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力经典“悦”读

2021-11-26 10:56杨树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回归经典诵读中职语文

摘 要:经典诵读是传承传统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当今中职生对诵读倦怠,他们是玩网络游戏长大、伴随着抖音成长的一代,经典诵读要学习游戏、抖音的激励机制,激发激励中职生的诵读兴趣,让信息化助力经典“悦”读。

关键词:信息化 中职语文 经典诵读 传统 回归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2.014

一、经典诵读的价值及意义

2020年版的中职《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中职语文的性质和任务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理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笔者认为实现这一任务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经典诵读。

(一)增强文化自信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非常推崇中华文化,他曾预言:人类的出路在于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根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也对解决人类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有重要价值。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为解决当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和而不同”的理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分歧具有普世价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供了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等。“文化传承与参与”是中职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经典诵读是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我们要大力倡导和实施经典诵读,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二)增强能力自信

经典诵读法传承了千年,是汉语言学习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法,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各领域的杰出人才,几千年来中国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诵读教育功不可没。中华经典是中华千年来智慧的结晶,诵读这些经典好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我们有更高远的眼界,更深厚的底蕴,再去学比较浅近的应用性的知识,就会事半功倍。不光如此,长期的经典诵读训练还能提高记忆力,开发右脑,提升智力水平。反复的诵读,还能培养中职生的专注力。诵读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能提升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運用能力”,它为听说读写各项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奠定重要基础,语文能力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及幸福指数等。所以经典诵读能全面提升一个人的能力,增强中职生的能力自信。

(三)增强审美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审美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他曾说过:“美育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语文历来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阵地,中职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审美发现与鉴赏”。

经典古诗文具备情感美、思想美、语言美、韵律美等,能直击人心,启迪智慧,愉悦耳目,令人心驰神往,天然适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二、经典诵读的困境

(一)诵读教学观念陈旧

1.“诵读”被当成“填鸭”

一些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错误地把传统有效的“诵读”教学法当成是死记硬背,认为是灌输式的“填鸭”,没有给予充分地重视,使得学生诵读的东西越来越少,积累严重不足,语文能力自然难尽如人意,写个简单的请假条都语句不通,错漏百出。语文能力不足也直接影响专业课的学习,专业课教师常反映学生对会计、金融等专业术语难以理解,严重阻碍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

2.“讲析”变成了“肢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语文教师对古诗文的教学侧重点放在句子翻译、文章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分析上,把作者用激情甚至心血凝聚而成的作品肢解为若干语言文字训练项目,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鲜活的文章分析的支离破碎,美感全无,也把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分析的荡然无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然而,“既然能玉全,为何要玉碎”呢!经典诵读,就是这块完美的宝玉,是我们的“传家宝”,要珍惜,要回归,要传承。

(二)诵读“基础设施”残破

1.诵读资源单一局限

中职语文教材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总共十几篇,而我们的传统经典却是浩如烟海,类目繁多,教材选取的只是沧海一粟,窥一斑而难以知全豹,挂一而漏万,大多数教师的经典诵读教学也只局限在教材。

2.诵读平台老旧狭窄

很多中职学校没有诵读课程,一般只在语文课堂上偶尔有稀稀落落的读书声,自由读很难呈现鲁迅幼时私塾读书“人声鼎沸”的盛况,一般都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多数学校也不组织诵读的课外活动,即使组织也是走走过场,拍拍照片,如雁过无痕,叶落无声,起不到任何作用。

(三)诵读评价机制缺失

大多数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语文评价还是以期中、期末考试为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中职语文考试中古代经典从来不是重点,经典诵读即使有评价考核,多数学校的评价方式也只是在语文考试题里增加几分的默写题,可以说经典诵读的评价机制基本是缺失的。

三、信息化助力经典诵读的传统回归

信息技术既然能用于网络游戏、视频等令人沉迷,运用恰当,也能助力经典诵读。相信以经典诗文发展千年、生生不息的魅力,一定能令当今的学生愉悦、沉迷,进而回归传统,对经典“悦”读。

2020年新版中职《课程标准》里也要求“提高信息素养,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一)信息技术趣化教学内容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信息化为古诗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和内容,帮助教师制作精美的上课课件或者微课,能针对学习内容配合丰富优美的画面及合适的音乐,让学生沉浸到诗词营造的优美氛围中,进而激发他们的鉴赏兴趣。比如讲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时,配合邓丽君清丽婉转的歌声,通过一幅幅生动具体的画面,结合词作本身“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风格,很容易就把学生带入到古诗文美妙的意境中。青少年阶段正是对美的事物极为敏感的阶段,通过声画文全方位刺激,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古诗文的兴趣。

还可以直接选用合适网络资源,比如,影视剧的片段、名家的经典朗读音视频、名家课堂的片段,甚至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游戏等等,只要是和所教内容相关,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网络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丰富趣化古诗文教学,让古诗文教学以今天的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对经典“悦”读。

(二)网络资源丰富课外诵读

在课外,给学生推荐优秀的与经典文化相关的电视栏目,比如《诗词大会》《成语大会》《朗读者》等,并指导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诗词大会、经典读书会等,让优秀传统文化占领学生的课外时间,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建立学校经典诵读网站,开发系列微课采用打卡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沉浸其中。

引导学生参与微信“聆诵”小程序,“为你读诗”app、“全民K诗”app等的学习和活动,学习并展示经典诵读成果,并对接相应的古诗词诵读比赛、古诗词接龙游戏等,形成正向的反饋和激励机制,让学生乐此不疲。

(三)多元评价激励诵读兴趣

Valencia认为学习档案袋评价是一种收集、检查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学和反思的合作过程。与传统教学评价只关注知识与技能不同,学习档案袋评价也关注非智力因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具有全面、灵活、开放、多元的特点,能根据学生多元智力和不同基础进行个性化评价,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非常适合经典诵读学习及评价。

我们运用学习档案袋建立了经典诵读班级博客,对每一个学生经典诵读材料进行分栏目收集管理,包括经典诵读材料、目标、评分标准、使用说明,诵读时间表及音频,诵读活动及创意视频,诵读考级测试题,PPT及展示、自我评价及反思等,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可以随时查阅评价评分,从中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学生把他们最好的作品放入袋中展示,有些还给古诗词配乐、配画,把古诗词改编成现代故事等。还有些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上抖音收获了粉丝和关注,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也养成了他们见缝插针地诵读古诗文的良好习惯。

信息技术让经典与时俱进,焕发青春,使学生沉浸在经典诗文的魅力之中,发自内心地热爱经典诵读,主动诵读经典,学习经典,对经典“悦”读,助力经典诵读的优秀传统回归到中职语文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曾检成、王寿俊《苏霍姆林斯基的美育特色及其现代启示》,《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2期。

[2] 王艳秋《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究》,广西师范大学2019硕士论文。

(杨树芳,1970年生,女,汉族,广东东莞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

猜你喜欢
回归经典诵读中职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