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2021-11-23 00:40王真如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3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现代性

王真如

摘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为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而世界的本源为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马克思把抽象的哲学原则变成具体的历史的解释原则,标志着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最终确立。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思想就在于承认物质与意识相区分,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先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简单地说,只要承认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这就是唯物主义。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现代性

一、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条件

十九世纪中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阶级关系开始变得简单、清晰。世界格局逐步确立,历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在这时被人们发现掌握;其次,无产阶级已经独立登上政治舞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最后,黑格尔的辩证法通过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修改,形成了唯物辩证法,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可见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并不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个人的贡献,而是人类思想发展史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把当时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向上发展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他们从无产阶级的角度出发,批判了黑格尔、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和费尔巴哈对社会现象的诸多唯心主义解释,从而诞生了唯物史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也是哲学研究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在从旧哲学到马克思新哲学的变革中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才把历史唯物主义说成了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而没有把马克思的一般哲学世界观和认识论说成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这表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实现一般哲学世界观变革的根本,才实现了哲学变革。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就意味着实现了哲学世界观的变革。这是因为,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才完成了当时旧哲学发展提出来的历史任务。这个历史任务就是从抽象的人转向具体的人。费尔巴哈关于“自然人”的概念和黑格尔的理性思维的人都是抽象范围内的人。所以,旧哲学的根本性原则是关于抽象的人的原则。

恩格斯在谈论到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时,曾指出:“这样一来,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这样一条道路已经找到了”。不用说,在哲学史上,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研究方向。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观方面的真正革命。唯物史观的产生克服了唯心主义观念的根本不足。唯心主义研究者把自然界和社会之间的差别太过绝对化,否认客观规律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是真正的社会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此后再也没有产生过超越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社会学理论。虽然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这一部分又是相对独立的。虽然社会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但實质上又有明显区别。历史唯物主义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规律、范畴、结构。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

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叫作一般社会学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社会政治和社会精神过程的体系的规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社会革命的规律。

人类社会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而各门具体科学也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各门具体科学又有不同。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具体科学着力研究社会的某个方面。例如,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伦理学研究人们的道德来源和进一步完善的规律。历史唯物主义从总体上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与此相近的历史学虽然也着重贯穿历史过程中的规律性,但它是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去反映历史过程的,所以它仍然是具体科学。

通常说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它是指,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这是对实际存在的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正确揭示。哲学基本问题所说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决定哪个;二是,意识能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客观存在。对这两方面的正确回答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性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性批判开启了现代性批判的新的里程碑。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抛弃了大写的人走向了现实的人,抛弃了普遍的理性原则走向实践的辩证法,并且从宏大转向了具体的历史分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性批判在对现代性批判的同时,对其优点又有着根本的保留和继承。这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特色,又反映了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迫切理论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日渐进入一种和谐的社会结构。生产力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会促进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这就意味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由于科技的不断提高,将来社物质产品会极大丰富。马克思也提到过生产力的倒退问题,比如霍乱、瘟疫、大规模的战争会对生产力造成破坏。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思想构成了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批判和未来社会构想的理论基础。对现代性发展的保留和肯定是历史唯物主义必然的理论思维,这是历史辩证法的要求和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简单地从自然唯物主义向历史领域的推广就可以达成的。而是从根本上通过扬弃唯心主义而建立起一种抽象方法的历史准绳,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领域的内容升华扩充到唯物主义领域,成为唯物主义的研究内容,从而使历史唯物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现代性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世界观(二)
重构现代性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巴洛克音乐
重读《夜读偶记》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小镇“序曲”
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若干思考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的当代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