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发病机制的中西医探讨*

2021-11-22 06:36刘德果李姿蓉陈其华胡金辉
中医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伏邪少阴遗传学

刘德果,李姿蓉,陈其华,胡金辉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8

前列腺癌发病率高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病死率位居第三位,多数患者发病年龄在55~80周岁[1]。本病早期发病隐匿,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生临床症状时多处于中晚期或已出现远处转移[2]。中医古籍并无本病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病机,可归于“癥瘕”“癃闭”“血尿”等疾病。诸多医家论述其病位在男子胞(即精室),发病多与痰浊、血瘀、寒凝等因素相关[3]。《素问·奇病论》载:“胞络者,系于肾”。前列腺癌发病与肾密切相关,或因少阴虚寒伏藏于肾络,早期病变隐匿难觉,及至男子“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或内外风寒毒邪相合,造成痰浊、寒凝阻滞血脉,经气不行,痰浊、血瘀、寒凝、癌毒等胶着难解,终成伏毒,邪毒积聚,日久成疾,与现代医学遗传学中的BRCA1/2基因突变表现存在较多相似之处。

1 “伏邪”理论与前列腺癌发病机制的关系

1.1 “伏邪”与少阴虚寒“伏邪”即“潜藏于内伺时而发之病邪”,其概念应归于中医病因学范畴。温病大家叶天士提出:“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论述了“伏邪”和少阴的紧密联系。尤怡于其著述《医学读书记》中云:“少阴为阴,寒邪亦为阴,以阴遇阴,故得藏而不发”,认为少阴虚寒易发“伏邪”之患。前列腺癌在临床多见患者出现夜间肢冷,麻木或乏力、面色白、精神萎靡、食少便溏、排尿困难等临床表现,均符合寒邪致病表现[4]。少阴虚寒,耗损阳气,“阳化气”不及导致的阳虚、血瘀、痰浊等潜藏之“伏邪”难以及时改善,终致“阴成形”太过,阴阳俱损。故少阴虚寒乃“伏邪”之主要病机[5]。

及至现代,国医大师周仲瑛先生首次提出“伏毒论”[6],认为多种癌瘤符合“伏毒”特征。诸多内外致病邪毒伏藏于肌腠、脏腑之间,早期发病隐匿,并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病,“伏毒”早已深入脏腑,病情严重,有形之邪毒积聚,水聚为湿,湿聚为痰;或气滞血瘀,终致痰瘀互结,黏腻不消,迁延难愈。“伏毒”理论目前广泛应用于探讨癌瘤的发生、侵袭转移机制。阙祖俊等[7]将“伏毒”与现代医学肿瘤干细胞进行关联,提出“阳虚阴结”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张学锋等[8]认为,前列腺癌的发生机制为肿瘤干细胞增殖失于调控,分化无度,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病理过程。笔者认为,前列腺癌发病以“阳虚阴结”为基本病机,与“寒凝”密切相关,前列腺癌是在“少阴虚寒”的体质基础上,受内外多种因素刺激,阳虚寒凝,痰浊、血瘀、癌毒等伏邪内生,伺时而发。

1.2 少阴虚寒与前列腺癌体质的相关性少阴经络“虚”与“寒”是前列腺癌发生的关键因素。少阴主男子胞,肾精皆出诸肾,肾与男子胞直接相连。《灵枢·百病始生》云:“积之始生,得寒乃生”。肾阳乃人体阳气之基,肾与精室同处下焦,若少阴阳气虚损,则命门火衰,寒凝于内,精室虚寒,终成癥瘕。“积聚者,由寒气在内所生也,血气虚弱,风邪搏于腑脏,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也”,少阴虚寒,寒凝精室,营卫失和,积聚由生。前列腺癌患者多属少阴虚寒体质,并表现出明显的体质遗传性[9]。从物质相关性角度结合遗传学理论分析,前列腺癌为雄性激素相关疾病,其发病多见于男子“七七”之后。其时雄性激素分泌由盛至衰,与“天癸”密切相关。王孙亚等[10]研究表明,男性“天癸”极有可能是现代医学中的雄性激素。前列腺癌患者多禀赋不足,少阴阳气难以升发温煦,虚寒伏于内,具三阴冰凝之性,表现出寒凝血瘀之象,其中大多进展为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雄性激素属阳,少阴虚寒,阳气虚衰,终成本病,亦提示本病为少阴虚寒性疾病。前列腺癌表现出明显的遗传特性和体质相关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体质以阳虚多见,具少阴虚寒体质,其秉承直系亲属体质,从遗传学角度分析,类似于遗传学中的基因突变,具有家族遗传特性[11]。

1.3 伏邪成巢“伏邪”具有隐匿性,其发病常隐匿不发或迁延反复发作。正邪交争贯穿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始终,“伏邪”因其隐匿性,可逃避正气抗击,当受到内外因素刺激,“伏邪”再次发作、活跃。“伏邪”迁延日久则产生痰浊、血瘀等病理因素,胶着难解,终致病情趋于慢性化,积聚为有形之病巢。“伏邪”的潜藏隐匿性与机体正气强弱密切相关[12]。《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论述:“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即为此理。

少阴虚寒,阳气虚衰,寒邪潜藏于少阴经络,易滞易积,易入难出,最终“伏邪”成巢。痰浊、血瘀、寒凝等“伏邪”化毒,阻滞少阴经络,冲任亏虚,“血不利则为水”,湿聚下焦。因此,在前列腺癌早、中期可出现盆腔积液;加之水湿和伏毒胶结,黏腻难解,阻滞气机,故“伏邪”为患常迁延不愈,其潜藏于肌肉腠理脏腑之间,缓慢耗伤阳气。从遗传学角度分析,前列腺癌患者微环境出现基因水平的甲基化修饰,激活肿瘤干细胞,使其具有强烈的侵袭性,产生多种病理产物,消耗正气,一旦发病则来势凶猛,易侵袭转移至其他器官,同时易产生耐药性,更加难以治疗。

2 遗传基因突变与前列腺癌发生机制的关系

Ledet等[13]研究显示,约21%~27%的前列腺癌发病与遗传因素相关。目前已公布的前列腺癌易感基因包括BRCA1、BRCA2、ESR1、AR、CCND1、VEGFA、CASP3、MYC、HIF-1A等20余种[14]。在Sztupinszki等[15]的最新研究中,在基因突变导致的终身风险中,BRCA1/2基因突变产生的前列腺癌终身风险分别高达62.7%、19.3%,而其余易感基因突变产生的前列腺癌终身风险仅为3.7%~23.6%。因此,BRCA1/2基因突变在前列腺癌的遗传学因素中扮演者主要角色,其可使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明显上升,并且BRCA1/2基因突变往往在男性常染色体进行显性遗传,现已成为前列腺癌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BRCA1/2是一类抑癌基因,可促进人类DNA的损伤修复、参与细胞增殖、周期以及凋亡的调控等生物学过程,Patel等[16]研究显示,BRCA1/2基因突变可显著提升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鼻咽癌等多种癌症的易感性。出现BRCA1/2基因突变的患者,并非必然发生前列腺癌,其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逐步积累产生“伏毒”,进而导致表观遗传学上的变化,消耗阳气,终致发生前列腺癌。

3 “少阴虚寒,伏邪成巢”理论与前列腺癌遗传基因突变的关系

Daly等[17]的最新研究表明,70%~80%的前列腺癌发生BRCA1/2基因突变患者存在家族遗传现象。明代著名医家万全曾论述“伏毒”的遗传性:“男女交媾,精气凝结,毒亦附焉。”而对于具有遗传性的恶性肿瘤,清代医家吴瑭曾论述该类“伏毒”的潜藏部位:“先天之毒,藏于肾脏。”肾为精之本,肾脏内精气的充盈决定了其后代的先天禀赋。对于家族遗传的前列腺癌患者,多存在BRCA1/2突变基因,其往往为少阴虚寒体质,“伏毒”伏藏于少阴经络及肾脏,构成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存在低氧、低pH值、各类炎症因子、血管生成因子、肿瘤坏死因子以及免疫抑制等复杂多变且不可控的因素,“伏毒”渐进积累,使BRCA1/2基因出现表观遗传学修饰,较易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逃逸而发生前列腺癌[18],与“少阴虚寒,伏邪成巢”过程较为相似。见图1。

图1 “少阴虚寒,伏邪成巢”理论与BRCA1/2基因突变关系图解

发生BRCA1/2基因突变的患者,先天禀赋受父母遗传影响形成少阴虚寒体质,在病变早期并无明显症状。若其时肾中精气仍充沛,尽管禀受父母遗传BRCA1/2基因突变的少阴伏寒邪毒,肾中阳气仍能抑邪祛寒,因此前列腺癌未必发病;若其时肾中精气亏虚,在父母遗传的BRCA1/2基因突变及表观遗传学甲基化修饰的联合作用下,前列腺癌的易感性明显提升,少阴经络伏寒产生诸如痰浊、血瘀等各种病理产物,更加消耗机体精血,终致前列腺癌发生。

《灵枢·经脉》言:“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此“精”即为肾精,元气皆由肾精所化生。郑钦安在《医法圆通》中指出:“元气为人生阴阳之主宰,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祝味菊《伤寒质难》云:“抗力之消长,阳气实主持之。阳气者,抗力之枢纽也。阳不患多,其要在秘,及其治病,则当首重阳用;阳衰一分,则病进一分;正旺一分,则病却一分,此必然之理也,得阳者生,失阳者死”。前列腺癌患者多为肾阳虚证,阳虚则阴盛,少阴寒邪内生,伏寒潜藏于经络,阳气亏虚,难以奋起抗邪,以生殖之精的方式传至下一代,伏藏于子代少阴经络。少阴虚寒证在早期并无明显表现,但随着年岁渐长及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少阴经络之“伏寒”化生痰、瘀、毒,胶结积聚,日久化毒,伏毒更加消耗阳气,终致癥瘕积聚。少阴虚寒证患者,“伏寒”为其共同特征,体现在前列腺癌癌前状态至发病的全过程。患者往往因少阴虚寒、阳气虚耗表现出虚寒症状,“阳化气”功能不足,伏毒渐进积累,积聚由生。

《黄帝内经》载:“以母为基,以父为楯”。与先天BRCA1/2基因突变类似,父母通过先天生殖之精将其体质禀赋传至子代,同时受后天因素的影响。伏寒潜藏于阳气最虚之处,少年阳气旺盛,伏寒之象尚未显现。伏寒具有“善变流动性”,在各种后天因素的作用下,即使发病亦不甚明显,随着年岁渐长,工作、生活压力渐增,厥阴气郁渐深,风木偏亢,气机郁结,乘于中焦脾土,运化失司,表现出口干口苦、胸胁胀满、神疲乏力、纳差便溏等肝郁脾虚之证;及至病变后期,厥阴之气下移,恰与少阴经络伏寒遭遇,厥阴少阴受寒,此时伏寒外显,阳气不足,温煦功能低下,患者多见夜间肢冷,麻木或乏力、面色白、精神萎靡、食少便溏、排尿困难等虚寒之象,故“肾虚寒凝”贯穿于前列腺癌发病的全过程。

4 小结

《羊毛瘟疫新论》曰:“夫天地之气,万物之源也;伏邪之气,疾病之源也。”少阴虚寒,消耗阳气,伏邪成巢,发生前列腺癌。基于温病大家叶天士的少阴伏寒学说,前列腺癌以少阴虚寒为发病根本,其进一步发展又和痰、瘀、毒密切相关。伏毒入少阴之络,与瘀滞胶结难解,终成积聚。从现代医学角度出发,前列腺癌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BRCA1/2基因突变在前列腺癌的遗传学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受多种后天因素影响,发生表观遗传学修饰,使患者的前列腺癌易感性明显上升,其机制可能与Th1/Th2的比例失衡、TNF-α水平上调相关,进一步形成了肿瘤微环境。笔者认为,采用中医药的手段治疗“伏邪”或许能够作用于遗传基因突变层面,不仅阐释了具有家族遗传性的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而且为前列腺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伏邪少阴遗传学
李忱主任从“伏邪成瘀”论治DKD理论经验*
寻找伏邪的蛛丝马迹
伏邪学说溯源及后世研究现状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伏邪概念实质探析
对《伤寒论》少阴急下三证的体质学认识
医学遗传学PBL教学法应用初探
表遗传学几个重要问题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