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人体写生与创作的画面艺术语言构成

2021-11-28 15:21李亚平吉林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油画画家人体

□李亚平 吉林艺术学院

油画人体写生与创作实践,是作为绘画艺术家必备的造型能力,也是一幅油画人物创作技术构成的重要基础,对艺术家造型能力与色彩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面对一幅画面写生,抑或创作时,对于眼前的模特,不同的艺术家,会有不同的视觉经验与艺术感受,那么,艺术家如何将眼前的模特与来自内心的图像体验感受,通过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对模特的了解、对艺术的理解,加以主观表达是我们长期思考的问题。

每一个时代都有艺术家关注“人体”这一主题,但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却给出不同的答案与图式。架上绘画之所以没有消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艺术家面临不同的时代,决定了其对材料与形式美感的求新和变革,虽然面对同样的课题,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总会有新的发现。

油画人体作品,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每位艺术家在不同的艺术成长阶段,对此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层面追求。

基础能力对作品构成的影响,可体现在人体比例、解剖、透视、造型和必要的素描、色彩关系上,这些都是画面不可或缺的基础元素。而对油画本体材料的了解、熟悉,也是决定艺术家个人风格、技法形成的必要条件。

虽然过多的技术性训练,会对艺术创造性思维产生一定的束缚,但只有经过一定的基础技能训练,一些规范性的学术界定,才有可能对某一科目进行具体化、专业化的学科定义。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是艺术创作的一种状态。我们可以在俄罗斯画家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菲钦的作品里,解读出画家深厚的基本功力,及其对油画材料性能的娴熟应用。尽管艺术家在画面上表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变的笔触色块,但没有超越严谨的造型,及对人体解剖结构的准确把握和理解。1914 年的《人体习作》(57.6cm×46.7cm),该作品尺寸不大,女人体在逆光的照耀下,模糊了边缘线的处理,奔放的笔触与张弛有度的画面造型,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菲钦的美学主张。

艺术家个性化综合素质的共同参与,也是决定最终画面的关键。无论人体写生课,还是以人体为主题元素的创作,画家个人的主观修养性情,都是构成画面品格的主导要素,画家的品位决定作品的品格与格调。

完成一幅作品,一定的技术手段,只是基础条件,而一幅作品的品位、格调、气质要受制于艺术家的综合能力与全部的艺术修养。

前面提到的俄罗斯画家菲钦的人体作品中,画家熟练地挖掘知识,无止地境探索油画材料本体语言。这一切又都取决于画家丰富的艺术修养与不断的基础训练所产生的对油画性能的熟悉与升华。

俄罗斯另一位画家,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梅尔尼科夫笔下的女人体,体现出的却是唯美的诗意化风格。油画《梦》(1974 年)中,女性的人体美与画面温馨宁静的美、东西方交融的典雅之美相互辉映。画家在对时代形式美感探索的同时,将写实油画的严谨造型观注入新的思考,使写实油画找到了新的语境与出口,画面人体造型与形式美感完美统一。

俄罗斯画家叶夫赛·叶夫谢耶维奇·莫伊谢延科的作品,与梅尔尼科夫作品的共同点,是对写实油画时代性的思考。如果说前者注重画面的静谧唯美,那么后者更强调画面笔触的力量与动感。

莫伊谢延科在关注油画本体语言、材料无限可能性的同时,对画面人物造型的时代感有着极其敏锐的艺术感受。其作品《晨》(1969 年)所描绘的是女人体的背部,将造型的写实性与写意装饰等现代观念同时并置于画面中。

油画人体写实与创作是艺术家进行专业基础训练的必要环节,有些艺术家甚至将此课题作为终身研究的方向。

人体的完美和谐,油画材料的厚重经典,吸引着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为之探索,并沉浸其中。而油画人体艺术的画面艺术构成,是画家进行专业训练的必要基础。在公共的技法之上,所形成的个性化的个人技巧,以及艺术家的艺术文化修养所带来的艺术风格的改观和艺术风貌的呈现,完全取决于艺术家基本功力与内心世界的修炼。

“画如其人”,画家的一切(精神与物质手段)毫无保留地反映在画面里。因此修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同样符合油画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与视觉审美规律。

猜你喜欢
油画画家人体
万类霜天(油画)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酷炫小画家
人体可笑堂
油画去哪了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人体运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