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跨界现象的思考与探究

2021-11-30 11:27吴光学
贵州民族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唱法跨界声乐

陈 果 吴光学

(1.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重庆 404100;西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

为了能够使民族声乐变得更加优美、柔和,更加优雅或是更具有深刻的内涵,许多民族歌手在演出时都采用古代和现代音乐相结合的融会贯通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从而出现了当今乐坛上炙手可热的民族声乐跨界现象。这种比古典音乐更动听、更有活力的跨界民族声乐,同时具备了比流行音乐更时尚,比传统美声唱法更熟悉的特点,令广大听众耳目一新。

随着民族声乐跨界现象的愈演愈烈,跨界民族声乐的创作也随之开始普及。尤其是近些年来,在跨界民族声乐逐渐流行以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音乐创作人的重视。为了让跨界民族声乐继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在世界流行的舞台上,并且做到在每一次出现的时候,都能够紧紧抓住人们的视线,给人们带来听觉上的极大享受,音乐人们开始专心致力于对民族声乐跨界现象的研究[1]。反之,这种跨界现象的研究又促使民族声乐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具有个性化的演唱风格,逐渐地又与美声唱法和流行音乐开始进行“混合搭配”[2]。“混合搭配”后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充分融合并形成了一门独特的、无流派的混合演唱风格。

一、民族声乐跨界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一) 声乐跨界现象

跨界音乐主要是指那些融合了不同类型的音乐元素,这些不同类型的音乐元素可以相互学习,并演绎成具备极强的包容性的一种新型音乐[3]。所谓跨多个领域唱歌、演奏和整合多种音乐元素的方式,这种方式就可以理解为声乐跨界演唱。现在有的听众对民族音乐欣赏的需求就是跨界演唱,他们说跨界演唱除了继承传统声乐演唱的好处外,还有另外一个值得称赞的优点,就是将民族声乐与流行音乐进行结合,为大众呈现了更完美的音乐作品。跨界声乐的诞生与兴起,使得跨界声乐现象更加普遍,这也为今后的美声唱法,民族音乐和流行传统戏曲等诸多音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指导意义。为了进一步给观众提供独特的视听体验,这种跨界演唱还可以将崭新的画面、声乐艺术以更多样化的音调,更丰富的表现张力和更强的亲切感相融合,从而更好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也为今后声乐跨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 民族声乐演唱跨界现象

诚然,丰富的民族声乐演唱跨界现象,需要演唱人员具备诸多优秀的品质,具体可分为五个方面:一是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最大程度地掌握不同唱法以及他们之间划分的界限,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不同唱法,使它们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二是需要认知并接受这种实用新型唱法,而且能够同时进行三种唱法以上的跨界演唱。三是演唱人员能够做到突破传统唱法的束缚,在多个表现形式中不惧限制,灵活运用。四是跨界演唱也需要区分性别和声部,随时切换演唱。五是这种在音乐唱法和形式上的切换跨界也被叫做跨行演唱,也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跨界演唱,在音乐行业来说,它突破了行业的限制。

(三) 声乐演唱的跨界现象表现形式

所谓音乐领域的风格,单单从作品风格的角度来看,通常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某种特定流派或是音乐作品中所呈现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体现在音乐表现手法上,也可能体现在基本概念或歌曲的演唱形式。因此,时间、民族、作曲和音乐风格的相同或不同,都是由以上这些特征所决定,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形式的音乐会进一步展现出多种发展特征,这种声乐艺术引导着艺术品的风格朝着跨界的方向发展。我们以跨界方向变化明显的音乐剧《猫》为例,除了摇滚、爵士、宗教外,还有英式芭蕾等许多音乐元素都运用到了这部作品中,从而使音乐更具吸引力,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从歌曲的整合观点出发,声乐跨界演唱就是将美声、民族以及流行音乐相互融合,为大众呈现出最后的结合版。这也使得最终的歌曲表现形式更加突出,更引人注目,更多元化,其演唱效果更具感染力,也必定会受到社会大众的肯定。

我们知道,民族唱法基本上都是用流行歌唱法在副歌或合唱部分演唱的。以传统歌曲《幸福万年长》为例,就是将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恰当结合的唱法。这种发声技巧的使用,增强了现代民歌歌曲的美感,为观众创造出了一个明亮而生动的环境。为了探索民族音乐的特征,越来越多的歌手都选择了以流行的方式演唱民歌。例如,李玉刚演唱了流行歌曲和京剧歌曲结合的、且恰当地融合了中国民族传统的歌剧元素《新贵妃醉酒》,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音乐体验,我们可以将其视为紧密联系了民族歌曲、民族情感和流行歌曲的唱法,使观众耳目一新。作为著名的歌手,他不仅仅促进了民族声乐的发展,还进一步弘扬了中国的声乐;而殷秀梅则选择了民间歌曲和流行歌曲的组合,来实现声乐艺术的创新,全新组合的作品不仅受到了大众的追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我国的音乐文化。

(四) 跨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跨界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可以归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其内部自身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外部发展的巨大影响。长期研究声乐艺术的人不难发现,一些人在跨界过程中都热衷于歌曲的曲风变化以及演唱技巧的利用。而另一些人则着迷于学习一些歌唱技巧和演唱风格,这就导致了声乐跨界的产生[4]。声乐跨界现象在新时代的环境下满足了人们日新月异的审美标准,也更符合时代的需求,因此声乐跨界现象的出现和繁荣决不是巧合,它在现阶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民音乐审美的需求不断提升,会使得社会大众对于表现形式比较单一的作品产生审美疲劳,渐渐丧失了原本的兴趣与热爱程度。因此具有诸多表现形式和自身独有的特点的声乐跨界,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与喜爱。以人们过去受到局限最大的古典音乐为例,某位曾在中国成功举办个人巡回演唱会的著名歌唱家,后来的作品一直反响平平,当他在传统演唱元素中,加入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元素后,立即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种创新打开了听众曾经单一的欣赏范围,给社会大众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现如今,跨界音乐已经被家喻户晓的古典交响乐团搬上了舞台,以全新的音乐文化面向大众,这也直接反映了跨界音乐在今后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预示了跨界音乐长远的发展前景。

二、跨界民族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形式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声乐跨界演唱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他主要出现在跨界音乐当中,民族声乐的跨界演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所谓民族声乐跨界演唱,是指在民族唱法的基础上,将其他两种唱法与其融会贯通,互相转化。“融会贯通”具体的含义是我们要基于民族唱法,汲取其他唱法的优秀特点,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演唱形式。民族声乐跨界演唱通常以古典音乐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民族声乐与通俗唱法或是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交替轮流地出现在演出之中。跨界民族声乐不仅具有古典民族唱法丰富的艺术特征,同时在演唱方法上还具有比古典音乐更大的自由度,它能够跳出古典民族唱法所具有的规定与约束。

跨界民族声乐演唱融合并借鉴了通俗和美声两种唱法。通俗和美声两种唱法各具特色,其中,美声唱法一般比较注重演唱者的发声水平与能力,虽然歌曲高雅动人但却与世俗背道而驰;而通俗唱法更具有接近口语、自由轻松、随意活泼的特点。因此,为了将高雅艺术引入听众的日常生活,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民族声乐唱法便开始向通俗唱法转变。

当今我国的跨界演唱的界定及分类尚且模糊,这是由于跨界演唱在我国声乐艺术表现形式中尚未成熟。在我国跨界演唱又分为古典跨界、民美和民通。“古典跨界”就是指通俗和美声之间的融通[5]。除了名称的不确定,跨界演唱还包含多种形式。一是以其中一种唱法为主要唱法来表现不同的音乐风格,采用这种唱法的音乐家有廖昌永等;二是融合了三种不同的唱法作为表现形式,采用这种唱法的音乐家有谭晶等人。笔者认为,在跨界演唱中,每一位歌手在表现不同的艺术作品时都会有一个“度”,这种“度”的变化是由歌手和作品风格共同决定的。跨界演唱中还有一种综合了民族、美声与通俗三种演唱形式,他们可以跨越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

人们在审视新兴的文化现象、评价新兴文化的艺术价值、接纳不同文化与已有文化的差距时,应当以价值观作为标准与依据。价值观直接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根本及价值,但其并不是事物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期经过升华和洗礼而得到的,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中的文化活动、教育环境、新闻舆论、社会习俗等的影响。除此之外,价值观是社会生产力,在艺术鉴赏上,人们的艺术鉴赏活动有着重要作用。

三、贵州民族声乐的发展与跨界

贵州地区具有丰富的音乐底蕴与资源,贵州少数民族的音乐更是曾引来众多专业人员的关注,尤其是贵州的民歌,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其演唱的形式,更是深入人心,引人入胜。随着世界大众对音乐的追求越来越高,对音乐的审美越来越重视,贵州地区也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民族文化底蕴的音乐之路。

(一) 贵州民族声乐具有多元化、时尚化的特性

贵州地区地势崎岖,遍地山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环境,使贵州的民族声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此外,贵州还有一个别具一格的美称,即“歌的故乡”,这就直接反映了贵州人民对音乐的热爱。各式各样的歌曲为贵州地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众多民族的聚集也使具有各种特点的民乐得到了结合,这为贵州音乐发展与跨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贵州的声乐发展与跨界

在贵州,传统的民族音乐表演形式比较单调,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主要是歌手的身体随着音乐晃动,没有特殊的规定,也就是完全的原生态表演。这样的表演形式或许会在短期内受到欢迎,长期下来肯定由于缺少特点而让观众感到乏味,艺术性较低。最近几年,各类歌唱大赛以及活动的举办,如青歌赛、多彩贵州等等,已经使得贵州的民族音乐愈加成熟,演唱和表演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以侗族大歌为例:贵州代表团不断地改进磨炼,还有专业的指导老师进行指点,贵州代表团在合唱部分以及声音的表现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渐强渐弱的音乐间奏交相呼应,更突显了民族音乐的魅力,进一步彰显了侗族大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与此同时,贵州代表团也得到了较多的奖项,阿幼朵也参加了青歌赛,在这个舞台上,经过专业人员指导的阿幼朵,利用原生态表演彻底征服了大众,也得到了非常理想的成绩。与此同时,她还将大号芦笙、木鼓等中国的传统乐器搬到了大众的舞台上,进一步宣扬了中国的传统音乐与乐器。

近些年来,中国音乐舞台上比较火的“苗族歌王”潘兴周的演唱形式以及歌唱手段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相比于以往的原生态表演,他的歌声更加细腻,演唱方式融合了流行音乐,更加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如他的代表作《银白色的山歌》等。经过改进的演唱方式和表演形式不单单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也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可以说,这类作品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成果。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少数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这个舞台也是将原生态的民族音乐进一步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其在保持原有的民族音乐魅力的基础之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它从歌曲,舞蹈,乐器以及演出形式上都进行了革新,也对今后的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结合新兴元素

贵州的民族声乐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创造出了许多丰富多彩和具有时代特性的音乐作品。除此之外,乐器在贵州的民族声乐中所占据的地位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不仅歌曲的形式要进行改进,对于乐器的表现形式也要进一步完善,还要与时代融合,这两者的完善是缺一不可的。站在声乐的角度上,我们要彻底摆脱千篇一律的表现形式,从而走出一条特有的音乐道路。只有具有特性的音乐表演才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与吸引力,从而使得我国的民族声乐更时尚,更加受到大众的认可与肯定。站在乐器的角度上,一定要结合多种乐器,共同演奏,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音乐风格,多做尝试。此外,还可以在表演的服装上、舞蹈的编排上、妆容的设计上以及表情的管理上都加以约束和包装,最好可以将各个细节拿捏准确,这样一来,音乐作品就会更加精致,更接地气,更容易被大众认可。

我们始终坚信,贵州音乐一定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越来越好,贵州珍贵的音乐文化也一定会被后人保留和发扬。在今后的日子里,民族音乐一定会结合时代脚步,顺应时代要求,走出中国,冲向世界。

四、对民族声乐跨界演唱艺术的思考

当今,社会大众的认知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局限,而是越来越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人们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这样一来,声乐艺术的发展就必将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要改变原来的模式,充分融合传统艺术与时尚艺术,创造出适合新一代社会大众审美的成果[6]。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就是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矛盾。声乐跨界演唱艺术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这类艺术在发扬民族音乐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形成一种独特的、被社会大众认可,符合社会审美的音乐艺术形式。

(一) 跨界演唱艺术对民族声乐发展方向的影响

跨界演唱艺术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之一,随着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的崛起,社会大众了解声乐的渠道越来越丰富,无论是电视、手机还是电脑,已经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正是这些渠道推动着跨界演唱艺术的快速发展。此外,还有各类大型的音乐类演唱节目的推广与营销,更是将音乐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各种独具风格的演唱歌手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追捧。但是不得不考虑的一点是有部分伪跨界歌手借着媒体营销,盲目追求利益,而忘了节目的本身是为了音乐的传播、或是实力选手的选拔。所以不管是人民群众还是媒体人员都要理智,选拔出真正有水平的跨界声乐作品,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内音乐的发展与进步。换句话说,跨界声乐演唱是音乐领域的又一次革新,跨界声乐演唱一直将“兼收并蓄、和而不同”作为发展理念,不受时间的限制,因为它会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而改变,积极完善自身的不足,融合新鲜事物,进而为社会大众呈现出最完美的音乐成果,从而促进民族音乐的繁荣与进步。

(二) 跨界演唱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跨界演唱不是任何人随便想想就可以的,而是需要认真研究,刻苦学习后,真正领会跨界音乐的真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能够一直保留下来的音乐作品,一定是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所以想要跨界演唱,一定要经过长期的钻研,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它的意义,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变化,这也就要求跨界演唱的歌手一定具备这种能力。

(三) 跨界演唱存在意义与弊端

首先,存在意义。声乐跨界演唱并不是突然出现在社会大众视野之中的,而是经过了一定时间的积累,这其实与现存事物的发展情况相同,它之所以能够存在,且在今后还具有发展得更好的趋势,用哲学的话来讲就是“万事万物皆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声乐艺术也不排除在外,它将传统音乐与新时代音乐进行结合,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与肯定,它不单单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音乐发展的必经之路。日后声乐跨界演唱的发展不容小觑,而且具有十分关键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其次,潜在问题。现阶段声乐跨界演唱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歌曲的改变,而局限于“生搬硬套”的场景中。长此以往,声乐艺术一定会受到非常不好的影响,产生很严重的后果。从本质上讲,跨界演唱能够受到社会大众的肯定,专业人员认为是它自身具有较多的音乐元素,音乐特点以及音乐魅力,而不是做表面功夫[7]。有一部分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跨界演唱的作品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因为它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研究透彻,只是一味地追求利益,导致最终呈现的作品不伦不类。就以李玉刚先生的《贵妃醉酒》来讲,李玉刚先生利用自身优美的声线,独特的妆容以及专业的演出形式向大家呈现了一部经典的作品,而其模仿者在模仿的过程中,大多都忽略了自身的音域问题,导致最后的表演成功率非常低,这就是典型的跨界演唱艺术失败的案例。

结语

虽然民族声乐跨界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只得到了短期的发展,但这项艺术顺应时代要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不同的背景下,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艺术能够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不仅仅取决于它独有的特点,还取决于它能够及时吸收新的事物,跟随时代的脚步,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的民族声乐跨界艺术必将会越来越好,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这种形式都将会受到追捧,其自身也会得到不断地完善,并永远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给广大民众。

猜你喜欢
唱法跨界声乐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周鹏飞:大鹏展翅 跨界高飞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浅谈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