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对老年痴呆症的文化干预对策浅析

2021-11-22 08:27周红雁安徽省图书馆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5期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老年人图书馆

周红雁 安徽省图书馆

一、引言

老年痴呆症,通常是指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致的渐进性的、明显严重于正常老化的记忆、注意力、语言能力等的认知功能、行为及人格障碍综合征。[1]预计到2050年,全球老年痴呆患者将逾亿,中国则会有超过2 000万患者。老年痴呆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截至2018年,全球痴呆经济负担已超过1万亿美元。

老年痴呆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尚未被社会公众充分认识。全球痴呆患者中,仅有22%接受诊断,在中国,则只有21%的患者得到规范诊断。[2]根据目前的医学研究成果,老年痴呆尚未有治愈的药物或手术疗法,但可以通过管理生活方式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减缓病程的发展。因此,广泛开展老年痴呆症的健康教育,治病于未病,通过生活方式管理预防疾病发生,或及时接受诊断并延缓疾病进展,是十分必要的早期社会干预手段。鉴于此,卫健委于2020年9月印发《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在试点地区形成全民关注老年痴呆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老年痴呆防治知识,到2022年要达到相关知识全民普及率提高到80%的工作目标。

老年读者服务一直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公共传播者,有得天独厚的知识传播平台和广泛的读者群,同时也有义务关注社会民生,在预防老年痴呆的社会工作中,也应与社会机构展开交流合作,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文化干预,提高公众对老年痴呆的知晓率,普及该疾病的防治和护理知识,最终降低疾病发生率,达到群防群治的效果,从而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公共图书馆对老年痴呆症进行文化干预的必要性

(一)老年读者服务是公共图书馆读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考虑老年人群体的特点,为其提供符合其需求的文献资源和读者服务。老年读者一直是公共图书馆重点关注和服务的读者群之一。首先,公共图书馆的公益属性决定了力求社会教育的公平化均等化、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其重要工作内容,老年群体在经济能力和社会关注度上处于社会弱势水平,理应受到公共图书馆的关注,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第二,老年读者具备充裕的休闲时间,是公共图书馆比较稳定的读者群,为老年读者服务的常态化和持续性创造了条件。第三,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人才资源和空间资源,有能力为老年群体的健康教育宣传和其他读者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鉴于老年痴呆症的高发性和严重性,公共图书馆有必要为老年痴呆症的群防群治做好知识宣传和其他老年读者服务工作。

(二)参与社会发展是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2013 年 8 月,国际图联发表《图书馆与社会发展宣言》,强调新时期的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应超越阅读服务,要积极参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才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开放、交流、合作是当今图书馆发展的主题,只有参与社会发展,关注社会民生,与各社会组织机构展开多种合作,服务于社会实际需求,才能保持图书馆与社会的共同发展。鉴于老年痴呆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图书馆应致力于传播老年痴呆的预防、非药物干预、疾病护理等相关知识,才能使众多的潜在患者和轻症病人通过管理生活方式避免病情的持续加重,从而缓解患者痛苦,并减轻护理者的精神和体力负担。

三、老年痴呆症非药物干预的重要性

(一)非药物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痴呆症进程

目前,老年痴呆症的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目前医学水平尚不能达到治愈的效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疾病进程。另一方面,非药物干预能有效缓解老人认知能力的下降,减轻老年痴呆患病风险,明显改善轻症患者的病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院重点实验室通过一项多模态身心综合干预试验,考察了老年期大脑功能的神经可塑性。试验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老人平均年龄分别为分别为68.6岁和71.7岁,试验发现,通过对干预组老人定期的社会心理辅导、认知训练和体育锻炼等,与仅接受健康讲座的对照组老人相比,干预组老人的认知功能和身体机能均明显提升。[3]

(二)老年痴呆症的早期预防的重要性

老年痴呆症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进程,在被最终诊断前二三十年,疾病可能已经潜伏在人体。英国老龄化和心理卫生中心编写的《老年痴呆早期干预》(Early Interventions in Dementia)等指南中,建议健康教育者对中年人(40—64岁)进行预防老年痴呆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普及宣传健康生活方式,这可使各类型的痴呆患病率降低大约20%。[4]由此可见,老年痴呆预防知识宣传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群体,对于普通中老年人,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老年痴呆症陪护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鉴于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障碍,其陪护也更为复杂和困难。只有对陪护者进行培训和健康教育,掌握正确的护理知识,才能与患者之间建立正确沟通方式,了解患者各方面的需求,使陪护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老年痴呆患者常有暴力行为、夜间游荡、幻视幻听、异食症等症状表现,使陪护者也承受着非常大的心理和身体压力,从而产生抑郁、无助感、孤独感等负面情绪,甚至因缺乏对该疾病的正确认知而对患者采取恐吓、打骂甚至身体束缚等措施。研究发现,对患者的陪护者也有必要进行心理干预,这不仅可以缓解其精神压力,还可以间接改善患者精神行为症状。

四、公共图书馆对老年痴呆进行文化干预的途径

(一)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馆内馆外相结合的老年痴呆防治知识宣传体系

相关研究证明,地中海式饮食、体育锻炼、大脑功能锻炼、社交活动等生活方式都被证明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5]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讲座、板报与微信等形式的科普知识推送、制作与发放宣传册页等方法来普及相关知识,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疾病的严重后果,从平时的生活细节做起,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发病率或延缓病程的发展。

为了扩大老年痴呆防治知识宣传的受众面,公众图书馆可以采取与政府和机构合作的方式,与老龄委、卫健委和健康体检机构等合作,采取“发放宣传材料+认知培训+其他老年读者活动”的方式,将宣传对象全面覆盖社区及乡村的中老年群体。首先,制作老年痴呆健康教育的纸质或视频宣传资料,通过与老龄委或卫健委等行政机构的合作,有组织地进行资料的发放推广;然后进一步在馆内甚至深入社区进行知识宣讲,最后辅之以其他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

(二)进行认知训练的培训推广

研究证明,老年人常做日常认知活动并积极运动会明显降低老年痴呆的患病风险。游戏、手指操、广场舞、记忆训练、学电脑、学外语、学乐器等认知活动都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公共图书馆可以针对老年痴呆预防开展各种类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认知训练活动。如电脑游戏被研究证明有助于大脑健康,可效保护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退化,从而预防老年痴呆;学习活动也可锻炼大脑机能并预防痴呆。

(三)建设老年交流活动空间,为老年人提供社交活动场所

社交贫乏者较社交频繁者更易患老年痴呆。丰富的社交活动可以帮助老年人拓宽社交空间,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丰富老年人日常生活,产生愉悦情绪,对预防老年痴呆尤为有效。老年人社交活动包括面对面的聊天、观看电影、观摩学习、志愿者活动等。当代公共图书馆职能之一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休闲和交流的空间服务。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可利用馆舍空间优势,为老年人开辟活动空间,并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为他们的社交提供场所和机会。如利用重阳节等节日举办茶话会,春节期间写春联,定期举行书画交流与展览活动等。

(四)激发老年人奉献社会的积极性

奉献型人格更易获得自我价值肯定,从而避免抑郁等消极情绪,降低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很多老年人具备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知识技能,而且有充裕的闲暇时间,完全有能力继续创造社会价值。公共图书馆可充分调动老年人的知识资源,为老年人继续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机遇。可以举办技能交换活动,如烹饪、插花、手工、书法绘画、摄影技术交流;也可鼓励老年人从事较为简单的志愿服务,如整理书架、花草养护、小学生作业辅导等。当老年人老有所为,乐于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时,对老年痴呆的预防将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

五、结语

老年痴呆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鉴于老年痴呆症目前目前临床上的不可治愈和非药物干预的有效性,加强宣传老年痴呆的防治和护理相关知识也迫在眉睫。公共图书馆利用公共知识传播平台优势,积极介入到老年痴呆的文化干预中去,关注并参与社会民生,将充分体现当代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感,显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形象。■

猜你喜欢
老年痴呆症老年人图书馆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延缓老年痴呆症 家庭护理至关重要
哪些人易患老年痴呆症?
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痴呆症疗效研究
图书馆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