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对长期慢性溃疡游离皮瓣移植治疗患者疼痛、创面愈合及溃疡组织周围组织代谢的影响

2021-11-23 14:33窦豆李丹刘静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漯河462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2期
关键词:氧分压清创游离

窦豆,李丹,刘静(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慢性皮肤溃疡是指溃疡创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正常恢复而引起的病理性炎症反应,多见于人体躯干及四肢,且病因复杂,治愈困难。游离皮瓣移植广泛应用于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治疗,疗效显著。传统的清创方式能够清除患者创面表面的坏死组织,但有效率较低,研究显示只有70%左右,且容易二次感染[1]。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可不受创面深度和形状的影响充分引流创面、预防创面感染。临床上关于游离皮瓣移植与VSD联合使用治疗慢性溃疡的相关报道较少,此次研究旨在对两种方式联合治疗慢性溃疡对患者的病情影响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81例长期慢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8年2月-2021年2月。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溃疡诊断标准[2]且已进行游离皮瓣移植治疗;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者;②癌性溃疡者。将患者用掷币法分组,对照组40例,男女均20例;年龄22-67岁,平均(44.56±4.45)岁;病程1-10年,平均(5.35±0.63)年;溃疡发生部位:四肢26例,躯干14例。观察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23-71岁,平均(46.63±4.56)岁;病程1-11年,平均(6.39±0.62)年;溃疡部位:四肢25例,躯干1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已经我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给予游离皮瓣移植治疗,清理创面和腔隙中的脓液及坏死组织,碘伏冲洗创面,在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及创面无明显渗液时开始皮瓣移植,选取供体部位,露出血管蒂等待其游离血管然后取皮瓣,待皮瓣血运良好之后进行断蒂,于手术显微镜下吻合血管并缝合,并使用敷料进行包扎,5d后清洁伤口并更换敷料,术后进行常规抗水肿、抗感染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常规清创,将创面周围瘢痕、老化和纤维组织去除。刮匙重复刮窦道壁至基底外观点状渗血,使用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反复冲洗创面并用碘伏消毒,敷料包扎创面,更换敷料及换药时间为术后隔日,仔细观察清创区有无出现感染、出血、水疱及化脓等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VSD联合游离皮瓣移植治疗。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并使用碘伏消毒,清创后敷料覆盖创面,VSD外层使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并保持负压,其覆盖面积应大于敷料面积,在负压内部将引流管接入,敷料塌陷时引流管的轮廓会显现,倾听无漏气声,关闭负压之后敷料不回弹表示密封较好,保持连续引流。使用的中心负压为-125 - 450mmHg,保证引流通畅。引流液体较多时及时更换敷料。每天监测密闭情况,持续引流约5-7天。创面恢复良好时行游离皮瓣移植。两组均持续治疗15d。

1.3 观察指标 ①溃疡组织周围组织代谢:入院及皮瓣修复术当天溃疡组织周围局部氧分压(TcPO2)平均值,数值越高表示治疗效果越好。②并发症:血肿和再次感染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办法 采用SPSS26.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P<0.05表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TcPO2平均值 治疗后两组患者TcPO2平均值较入院当天均提高明显,其中,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TcPO2平均值对比(±s,mmHg)

表1 两组患者TcPO2平均值对比(±s,mmHg)

注:同组内比较,bP<0.05;手术当天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入院当天TcPO2 皮瓣手术当天TcPO2对照组 40 30.56±3.05 36.45±3.64b观察组 41 30.69±3.06 48.67±4.86b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15d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慢性皮肤溃疡发病机制为组织灌注不良、营养不良、细菌感染及坏死组织留存等,创面病变过程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游离皮瓣移植是根治慢性溃疡的一种重要手术方式,肌皮瓣与肌瓣组织量充足,具有良好的修复缺损、填充死腔和控制感染的作用。传统清创可清除患者创面表面的异物及坏死组织,防止伤口感染,且清创可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但因其对创面清除不彻底,易引起创面感染。VSD是以负压封闭引流控制作为基础的手术方式,其主要是对患者创面做引流处理,可吸出患者创面多余的组织液,保持创面清洁与新鲜,有助于患者溃疡创面愈合[3]。

氧分压提高可以促进血管巨噬细胞及内皮细胞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利于创面毛细血管的增生,增强愈合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传统清创基础上增加VSD用于治疗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慢性溃疡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创面周围组织氧分压。传统清创可以保持创面清洁,有利于组织生长,但因其对于创面深层组织及组织液清洁不彻底,患者腔隙间距离较大,致使患者周围组织氧分压提升较慢。VSD通过刺激患者机体内皮细胞增殖、增加患者局部毛细血管流量、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缩小内皮间隙等多方协同,从而改善患者创面周围组织氧分压,有利于创面愈合[4]。

血肿和再次感染是游离皮瓣移植最常见的并发症,创面处理不好会出现出血,继而会导致血肿和再次感染,因此并发症是临床上衡量治疗效果的直接指标。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常规治疗联合VSD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传统清创可有效清除创面组织液及坏死组织,加速伤口的正常愈合,且充分暴露创面有利于医护人员观察创面组织结构,便于开展治疗;但其在深层清理不彻底的情况下长时间用敷料覆盖伤口会增加感染的风险。VSD可清除深层坏死组织,使创面保持新鲜状态,有利于创面愈合,因其作用方式使得创面由开放创口变成闭合创口,有效防止感染;且一直保持高负压吸引使创面出血及多余组织液及时被引流出体外,加速愈合并有效降低血肿发生率。杨凯[5]等人的研究使此次结果进一步得到佐证。但本次研究因选取的指标有限,导致对于VSD作用机制研究不全面,之后将增加研究指标来对此次结果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

综上所述,在传统清创基础上增加VSD联合游离皮瓣移植治疗慢性溃疡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创面周围组织氧分压,减少并发症,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氧分压清创游离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两种清创方法治疗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和卫生经济学观察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清创消毒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记蓝戈医药用品(北京)有限公司
陶珊珊作品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游离于翻译的精确与模糊之间——兼评第八届CASIO杯翻译竞赛获奖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