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

2021-11-30 11:27郝时远
贵州民族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共同体

郝时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73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主题,这在我们党的文献中是第一次。确立这一主题的重大意义,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毫不动摇的坚守,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入了新时代的昭示。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从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就提出了“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奋斗目标[2],到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发出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全民抗日吼声,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振臂高呼“大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大团结万岁!”[3]今天,中华民族则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唱响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强音。因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4]

如果说,党的十六大修改的党章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的先进性质和领导地位,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那么,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的纲领,则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必然包括培育、凝聚和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我意识。同时,在党的纲领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体现在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范畴,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然成为引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纲”。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等重大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并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坚持团结稳疆,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任务[5]。在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都要培养孩子们树立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不要让孩子们只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这是月亮和星星的关系,这件事一定要大张旗鼓做起来,持之以恒做下去。”[6]由此形成了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的论断,成为全社会、特别是民族工作领域的时代性主题。

在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7]从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又“与时俱进”地赋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家庭的团结,到培养和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倡导,再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思想升华过程。因此,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来说,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根本要求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7]

“提纲而众目张”或“纲举目张”这类话语,是中国古代治世之道中的政治经验之谈,寓意把握政事的根本才能使各项具体事务遵循政令统一、实现全局响应。是故,古人视“纲者”为“提挈众目之主脑”。从这个意义上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的论断,是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理论认识和工作实践的全方位强调,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付诸实践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6]多元一体的“一体”,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所昭示的内涵,是要求大家庭所有成员“一个也不能少”地同心同向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精神层面上就是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归属的自觉意识。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民族都要培养孩子们树立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和“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的论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也就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大家庭所有成员在面对所谓“我是谁”这一问题时,共同、共有和共享的身份答案——中华民族。

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8]这是对“一体是主线和方向”的深刻阐释。“主线”具有主导性和贯穿性,在这个意义上体现了“纲”是“网之大绳”的作用。那么,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论断,又进一步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笔者认为就是对“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的实践要求,使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各方面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7]产生提领、带动、振起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的“目目皆张”实践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将2014年提出的“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改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体现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的实践要求,突出了“各民族共有”即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一体”观念。因此,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之“纲”,是对“主线”实践性、成效性的强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精神力量范畴。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9]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强大精神力量的基石。只有铸牢这一基石,才能坚定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而“高度认同”,就是使“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7]这是一个从“多元”身份向“一体”意识整合、凝聚的精神力量升华的过程,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享的物质田园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实现物质与精神两个范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辩证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7]的论述,就是要求全体人民在建设共享物质田园和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所有实践中,都要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力量去认知和自觉。

2021 年7月1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政治活动,庄严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为世界所瞩目,而且昭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所有成员“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地摆脱了绝对贫困,并在全国平均水平上共同跻身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同一发展平台。面向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华民族共享的物质田园及其未来的发展,体现着“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共同体理念[8];面向第二个百年的新征程,“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时代要求,则立足于“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7]对中国来说,无论是经济发展总量位居在世界上第二,还是国内各民族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物质生活,都真切地体现了国家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1]这就对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塑造提出了更迫切、更现实的时代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最广泛包容中国人的国家民族共同体,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团结统一的精神及其所塑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因此,习近平加强和改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思想中阐释的“十二个必须”之一,即是“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7]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党的民族工作的基础性事业。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指向,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归旨的大团结。

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对中华民族大团结做出了清楚的表述:“中国共产党同全国各民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团结在一起,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民族的爱国力量团结在一起,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加强全国人民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10]这一方面体现了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团结的中心”[11]这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同心圆”的圆心地位,另一方面则昭示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同心圆”的最大化。其重要意义在于:“只要我们把政治底线这个圆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12]这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广泛包容性的阐释,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范畴的界定。

当然,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工作事务的意义上来解读,上述“各民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民族的爱国力量”,不论阶级、阶层、党派、职业等因素,都有“各民族”的“多元”身份属性,即便是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也都有概莫能外的中国“各民族”渊源。因此,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关于“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13]或2009年关于“中华民族已经成为各民族普遍认同的统称和归属”[14]的论断,不论是否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定义式表述,但是“各民族”内含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就是“中华民族大团结”所要结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定义只能由此而生。

2021 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强调“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体现了与以往“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的表述有所不同的现实意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目标展现的新时代历史方位,对各民族和全体人民提出了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地聚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一“国之大者”的战略任务:“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1]践行这一战略任务,从“各民族”的角度讲,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就是要使中华民族大团结意义上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实践中起到“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的功效[7]。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始终证明着各民族的利益只有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才能得到实现和保障,也始终证明着各民族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也不能少”的建设者。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所昭示的“共同”指向就是“人人为大家、大家为人人”的“大家庭”观念,也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精神力量范畴。意识,作为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感觉、思维和认知的心理过程总和,由客观存在所决定,同时又以人的意识的主体能动性作用于客观存在,并随着客观存在的变化而产生新的意识。对人来说,自然万物是客观存在,社会及其发展也是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的论断,仍是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入门路径。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只有一百多年,属于现代概念。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则源于中华文明的发祥、中华文化的肇起和中国历史的演进,自先秦文献记录了中华大地“五方之民”多元格局以降,中国的历史演进就是“五方之民”及其后裔不断交流互动、共同推动的。对这样一部历史,无论历朝各代以什么样的观念或意识形态去书写,都改变不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这一历史存在的基本史实。

对历史的书写,不仅要尊重史实,而且要把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及其形成的客观存在。正如我们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现代话语,去确切描述秦汉以降中国“大一统”王朝历史的国家特征一样,“中华民族”这一现代概念同样可以概括“五方之民”及其后裔作为中华大地共同子民的历史源流。这当然不是说历史上就有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存在,而是说今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民族”成员都可以从中国历史和本民族的历史中找到为什么会结合为一个“大家庭”的答案。这个答案的核心概念就是“共同”。“共”意味着“多”,“同”意味着“一”,“共同”即是“多元一体”。“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是历史形成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这是揭示“多元”的客观存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五十六个民族来开创。”[5](P147)这是阐释“一体”的时代境界。

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源自《周易》 的“君子以类族辨物”是对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进行辨识归类最普适的思想方法,其民族学的意义在于“内而中国、外而夷狄蛮貊,其族至不一也,皆随其族而类之。”[15]这种“族以类而聚,物以群而分”的思想方法虽然着眼于“异”,但目的则是通过审视差异而构建共同,即“类族辨物,所以审异而致同也。”[16]所谓“致同”,是指通天下之志的大同。这种“类族辨物”之法、“审异致同”之道的辩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开创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历程中,从承认“在中国人或中华民族的范围内,是存在着汉蒙回藏等民族的事实,”[17]明确指出“蒙古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18]以及提出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之总称,到新中国建立后进行民族识别确认56个民族,都具有“类族辨物”的“审异”内涵,也就是民族事务中尊重和包容差异的观念和实践。同时,我们从上述引证的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承认“多民族”的存在,是基于“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范围内”“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这一前提,也就是多元一体中的“一体”。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致同”所指向的通天下之志的大同。对中国来说,当代的“天下之志”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同”就是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并不意味着对各民族差异性的无视或弱化,“审异致同”是一个不断的辩证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完成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7]正确把握就是运用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从“五方之民”及其后裔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四个共同”中挖掘和提炼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史实,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现实中去认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使是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理念融会贯通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加强和改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十二个必须”中指出:“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7]认同感、自豪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实质就是“共同”,这是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核心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的论述,是对中华民族历史观基本立足点的科学阐释。这是增强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感、自豪感最为重要的历史支点。把握这“四个共同”,是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发掘史实、提炼精髓、升华理论的划时代工程,关涉到各民族、多语种的历史文献、文物古迹和民间传承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要成就的,就是“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8]这是中华民族历史观遵循的主线,由此培育、激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必然增强各民族共同开创中华民族未来的自觉和自信。因此,以中华民族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为主题的研究工程,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历史中各民族“共同”的书写,而且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质养分。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话语改变,而是体现“纲”的引领和提振作用。“全面推进”的建设要求,则包括了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公民道德、文明创建、社会风尚等精神生活领域的全覆盖,目的是“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7]事实上,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体现了中华文化复兴内涵的“以文化人”现实要求,中华文化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之源,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良田沃土。

中华文化,是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成的文化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及其新时代的建设高度重视,给予了丰富的理论阐发。他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9]“精神命脉”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因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5](P157)中华文化认同的深层性,决定了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认同要素的根基。也就是,“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5](P157)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性做出阐发,强调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7]就是说,56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论体量、类型和特色,都根植共生于中华沃土,成长为一棵根系“多元”、树干“一体”的枝繁叶茂中华文化参天大树。中华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是指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成,在此主干上呈现的各民族文化“枝繁叶茂”的多姿多彩,展现的是浸透中华文化价值观念和彰显中华民族精神标识的中华文化多样性。

因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就是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0]这是“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目标,其实践的过程就是从各民族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民间传承、风俗习惯中去挖掘、提炼那些为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文化精神、文化形式、文化特色和文化创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呈现形式的相互认同、共享共有,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文化认同的必由之路。

中华文化认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具有的深层和根基作用,在于中华文化蕴含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力量,这些精神力量的提炼、整合与凝聚,体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21]各民族文化集大成滋养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既是凝炼中华文化价值体系的过程,也是“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21]的过程。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的政治文化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华文化价值体系的基本属性。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5](P124)决定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观性质,是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宗教观的立足点,也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的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观。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爱的共同体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失乐园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