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探析

2021-11-28 20:49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21年21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生活化

●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 井 华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向成熟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的意志力较为薄弱,对于各方面的负面信息也不具备较强的甄别能力,非常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在初中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在课堂中,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学生步入正轨,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初中生的特点是:无法集中注意力、自制力较差、容易被干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局限中走出来,为学生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情入境,进而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为学生构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进而凸显学科价值与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要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并且,教师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信任,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进入角色,参与学习、实践应用等过程,彰显课堂教学的本质和意义。因此,要使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就要以学生为本,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化学习氛围和开放式课堂。与此同时,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对学生的道德素养、人格素养等方面进行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时事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洞察生活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自觉主动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意义,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洞察生活的能力,进而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也只局限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部分学生还对学习道德与法治出现抵触情绪。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向课外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进行合理延伸,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例如,在教学“维护祖国统一”时,教师可先展示一些热点话题让学生讨论,并说出自己的体会与感受。只有充分地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映射问题、分析问题,进而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三、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突破课堂教学局限

教学活动不仅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途径。同时,这也是摆脱之前枯燥乏味灌输式课堂教学的方式。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自然生活也不能脱离教育,作为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课堂真正变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基于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引用生活实际案例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创设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用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和喜欢的生活化素材,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度,使学生在观察中获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应用时事点评、专题讨论、问卷调查等活动时还要紧扣生活这一主题。同时,教师还可在班内针对时事新闻开展模拟问答等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可以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并与时代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将课程标准对各学科的基本要求落到实处,将教育归还生活。基于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教育的真正价值凸显,才能让学生更加懂得如何生活。同时,这也是在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构建生活化课堂,还要对学生发展需求和社会实际进行了解,并以此为出发点,使学生在生活化氛围中接受教育。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生活化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