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成就真而美的课堂
——初中道德与法治版块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1-11-28 20:49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
中学政史地 2021年21期
关键词:版块初中生法治

●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 叶 荣

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阶段推行的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必修课程,担负着法治知识宣传的使命。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明确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关于法律常识的内容集中,主题明确,将时代发展需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版块教学是指教师在深入研究、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将特定班级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具体、科学和高效。

一、梳理提炼,寻找法治切入点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法治教育内容,教师既要吃透深挖教材,梳理出一条清晰的学习脉络,找到合适的且可以深入发展的切入点,还应综合考虑选用的切入点是否契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时,老师经梳理提取得到“你心中理想的未来职业”“选择此职业的理由”“如何将未来职业做好”三个版块,以此进行教学。第一个版块可以从《我的毕业季》出发,因为毕业后就是一个漫长的暑假,是开始一段实习、一段职业经历的宝贵时光。对《从这里出发》展开学习并走向更大的舞台——“走向世界大舞台”,然后学习“多彩的职业”,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并了解自己心中的理想职业。接着,老师引领学生从“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典型案例中分析邓稼先选择职业时的所作所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展开第二个版块的学习。通过学习《少年的担当》,切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最后,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做好自己选择的职业呢?引入“学无止境”,倡导学生终生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贯穿价值观教育逻辑,引领学生在“回望成长”“走向未来”中,思考解决职业选择中存在的疑惑,这对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有引领作用。

二、整合优化,提升教学实效

版块式教学模式追求的是简约高效。这就需要教师在梳理教材脉络的基础上对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优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可以有针对性地将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依照逻辑关系划分版块。例如,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主体内容分为“富强与创新”“民主与法治”“文明与家园”“和谐与梦想”四个版块,而每个单元又分为几个版块。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分别通过“追求民主价值”和“建设法治中国”两个版块进行叙述,其中,“建设法治中国”版块又分为“夯实法治基石”“凝聚法治共识”两个方面。在“凝聚法治共识”中又从“法治政府”“厉行法治”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法治政府”“厉行法治”等重难点知识,同时,让学生明白,只有夯实法律基石,才能建设法治中国。这样的版块教学让初中生更深刻地领悟到我国是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呈现出更好的法治教育教学效果。

三、创建场景,进行适度扩展

教师可以为既定的教学版块设定教育目标,创建模拟场景。在模拟场景中引导初中生进行自主的小组角色扮演。创建场景能使理论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中的《建设法治中国》时,首先,教师通过播放《老人倒地,众人漠视》的视频引出设问:如果你面临这种情况,会不会像视频中的人一样选择漠视呢?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发选择模拟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感受法与情的纠葛。在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后,教师播放《终审判决》的视频并作总结陈词:“以前老人摔倒大家不敢扶,现在,民法总则为大家的见义勇为撑腰,依法治理要求良法善治,这就是良法,这就是善治。”初中生在学习法治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设身处地,就会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乐此不疲地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还能培养其主动思考以及理性客观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版块教学是对原有常规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突破,能使我们的课堂真实生动而又极具美感。笔者相信,未来在广大专家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与教学实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法治教学研究会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版块初中生法治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