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泊三醇与卤米松乳膏联合应用于银屑病患者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2021-11-23 14:33时晓玉王秀菊王康民于小璇郑州颐和医院河南郑州450003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2期
关键词:乳膏银屑病屏障

时晓玉,王秀菊,王康民,于小璇(郑州颐和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皮肤常出现银白色鳞屑,并伴随持久的瘙痒、灼热感,患者易搔抓,而搔抓引起的皮肤破损,加之炎症的侵袭,易造成皮肤屏障功能降低,对患者个人形象和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临床治疗银屑病以外敷药为主,卡泊三醇作为维生素D3衍生物,可有效抑制皮肤细胞的分化、增生,卤米松乳膏涂抹外皮,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瘙痒症状[1]。本研究旨在探讨卡泊三醇与卤米松乳膏联合应用于银屑病患者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伦理监督部门批准,选取2018年6月-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6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中银屑病的诊断标准[2];既往3周内未发生新皮肤受损者;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皮肤破损面积超过30%;合并脓肿型、红皮病型等严重皮肤功能障碍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将纳入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8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6例;病情分期[2]:静止期35例,进行期23例;年龄21-60岁,平均(40.71±5.63)岁;病程2个月-18年,平均(10.18±2.50)年。实验组中男30例,女28例;病情分期:静止期37例,进行期21例;年龄21-62岁,平均(41.06±5.45)岁;病程2个月-17年,平均(10.53±2.17)年。上述两组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比较有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2次/d;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卤米松乳膏治疗,2次/d。药膏使用方法:保持轻柔力度在患处均匀涂抹,厚度3-5 cm,每周卡泊三醇软膏使用量≤100 g,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①皮肤屏障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流失量(TEWL)。②相关血清指标和皮损严重程度:在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扰素-γ(IFN-γ)水平,参照银屑病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3]评估两组脱屑、红斑、浸润等症状,评分数值越大表示银屑病皮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5.0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数据均为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组间、组内比较行独立、配对样本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皮肤屏障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TEWL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TEW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皮肤屏障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皮肤屏障功能比较(±s)

组别 例数 皮脂含量 (μg/cm2) t P 角质层含水量 (%) t P TEWL (g/[h·m2])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8 95.36±31.25 127.96±35.08 5.285 0.000 18.84±5.54 25.36±5.63 6.287 0.000 38.63±6.85 21.84±5.47 14.587 0.000实验组 58 94.88±33.67 153.11±45.89 7.791 0.000 19.00±5.82 37.25±4.29 19.223 0.000 37.07±6.76 11.32±2.40 27.338 0.000 t 0.080 3.316 0.152 12.793 1.234 13.413 P 0.937 0.001 0.880 0.000 0.001 0.000

2.2 两组相关血清指标和皮损严重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IFN-γ及PASI评分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血清VEGF、IFN-γ及P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相关血清指标和皮损严重程度比较(±s)

表2 两组相关血清指标和皮损严重程度比较(±s)

组别 例数 VEGF (ng/mL) t P IFN-γ (pg/mL) t P PASI评分 (分)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8 165.67±24.54 122.96±15.18 11.272 0.000 43.29±5.36 33.47±3.96 11.222 0.000 12.36±2.51 8.70±1.43 9.649 0.000实验组 58 162.30±25.73 94.28±10.49 18.643 0.000 42.17±5.82 21.24±4.45 21.757 0.000 12.28±3.46 5.47±1.58 13.635 0.000 t 0.722 11.837 1.078 15.636 0.143 11.543 P 0.472 0.000 0.283 0.000 0.887 0.000

3 讨论

银屑病的发病与炎症、细胞增殖与凋亡等有关,角质增生易增加细胞数量,使得炎性细胞侵袭真皮层血管内,造成皮肤表层受损以及多个器官受累[4]。卡泊三醇可通过刺激角朊细胞的分化,抑制角质形成细胞,从而抵抗淋巴细胞的增殖,纠正皮肤增生与分化平衡失调。有研究[5]已证实治疗银屑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大剂量使用卡泊三醇可诱发皮肤局部刺激,出现激惹、皮疹、色素沉着过度等,若每周剂量超过100g,极易引起患者高钙血症的发生,同时会导致经表皮水平丢失的增加,进一步加重银屑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因此需寻求合理的联用药物来提高临床疗效。

卤米松乳膏中含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收缩血管等作用,短时间内可通过与皮肤渗透来缓解银屑病患者皮层表面炎性红斑增生状况,与卡泊三醇联用可减少表皮丢失水量,使得受损肌肤吸收营养,增加皮肤抵御微生物能力,提高皮肤屏障功能,同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6]。银屑病与T淋巴细胞组织浸润密切相关,VEGF在增生的T淋巴细胞刺激下与免疫学活性因子IFN-γ一同产生,VEGF具有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水平升高与银屑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李玉秋等[7]研究指出,IFN-γ参与银屑病免疫及炎症应答反应,在银屑病患者发病过程中常伴随者Th1细胞因子IFN-γ水平的升高。卤米松乳膏可通过通过抑制Th1细胞的分化,调控淋巴因子来缓解银屑病患者表皮增殖,而卡泊三醇、卤米松乳膏两种药物联合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有利于持久调节细胞增殖平衡[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的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EWL、血清VEGF、IFN-γ及P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总之,卡泊三醇与卤米松乳膏联合有利于改善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皮肤屏障功能,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平衡,但本研究联用药物疗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随访。

猜你喜欢
乳膏银屑病屏障
个性化健康教育实施在银屑病护理中的应用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脉冲染料激光仪联合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增生性瘢痕
屏障修护TOP10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布替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分析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一道屏障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