的辽宁徐大堡二期、江苏田湾四期项目,有望成为下一批获得核准的机组。按目前核电单台机组150—200亿/台的投资额,今后若每年核准6—8台机组,每年将带来900—1 600亿元的市场。中长期来看,核电行业的发展空间将得到释放。

“以奖代补”新政有望加速氢能平价时代来临。2020年9月,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出台政策,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今后将连续4年扶持补贴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实现跨越式增长,即2020年、2025年、2030年分别达到一万、十万、一百万辆级,从而带动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的蓬勃发展。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全国将在2025年建成300座加氢站,2030年加氢站数量将达1 500座,2050年加氢站数量将超过1万座。氢能时代有望加速来临。

(二)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将长期延续高景气度发展

从政策、市场两个维度考虑,预计2021年全年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将增长36.9%,达到178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有望将在2025年之前长期延续高景气度发展。一方面,从政策端来看,汽车电动化路线明确,政策保障了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持续高景气发展。根据《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2035年)》的要求,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新车销售量须达汽车新车总销量的五分之一左右,这意味着2021年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销售量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数据,截至2021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8.6%,与目标相差较远,由此可知,新能源电动汽车将保持长期高景气发展趋势。此外新能源电动汽车补贴、双积分、新能源电动汽车下乡等政策也持续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增长及产业链技术升级。另一方面,从市场端来看,海内外优质供给共同发力将持续驱动需求增长。特斯拉、蔚来、比亚迪、小鹏及上汽、一汽等品牌持续共同发力。随着全球车企电动化策略的深入执行,技术、安全性以及成本持续优化,优质电动车型有望不断投放,优质供给持续驱动消费提升,支撑电动车销量增长。

(三)充电桩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市场空间将超千亿

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及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将为充电桩建设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根据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政策规划,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和市场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为充电桩建设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在国家推出“新基建”的产业政策大背景下,企业也在相应加大充电基建设施建设力度。以特斯拉为例,其上海超级充电桩工厂项目设计规划初期年产能为一万根,并已于2021年2月正式投产,其他造车新势力也在跟进以保持竞争力。随着“新基建”政策的不断加码,充电桩建设也在快速推进,据测算,2020年至2025年,充电桩市场空间将达上千亿元规模。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三大问题和挑战

一是新能源产业发展依旧面临消纳挑战。我国目前依然存在的电网消纳空间限制及电网协同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转身成为主力能源的主要障碍。首先,资源和需求的空间分布差异极大,其中,风光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水利资源主要分布于云、贵、川、渝、藏等西南地区;与之相反的是,用电需求则又主要位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一带,跨一级行政区的远距离输电将会带来较大的建设和财务压力。其次,新能源的发展与全社会用电增速不匹配。例如,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实现两位数增长,大大超过了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速。第三,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进而威胁到电网调度的运行安全。随着特高压和微电网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发电的外输通道逐步打开,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风光发电的消纳困难。

二是新能源产业竞争加剧,面临重新洗牌风险。随着新能源技术的逐步成熟和需求的持续增长,看好新能源产业的资本和企业不断涌入,新能源产业竞争加剧,行业面临重新洗牌风险。首先,越来越多的企业跨界进入新能源产业链中,例如宁德时代、阿里、华为、滴滴等资本也开始进入充电桩产业链,在头部企业和新入局者双重挤压下,实力不足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其次,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大幅降低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的成本和利润水平,促使新能源产业整合加速。第三,新能源技术在不断发展,技术路线和标准的不确定性亦会对行业发展带来冲击,如出现氢能源汽车实现技术突破、新能源电动汽车大规模采用换电模式等情况,未来亦可能对充电桩产业链形成颠覆性影响。

三是融资问题制约新能源企业发展。我国新能源企业普遍面临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除核电由于行业特殊性受到国家重点支持以外,其他类型新能源企业普遍面临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而融资成本过高会令企业利润遭到侵蚀,进而拖累新能源项目技改和新技术产业化的推广。首先,由于新能源企业不良贷款率较高,一些风险意识较强的金融机构便收紧信贷融资。其次,我国新能源企业海外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不强。例如,我国许多光伏骨干企业受制于盈利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等因素,无法获得境外投资者青睐,错失了海外资本市场融资这一途径。第三,我国新能源企业境内融资成本较高。数据显示,我国光伏企业境内融资成本在8%—10%这一水平,相比而言,境外融资成本则较低,普遍在3%—5%这一水平。不过,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新能源产业的融资困难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三、商业银行对策与建议

目前,我国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导向是发展核心技术,将风电和光伏产业做强做优,推动核电建设走出去等。针对目前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助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建议商业银行做好以下举措。

总体建议,一是要深入研究产业政策并做好风险防控。商业银行应把握一个总体原则,即“风险可控,分类进入,择优支持”。二是要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支持新能源产业中的相关企业。对于技术领先、信誉良好、固定资产有规模、具备市场领导力的核心龙头企业要重点关注。三是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在流程、产品和服务等方面不断优化,满足新能源企业的多方面金融需求(如扩张产能、技术升级改造和提升研发水平等)。

具体建议,一是对于光伏产业,可重点关注分布式光伏。因为分布式光伏可以直接并网发电,对电网的冲击性较小,且符合精准扶贫政策,商业银行可以参与其中的中小微贷款业务。二是对于风电,可重点关注产业链中风机、塔筒及建筑安装企业等核心价值环节。三是对于核电,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国内自主第三代核电批量化建设,助力核电装机规模进一步扩容,另一方面要支持我国核电企业“走出去”。四是对于氢能,建议现阶段适当支持少部分具备技术和先发优势的企业,待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逐步成熟并开始大规模商用时再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五是对于新能源充电汽车,建议将整车业务聚焦于优质龙头企业,如取得先发优势的自主品牌龙头、战略明晰的优质合资和外资车企;支持技术优势突出,进入国际供应链,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锂电池优质龙头企业。六是对于充电桩,建议根据充电桩区域分布采取差异化授信政策。由于目前充电桩市场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应根据不同区域市场的充电设施利用率及运营效益与各地新能源电动汽车保有量、公交新能源化率、地方政策扶持力度等因素,加强市场细分和客户优选,通过差异化策略实现最大收益。■

猜你喜欢
核电产业链电动汽车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电动汽车
核电链接
产业链春之奏鸣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