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创新创业互融教育模式分析

2021-11-30 01:45刘建高
山西青年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院校融合

宾 敏 刘建高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现阶段,教育部门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其中“创新能力”则是核心内容。为了更好地满足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将国家新的教育方针执行到位,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人才才是高职院校重点教育目标,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完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更要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并不断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互动融合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不断探索实现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的新方法和路径。

一、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教育水平的提升

时代的不断发展背景下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高职院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只有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的内容,并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人才机制的进一步更新与完善。同时,人才机制的更新也需要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如,提升高校和当地企业的合作力度,将企业作为实习、实训的重要阵地,学校为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而在企业中学生可以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习环节中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高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也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

(二)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与统一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结合,可以对所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在降低创业教育方面成本的同时,也能实现教育资源的统一化。在高职院校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且教育资源具有不集中的特征,资源之间也缺乏整合,从而直接降低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1]。而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创新教育内容,可以将教育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将创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形成合力,用最少的创业教育成本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也为高校创业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

(三)进一步提升学生创业成功概率

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最为关键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创新成功概率的显著提升。现如今,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部分大学生开始走上了创业的道路,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创业人数的不断剧增,然而成功率较低。基于目前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除了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外,还要在专业教育中贯彻创业教育内容,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力的培养与提升,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成功率[3]。

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面临的障碍分析

(一)融合课程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作为综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目前部分高校在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方面还缺乏健全的课程体系,教学重心也一直放在专业教育方面,对人才创业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足够重视。与此同时,也没有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入手,增设与创业方面的相关的课程,导致学生只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在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方面明显不足。其次,对于选修课,仍然注重经济学、就业指导理论内容的传授与讲解,而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当前国家和社会对人才提出了高要求,除了具备专业水平外,还要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去对学生进行评估,将会抑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很难形成。

(二)教育管理方法不当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互动和融合在教育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学管理涉及了课堂教学、激励机制等各个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高校在专业教学和创业教学上设置得过于独立。一方面,在专业教学中,都是采取的理论教授和试卷书面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把握,学习空间也凸显出封闭性特征。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十分注重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因此,高校应该注重把握住社会行业的发展动态,发展开放式教学模式[4]。然而,大部分高校在创业教育环节中,仍然采取课堂教育方法,各种类型的创业教学活动也十分缺乏,导致理论和实践在衔接方面存在问题。

(三)实践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创新创业教育,都十分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同时,高职院校应该对实践教学引起高度的重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但由于部分院校发展条件存在局限性,缺乏一定的资金,导致实践教学规模较小,基础教育设施也不完善,致使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难以融合。其次,高职院校和企业也缺乏合作,企业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也不够重视,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参与度也不高。国家在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方面提出了很多扶持政策,但高校在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仍然在教学体系、实践评价方面存在不完善的情况,从而造成学生实践学习缺乏一定的支持[5]。

(四)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近年来,社会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状态,这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改革与发展的机遇。招生规模和数量逐年增加,然而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出现短缺的问题。在教师招聘环节,主要将教师的专业水平放在第一位,导致教师在专业实践、创业能力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其次,部分高校主要都是经济、管理学方面的老师,而缺乏创新教育老师,教师教学压力不断增大,创新教育思维没有更新,难以对学生开展高水平的创新教育,这些直接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培养。

三、高职院校专业+创新创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一)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应该立足于高校实际发展情况,根据教育办学目标,对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在高校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中,将创新思维、创业能力以及就业指导等选修课程贯彻到其中,将其归纳到学分管理当中,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注重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6]。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去构建创业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其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构建。将实践等类型的课程统一纳入公共类基础教学范畴中,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创业需求,在选修课程抑或是必修课程中增设金融类、法律类、管理类等课程,从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创业课程体系。其二,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在不同专业中,建立教学资源系统,给学生传授创业的关键技巧。不同的专业可以根据行业不同的需求,选择最适宜的创业课程,这样才能促进专业教学和创业教学的有效同步与融合。譬如管理类的专业,可以将企业实际管理内容融入其中,注重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而教育类学生,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从而引导他们开展实践创业。以上的方法和手段将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创业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二)教育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完善

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最为关键的是教育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完善。一方面,将创业教育方面的学分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将竞赛发明、实践活动等各种创新活动纳入学分管理中,明确创业和创新学分界定条件,摒弃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应该在课堂中积极引进科研、学术等成果,注重学生思维意识的激发,在师生共同探讨和交流下,帮助学生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突破传统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外,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表现自我的机会,为其打造出第二课堂。除此之外,注重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实训和实习,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第三课堂,在学生实训、实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也能促进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思维意识和创新意识也会有所增强。

(三)教育实践环节的调整与优化,有利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专业理论教学,还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应用型人才。一方面,强化校企合作力度,构建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将企业项目融入专业教学中,在为企业提供技术和储备人才等服务时,促使企业主动参与到学生实践教学评价中来,促进创业和专业教学的互动融合教育[7]。另一方面,高校也应该加强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完善,配备专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指导,在分析企业实际需求前提下,去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保证学生在技术、创新和创业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显著地提升。

(四)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融合发展有赖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因此,首先应该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通过组织培训或选修等途径去促进教师创新能力和创业教育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鼓励现有教师去企业一线参与实践与学习。其次,还可以邀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校作为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为学生讲解实践操作技巧,开展就业指导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还能进一步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提升创新创业指导能力[8]。

上文综述,在高职院校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要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保障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然而,目前在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们必须勇于面对困境和挑战,不断的运用各种方法和路径去解决问题,在完善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等,为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有力地保障。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院校融合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融合菜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