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1-11-23 00:11徐亚文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3期
关键词:应用题生活化小学数学

徐亚文

摘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应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走进生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深刻的感悟,增强学生的认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要以学生生活作为切入点,把握应用题解题的关键点,使小学生的解题效率及解题正确率得到更好地提升。关于生活化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把握。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生活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生活化策略的运用越来越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生活化策略,强调教学与实际生活的有效联系,目的是在情感上引发小学生的共鸣,建立其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贯彻生活化策略的积极作用,强化小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了解数学学科的内在价值,以提高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动性,从而实现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本文着重探究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一、联系小学生生活实际,加深对应用题知识点的理解

应用题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应用题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从生活视角入手,能够帮助小学生对应用题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理解,从而提升解题效率。但是从传统教学模式来看,教师没有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导致小学生在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感觉到较大的困难,影响到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制约了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针对于这一情况,教师要注重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引导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例如,进行平均数问题教学时,关于学生身高及体重问题的数据分析题比较常见,通过表格的形式,对男女生身高、体重的数据进行罗列展示,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求解男女生的平均身高或是平均体重。由于单纯地罗列出表格数据,一些小学生对数据不敏感,感觉到解题十分困难。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对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数据进行整理,引导小学生对平均数问题进行学习。

二、设计生活问题,巩固学生学习基础

应用题普遍是通过生活来取材的,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多数应用题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形。正所谓“生活即教育”,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计生活问题,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积极探寻数学知识,加深对应用题的理解。另外,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设计,有助于促进生活情境与应用题教学两者之间的融合,使小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能够忘记自己正置身于课堂中,打破生活与教学之间的界限,让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更加贴近于实际生活,以有效激发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兴趣,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使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得到巩固。例如,在进行“100以内的加法”的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设计出有趣的生活问题,来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如李磊和王强一起去买铅笔,李磊买了8支,王强买了9支,那么他们两人一共买了多少支铅笔?通过这一应用题的设计,能够让小学生联想到自己购买铅笔时的情境,进而更好地理解此题,最终实现小学生对加法的有效运用。四、利用生活化策略,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传统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机械地灌输应用题解题的方法,小学生在倾听时常常会感到不知所云,难以理解教师所讲述的解题方法,更别提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了。然而,学习知识的本质目的在于运用知识,若单纯只为学习,岂不是抹杀了数学学科的深层次价值。所以,在现阶段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化策略来增强小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他们不再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另外,教师应充分发挥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其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有效激发小学生对解应用题的兴趣,进而调动小学生在数学应用题课堂上的积极性,使教学效率获得有效提升,最终实现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运用。

三、做好教材内容的有效转化,降低小学生的理解难度

数学教材中,一些应用题内容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时,教师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或是换一种方法进行表述,能够使小学生对应用题中涉及的数量关系进行把握,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有效转化,还可以拉近小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增强小学生的数学体验感,使数学应用题教学更加有效。例如,已知两筐水果,A筐水果重40kg,从B筐水果中取出20%后,A筐水果和B筐水果的重量之比为4:3,问B筐水果有多少千克?结合这一问题教学时,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小学生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理解,是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应用题的题干内容,把握题干中关键的数量关系,对题目信息进行转化。如,小明有40块糖,小刚将自己糖果的20%给了小明,这个时候小明和小剛拥有糖果的数量比是4:3,小明和小刚一共有多少块糖呢?结合问题,假设二人有糖果的数量为x,则有40:[(x-40)(1-20%)]=4:3,记得x=62,小刚有糖果数量为62-40=22。通过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糖果数量问题进行转化,使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内容进行理解,从而对数学应用题进行有效地解答。

结语

总之,在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生活化视角出发,引导小学生对应用题的题意进行更好地学习及理解,从而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以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子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方式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5:2-1.

[2]黄旗云.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意义与策略[J].数学教育,2015,12.

[3]朱瑞州.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3(26):130.

[4]张杰.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4.

猜你喜欢
应用题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