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字媒体“双创”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2021-11-30 01:45陈楠江
山西青年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双创数字院校

陈楠江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1)

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创新和创业融入学校教育中,这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和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点需求,同时还是促进我国教育综合改革,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保障,是以创新指导创业、创业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而在培养技能型和素质型的高职院校中,培养新媒体领域中的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是实现新媒体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我国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和新媒体进行有效融合的重要部署。而把创新和创业能力融入数字媒体教学中,是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和新课题,需要对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索。

一、双创背景下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介绍

(一)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现状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如课程设置灵活性不足,多样性匮乏等等。数字媒体专业有着很强的艺术性和数字化特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把这些特点进行有效地利用和充分地发挥,也根据现阶段的课程要求和课程目标来进行有效地结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存在着很明显的不足,这样就造成数字媒体教学质量无法提高。此外,还有一些高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中,因为过于重视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侧重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而忽视了学生们的实践操作[1]。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利于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们进入到社会之后,无法满足于社会的需求,出现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于企业的发展需求。而在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的背景之下,高职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对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进行保障,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满足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二)双创背景下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在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的发展背景之下,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和社会的需求之间有着很大的缺口,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明显无法满足于社会的需求,市场中的人才非常紧缺,并且现阶段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并不高,降低了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而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对专业人才进行重新的定位,并及时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进行合理地调整和规划。例如,一些高职院校在进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定位的时候,需要以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特点来进行目标的制定,从数字媒体专业的整体性出发,对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重新定位,结合数字媒体专业中的交互设计、动画设计以及数字艺术设计等,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2]。此外,在制定人才培养和人才输出方案的过程中,还需要高职院校效仿高等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把艺术和数字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制定出人才培养和输出方案,如设计合理的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以教学特点为基础,制定出符合社会需求和企业发展需求的教学加护,把培养数字媒体专业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作为重点;另外,还需要加强高职院校的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自身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发挥教学材料的实用性,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形成一套完善和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

二、高职数字媒体“双创”人才培养策略

(一)把双创能力培养融入校企合作中

在双创和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非常重要的,要充分对学校和企业的共同资源进行有效地结合和利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体现出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

第一,建立学校和企业公制、共施、共评价的培养体系。在我国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地指出了职业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特点等来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和具有一定能力的企业进行联合教学,培养可以为社会提供服务、具有技术创新能力、文化传承发展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人才培养课程、师资力量和教学材料;企业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需要来向学校提供教育的义务,向学校提供技术、资金、设备设施和管理等资源,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此外,企业还需要承担起高职教育的责任环境,帮助高职院校在数字媒体专业教学中,构建起一个可供学生们进行行业实践的环境,把企业和数字媒体学校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建立起一个共同体[3]。在数字媒体专业教学中,高职院校需要和社会中的数字媒体企业和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和其的沟通交流,为学生们建立起实践学习基地,为学生们提供真实地学习和实践的环境,建立起学校和企业、课程和任务,教师和师傅、学生和员工、科技和创新、就业和创业的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社会所需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提供重要的保障。

第二,建立学校和企业共建、共营和共同管理的双创基地。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双创发展战略的实施,高职院校在进行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创立以新媒体为基础的双创空间建设平台,对学校的现有资源来重新进行整合,提高学校和企业的联系性和合作性,建起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通过参与到这个基地,来接受数字媒体相关专业和现代教学技术的教学。在这个基地中,学校和企业可以把影视后期、电商网站运维,以及动画设计、视频制作等进行融入其中,以市场化的运营方式和数字媒体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为主,实现电商运营、商业影视制作、微课制作和商业设计等新媒体信息化的服务训练。此外,还需要对学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师资力量情况与企业中可以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起数字媒体实训室,以产学结合的校园众创实训平台来实现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把双创能力培养和数字媒体人才课程建设进行融合

首先,在数字媒体人才培养课程体重融入双创课程。在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高职院校需要把培养技术型人才作为目标,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要设置和数字媒体能力相契合的课程体系,同时还需要把素养课程、实践实训课程引入其中,在重视培养学生们专业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把培养学生们的社会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引入其中,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建立起公共平台和四层次课程体系;例如,四层次课程可以分为基础技能课程、核心技能课程、综合拓展课程以及双创课程(包括了第二课堂)而在每个课程模式中可以进行详细的划分。再比如,在基础技能课程中,可以融入网页制作技术、设计素描和色彩知识、三大设计构成、高等数学、JAYA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和处理技术等等;而在核心技能课程中可以融入UI设计、影视特效合成、三维动画制作、数字摄影摄像、影视策划以及非线性编辑和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综合拓展课程中可以把创新学分、毕业设计、毕业实现以及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融合;双创课程中,可以以专业风采展、讲座学习、技能大赛、创新学分、创新工作室、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新媒体创空间项目,以及参与导师项目作为主要内容[4]。此外,公共平台课程则包括了人文素养课程和相关的新媒体领域中的其他课程。

其次,在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中把课内课外双创能力引入其中。高职院校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要以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为基础,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的时候,要把双创课程融入其中,鼓励学生们参与到一些社会组织的相关数字媒体技能活动和比赛中;同时学校和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为学生们组织一些相关的培训课程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们对双创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们自身数字媒体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重点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构建起以项目、导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课程模式,提高学生们参与实践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内和课外实践操作中来实现双创课程教学,巩固学生们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在专业技能提升的过程中,可以把第二课堂作为重点内容;在课外实践方面,通过第二课堂联合创新工作和暑期实践的方式来实施。而课内实践可以通过教学一体化联合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和毕业上岗实习的方式来实施。借助于课内实践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数字媒体专业学生们的双创能力。

(三)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们组建创业团队

在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让学生们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来学习和掌握,因此鼓励学生们组建创业团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高职院校可以借鉴春雷绽放—女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来进行数字媒体专业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们的构建创业就业渠道和平台,形成学习和创业、学生和企业、数字媒体专业和社会新媒体领域结合发展,共同传承的发展平台。而在这个平台中,要以实际的项目来鼓励学生们以创业团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综合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5]。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已经成为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指导性参考。而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改革和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地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丰富的高素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双创数字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答数字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